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與領導講話絕不能只會拍拍馬屁,這門藝術,你還得學學

說難

敲黑板:這裡的“說”應讀為shui,進說的意思。《說難》是先秦時期集法家之大成韓非的作品,看完必定對你有幫助。譯文由微信公眾號“鳴原堂”佩韋完成。

與領導講話絕不能只會拍拍馬屁,這門藝術,你還得學學

動漫《天行九歌》韓非劇照

大凡進說的困難:不是難在我的才智不夠用來向君主勸說,也不是難在我的口才不能闡明我的主張,也不是難在我不敢縱橫捭闔地把意見全部表達出來。大凡進說的困難:在於瞭解進說對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話去說服他。

進說的對象想得到美名,而進說者卻用厚利去說服他,就會被看作是節操低下而得到卑賤的對待,必定會被拋棄和疏遠。進說的對象想謀求厚利,而進說者卻用美名去說服他,就會顯得無心計且脫離實際,必定不會被採納。進說的對象暗地想謀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進說者用美名向他進說,他就會表面採納而實際上疏遠;用厚利向他進說,他就會暗地採納而公開拋棄進說者。這是不能不明察的。

與領導講話絕不能只會拍拍馬屁,這門藝術,你還得學學

《天行九歌》韓王劇照

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說話由洩密而失敗。未必進說者本人洩露了秘密,而是談話中無意觸及到君主心中所隱匿的事,如此就會給自身帶來危險。

君主表面上做某件事,暗裡卻想借此辦成別的事,進說者不但知道君主所做的事,而且知道他要這樣做的意圖,如此就會給自身帶來危險。

進說者替君王籌劃一件不平常的事情,雖然讓君王滿意了,但某些聰明人從外部跡象上把這事猜測出來且洩露出去,那麼君主一定認為是進說者洩露的,如此就會給自身帶來危險。

君主對進說者的恩澤還不深厚,進說者卻盡情地講了知心話,如果主張得以實行而成功,君王很快就會忘記進說者的功德;如果主張行不通而失敗,君主就會懷疑,如此就會給自身帶來危險。

君主有過錯,進說者倡言禮義來挑他的毛病,如此就會給自身帶來危險。

君主有時計謀得當,而想獨佔其功,若進說者看透了這點,如此就會給自身帶來危險。

勉強君主去做他不能做的事,強迫君主停止他不願停止的事,如此就會給自身帶來危險。

與領導講話絕不能只會拍拍馬屁,這門藝術,你還得學學

唐太宗與魏徵堪稱君臣典範

進說者如果同君主議論大臣,就會被認為是想離間他和大臣的關係;如果同君主談論左右侍從,就被認為是想炫耀自己的身價。談論君主喜愛的人,就會被認為是拉關係;談論君主憎惡的人,就會被認為是在試探。說話直截了當,就會被認為不夠聰明;說話長篇大論,就會被認為羅嗦。簡略陳述意見,就會被認為是怯懦而不敢盡言;把考慮到的事情廣泛而不受拘束地談出來,就會被認為是粗野而傲慢。這些進說的困難,是不可不知的。

大凡進說的要旨,在於懂得美化進說對象自認為得意的事情,掩蓋他所認為羞恥的事情。

君主有私人的迫切需求,進說者一定要指明這是合乎公義的並且鼓勵他去做。

君主有卑下的念頭,然而不能剋制,進說者就應把他這種念頭粉飾成美好的,抱怨他不去幹。

君主有過高的期求,然而不切實際,進說者就應為他舉出此事的缺點,揭示它的壞處,稱讚他不去做。

君主想自誇智能,進說者就應給他舉出同類的其他事情,多為他提供依據,使他借用我的說法,而我卻假裝不知道,這樣來幫助他自逞才智。

進說者想要向君主進獻與人相安的話,就必須用好的名義加以闡明,而又暗示它合乎君主的私利。

進說者想要陳述有危害的事情,那就要明言此事會遭到的毀謗,而又暗示它對君主也有害處。

進說者稱讚另一個和君主有相同行為的人,以此婉轉讚美他;籌劃另一件與君主考慮相同的事,以此間接幫助他。

有人跟君主有同樣卑汙的行為,進說者必須大力粉飾,說它沒有害處;有人跟君主遭到同樣的失敗,進說者必須明言掩飾,說他沒有過失。

君主誇耀自己的力量時,就不要用他難辦的事去壓抑他;君主自以為決斷勇敢時,就不要用他的過失去觸怒他;君主自以為計謀高明時,就不要用他的失敗去尷尬他。

進說的主旨對君王沒有違逆,言辭沒有牴觸,然後就可以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智慧和辯才了。由這條途徑能得到的是,君主親近不疑而又能暢所欲言。伊尹做過廚師,百里奚做過奴隸,都是為了求得君主重用。這兩個人都是才智傑出之人,然而也不得不通過做低賤的事來求得進用,如此的卑下啊!假如今日把我的話看成是卑賤之人所講,只要能聽取和應用我的話來拯衰救弊,這不是智能之士所認為的恥辱。

經過很長時間,君主的恩澤已厚,進說者深入謀劃不會被懷疑,爭論是非也不會被加罪,這樣就可以明白分析利害得失來幫助君主建功立業,直接指明是非來幫助君王端正言行,能夠這樣相互對待,才是進說的成功。

與領導講話絕不能只會拍拍馬屁,這門藝術,你還得學學

從前鄭武公想討伐胡國,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君主使他快樂。然後問群臣:“我想用兵,哪個國家可以討伐?”大夫關其思回答說:“胡國可以討伐。”武公發怒而殺了他,說:“胡國是兄弟之國,你說討伐它,是何道理?”胡國君主聽說了,認為鄭國同自己友好,不再防備它。於是鄭國偷襲胡國,攻佔了它。

與領導講話絕不能只會拍拍馬屁,這門藝術,你還得學學

宋國有個富人,下雨把牆淋塌了,他兒子說:“不修的話,必將有盜賊來偷。”鄰居的老人也如此說。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財物被竊。富人認為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卻對鄰居老人起了疑心。

關其思和這位老人的話都是恰當的,而重的被誅殺,輕的被懷疑,這並不是瞭解事情有困難,而是處理所瞭解到的事情有困難。所以繞朝的話本是對的,但他在晉國被看成明智之人,但在秦國卻遭殺害,這是不可不注意的。

從前彌子瑕受到衛國國君的寵信。衛國法令規定,私自駕馭國君車子的,論罪要處以刖刑。彌子瑕母親病了,有人連夜通知彌子瑕,彌子瑕假託君命駕馭君車而出。衛君聽說後,卻認為他德行好,說:“真孝順啊!為了母親的緣故,忘了自己會犯刖刑。” 有一天,彌子瑕和衛君在果園遊覽,吃桃子覺得甜,就把剩下的半個給衛君吃。衛君說:“多麼愛我啊!忘記了自己的喜愛奉獻給我吃。”

與領導講話絕不能只會拍拍馬屁,這門藝術,你還得學學

彌子瑕與衛君有龍陽之好

等到彌子瑕色衰愛弛時,得罪了衛君,衛君說:“這人曾假託君命私自駕馭我的車子,又曾經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所以,雖然彌子瑕的行為和當初並沒兩樣,但先前稱賢而後來獲罪,只因衛君的愛憎有了變化。所以臣子被君主寵愛時,才智就顯得恰當而加倍親近;被君主憎惡時,才智就顯得不恰當併成為罪過而愈加疏遠。所以進諫陳說之人不可不察看君主的愛憎,然後進說。

與領導講話絕不能只會拍拍馬屁,這門藝術,你還得學學

龍-劇照

龍作為一種動物,馴服時可騎著玩;但它喉下有一尺來長的逆鱗,如果有人觸動它, 必定殺人。君主也有逆鱗,進說者能不觸動逆鱗,就差不多了。

讀書筆記:司馬遷曾說:“我唯獨悲嘆韓非撰寫《說難》而本人卻逃脫不了遊說君主的災禍。”確實如此,能文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文。韓非口吃,能言恐非所長,或許正因如此,為文才如此深邃。

—完—

感謝大家關注“鳴原堂”,您的留言就是對我最好的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