05.14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電影,是人生百態的“濃縮品”,是不同於書籍能夠快速得到思考性的“知識”。一部好的電影肯定是主題鮮明、情節環環相扣、內容涉及面廣,帶有啟發性或者想傳遞一些價值的電影。不同類型的電影,總能吸引不同人群成為他們的“粉絲”,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看了這麼多電影,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靈魂衝浪人》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人生就是一場歷險,有時會從浪上摔下來”。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立志成為專業衝浪人的Bethany從小享受衝浪帶來的幸福。在海浪中她的一個個華麗的垂直轉身,再加上漂亮的浪尖急轉,多麼的璀璨奪目,是大家公認的衝浪中的明日之星!

然而,人生就是一場歷險,上一秒還在沉浸在衝浪給她帶來的快樂的她,下一秒卻有一條殘忍的大白鯊咬斷了她的手臂。

強大的求生欲,身體失去百分之60鮮血的她奇蹟般活下來。當她摸著自己斷了的手臂問“難道這也是上天為我設計的嗎?”她的老師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可怕的事情會發生,但我們必須相信不幸的同時會帶給我們新的希望。”

命運的安排撞上夢想,上帝會給Bethany留一扇窗嗎?

因為夢想,她去衝浪了,她爸告訴她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卻說她不要容易,她要可能性。

經歷多次嘗試,最終成功站在滑板上滑出浪尖。

能衝浪了,她卻仍不滿足,她繼續訓練,她要去參加衝浪比賽。

她敗給了曾經輸給她的對手。此刻,她打算放棄衝浪了。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在夕陽下,大海里的浪在激烈的打滾著,坐在沙灘上的父親在開導自己的女兒,一句“聆聽命運的召喚”令人陷入深思中。第二天,她和之前的團隊踏上了去泰國救災的旅途。

命運在召喚她了,新的希望來了。救災中,當她在幫一個有陰影不敢去衝浪的小女孩重新衝浪時,她明白了:愛,比任何浪都大,比任何恐懼都有力量。從此,她是用自己的靈魂在衝浪。

她去參加了曾經期待已久的全國衝浪比賽少年組,她說“我為衝浪而不為奪冠”,面對她一直以來強勁的對手,她說“謝謝你,謝謝你一直跟我針鋒相對,這對我很重要。”最終她獲得第五名,但全部人都為她的靈魂而歡呼!

她說:生活就像是衝浪,當浪把你拍倒時,你要馬上爬起來,因為也許下一個浪正是你期待已久的。這部真人故事改編的勵志片讓我們懂得了:生活就像衝浪,當你被困在衝擊處,你要立刻爬起來,因為說不定下個浪就是絕好的機會……

你,願意成為”Bethany“ 嗎?用靈魂對待夢想的那種?

《諾丁山》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座諾丁山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誰說屌絲會傍上白富美前提優秀屌絲

一個小小的諾丁山,因為一個著名女星的來臨而帶來的一場風波,也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他的世界在寧靜與喧囂之間,平行遊走,彷彿現實、也宛若夢境,這是生活的兩個極端,然而最終,平靜戰勝了喧囂,得到一個夢境一般的現實。

一部無厘頭到極點的影片,俗套的好萊塢愛情模式:身份懸殊的兩個人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而相識,之後互相進入彼此的生活,甲方向乙方傾訴煩惱,乙方向甲方送出溫暖的懷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二人終於壓抑不住情感,發生了觀眾最期待的一幕。溫馨演繹完了自然輪到吵架登場。二人因為誤會而分開,回到各自的生活,在這段沒有彼此的時間裡發現了彼此的重要,於是二人再次重逢在他們最初相遇的地方,這時最讓人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了,賠錢個體戶居然強勢拒絕了SUPER STAR,而SUPER STAR此時已卸掉了明星的光環,她只是一個站在男孩面前渴望被愛的女孩(I'm just a girl, 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 asking him to love her),正是這句掏心窩子的愛情獨白讓賠錢貨最終決定要挽回這段星夢奇緣。賠錢貨的親友團全數到場力挺老友,展開最後一分鐘營救式的愛情追逐,結局自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在媒體面前完成了最動人的愛情宣言,這正應了那句話“愛一個人就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從此青蛙和公主過著沒羞沒臊的凡人生活。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為什麼這樣一部劇情俗套,內容荒誕的無厘頭喜劇可以被不少人譽為經典呢,記得影片剛上映後不久民間就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諾丁山”,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部影片可以獲得成功的原因。人家都說女人愛幻想,其實男人對待愛情才更加的不切實際,現實生活中有千千萬萬個像電影中的男主角那樣事業無成愛情無果連自己老媽都不太記得名字的小男人看著富人開跑車泡美女心裡難耐奇癢,在咒罵老天爺不公的時候也祈禱著老天爺能夠恩賜一份神聖的愛情降臨身旁。

你是男人,願意成為諾丁山嗎?

《鐵娘子》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生平何從鄉村女孩走萬人之巔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影片重點聚焦1982年馬島戰爭期間撒切爾夫人度過的17天,這17天也是她整個政治生涯的轉折點。

凡是走進電影院看過《鐵娘子》這部電影的人,無論喜歡還是不喜歡,似乎都樂於表達他們對這位本來就極富爭議的英國前首相的看法。

在右派看來,她無疑是一位貞德式的女英雄,帶領英國走出經濟困境,並且通過馬島戰爭、打擊北愛爾蘭共和軍等舉措提高了大不列顛的國際地位,口碑甚至好過了她的密友羅納德里根總統;

但在左派看來,她縮減福利、鎮壓工人罷工的強硬態度又讓她成為了民眾眼中不折不扣的魔鬼。她在自己執政的11年裡所貫徹的撒切爾主義(堅持新自由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反對平等主義和集體主義)曾得了過很多人的支持,也因導致貧富分化的加劇而讓她飽受指責。但這一切的一切在《鐵娘子》的導演Lloyd和編劇Morgan兩位女士看來似乎都不重要,因為儘管電影一定程度的表現出了撒切爾夫人的政治智慧和魄力,但鏡頭更多的卻好像是想要聚焦在她的私人生活之上。

把自己活成電影裡的樣子,你願意是哪部電影?

深圳方圓盛世

《鐵娘子》通過傳記片慣用的雙線敘事的手法表現了一個女政治家的兩面性,事業和家庭在Lloyd和Morgan兩位女士看來似乎一如既往的不可調和。在政治上,撒切爾夫人是英國自19世紀初葉利物浦勳爵之後任期最長的首相;而在家庭中,她卻是一個孤獨的普通女人甚至寡婦。影片開篇時,年輕的撒切爾在面對丹尼斯的求婚時所說的我不想終日在洗碗中度過一生,與影片最後年邁的撒切爾自己洗碗的鏡頭也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首尾呼應,而所表達的對得與失的態度。

電影以年老的撒切爾夫人偷偷溜去超市買牛奶開場,然後通過她的回憶不斷閃回出一個女政治家過去的榮耀和痛楚。在一開始,雜貨店老闆的女兒,這個稱呼就一直伴隨著她,就像荷馬史詩中為英雄們賦予的稱號,顯然不是善意的,也從一個側面展現出撒切爾夫人政治的奮鬥艱難。

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如甚至比男性更能在工作中出彩,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成為她們的難題,你願意成為“成功女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