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遼道宗登基後,他的叔叔為什麼發動叛亂?

野馬250010009


遼道宗的叔叔耶律重元於清寧九年秋髮動叛亂。耶律重元在道宗朝貴為皇太叔,權位與待遇極高,為什麼他還要發動叛亂呢?



這要從遼興宗時期講起。興宗對弟弟耶律重元十分信任,因為後者曾經力保興宗安全。遼聖宗後,皇太后蕭氏稱制,重熙三年她密謀廢興宗,改立與自己關係更好的小兒子耶律重元。興宗幸得耶律重元舉報,得以提前動手,破除了皇太后的陰謀。


耶律重元不顧皇權的誘惑幫助兄長,令興宗很感動。耶律重元獲封皇太弟,並在政務中越來越被興宗器重,官位越來越重要,並被賜金券鐵書。興宗某次飲宴,高興時,甚至表態以後要傳位給皇太弟。


耶律重元顯達以後,史稱他“驕縱不法”。顯然,他的權力慾在膨脹,他的兒子耶律涅魯古同樣野心勃勃。而先是皇太后,後是興宗的一些言行無疑又暗示耶律重元可以對皇權有所期待。


但事實上,興宗一直致力於培養自己的長子耶律洪基。耶律洪基六歲封梁王,重熙十一年加封燕國,總領中丞司事,第二年又總北南院樞密使事,加尚書令,進封燕趙國王。重熙二十一年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參朝政。而興宗三歲封梁王,被立為皇太子後又判北南院樞密使事。兩人明顯在成長、培養軌跡上有相似之處。



(遼朝皇帝世系圖)


興宗生前,與耶律重元玩雙陸,以城邑居民為賭注。有人勸諫:“雙陸休痴,和你都輸去也。”興宗有所警覺。而興宗駕崩,則遺命時為燕趙國王的長子登基,斷了耶律重元的野望。


現實與夢幻的差距,應該對耶律重元父子的震動很大。兩人具體何時起了反心,史籍語焉不詳,僅能知道至少不晚於清寧七年,耶律涅魯古已經想出了具體行動方案。


道宗知道興宗生前名義上指定的接班人並不是自己,他早年也只能不斷對耶律重元一家施以恩寵,並繼續委以大任,以期平抑潛在危機,慢慢鞏固權位。隨著時間的推移,耶律重元終於失去了耐心,終不願放下對皇位的覬覦,發動叛亂。



(遼道宗像)


耶律重元叛亂的準備做得是很不充分。他總兵力只有400餘,而皇帝身邊的衛戍部隊有幾千人,而耶律重元的黨羽多半不支持反叛,耶律涅魯古的近臣甚至臨陣倒戈。


似乎表明,耶律重元在道宗即位後的反叛是因為個人慾望膨脹,而無道統方面的原因。蕭氏和興宗都曾給過耶律重元稱帝的錯誤信號,這足以令與蕭氏、興宗都格外親密的耶律重元迷失方向。而耶律重元的慘敗也能表明,當時的遼人對嫡長子繼承是比較認可的,這能反推出耶律重元之叛不過是受一家一族野心地驅使,因為道宗的道統是幾乎不被質疑的。


參考文獻

[元]脫脫等.《遼史》


歷史研習社


遼道宗的叔叔耶律宗元,契丹名孛吉只。遼聖宗次子,法天皇后所生。《遼史》中把他的名字寫成耶律重元。遼興宗重熙三年(1034年),法天太后意圖推翻興宗,改立宗元為帝,但宗元卻向哥哥告發了母親,從而使興宗得以躲過此次政變,並且囚禁了母親,封宗元為皇太弟。在漢人制度裡只有皇太子,這是皇嗣的象徵,一般不會出現皇太弟這樣的稱號,但遼朝卻有皇太弟,意味著宗元的政治地位非同一般。三年後,宗元生一子,契丹名涅魯古,漢名弘孝。此後,宗元一度參與討伐西夏,卻無功而返。興宗依然對弟弟恩賞有加,侄子弘孝也被封為楚國王。傳說興宗許諾死後讓宗元繼位,還與宗元用城池作為賭注玩雙陸。不管是否有這些事,都是暗示宗元的特殊地位。興宗去世後,道宗繼位,封宗元為皇太叔,免去跪拜禮,不稱其名。後來又封天下兵馬大元帥,堂弟弘孝則封為知南院樞密使事。宗元父子的地位已經達到頂峰。但實際上他與興宗、道宗之間還有很多政治矛盾。最終,是宗元的兒子弘孝逼著父親參與了政變,還拉上了幾個權貴一同參與,於清寧九年對狩獵中的遼道宗發動突然襲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重(宗)元之亂”。

參與過平叛的耶律祺(阿思)在他的契丹大字墓誌銘中記錄的“宗元之亂”


大意覺迷


遼道宗的叔叔名字叫耶律重元,他是遼聖宗的第二子,母為蕭耨(nòu)斤,同母兄為遼興宗耶律宗真。生兩歲就被封為秦國王,除此之外他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既當過皇太弟又當過皇太叔,卻與帝位無緣的則是遼朝的耶律重元。

下面丸子就為大家細講耶律重元為何走上造反之路的。

1.因告發生母謀反,位封皇太弟

遼興宗耶律宗真繼位後,他的親生母親蕭耨(nòu)斤開始膨脹了,雖然不是皇太后,卻是皇帝的親媽。她開始插手朝政,排除異己,對皇太后蕭菩薩哥越來越不順眼,誣陷其參與謀反,後來逼其自殺。

殺掉了蕭菩薩哥後,蕭耨斤一身輕鬆,本以為這下子自己可以胡作非為了,但是遼興宗卻不允許母親這樣來。這老孃們兒為了權利竟然挺而走險,惡向膽邊生,準備發動政變,密謀立自己的二兒子耶律重元為帝。

活該她倒黴,自家老二卻不跟她一條心,將這陰謀告知了兄長耶律宗真,耶律宗真大怒之餘將母親打發去慶陵守陵。於是封有功於己的弟弟重元為皇太弟,還曾酒後許以繼承皇位,這樣的籠絡手段真是高明,反正將來傳位給你,你就別有其他的想法。

2.侄子繼位,位進皇太叔

耶律宗真內心其實是一萬個不願意的,畢竟傳子才是正道,為了確保長子耶律洪基能繼承皇位,就任命耶律洪基為知北南樞密使事參與政事,後又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掌握兵權。政權和兵權都掌握在耶律洪基手中,自然耶律重元不敢有異議,遼興宗病死後遼道宗耶律洪基即位。

遼道宗為了穩住自己的叔叔及其勢力,於是讓叔叔繼續保留繼承皇位的權利——拜他為皇太叔,任命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他的兒子耶律涅魯古也被任為知南院樞密使事。但是重元父子二人不甘心,尤其是涅魯古野心和權欲大,畢竟遼道宗阻撓自己的皇帝夢。遼道宗此時一點不昏庸,他以高官厚祿來安撫他們,不過這簡直就是與虎謀皮。


3.與皇位無緣,被親生兒子所坑

1061年,耶律涅魯古動員其父詐稱有病,欲待道宗前來問疾時行刺,沒有實現。

1063年,他們父子二人又準備再次行刺,被遼道宗獲知準備拿其問罪,涅魯古於是召集人馬攻擊道宗駐蹕的行宮,但是最終不敵,重元自殺。

涅魯古與後來的袁可定兩人很像,都是欺父誤國的坑爹貨。重元兵敗後追悔說:“涅魯古使我至此。”袁世凱在臨終前也說了同樣的話:“他害了我!”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為你解讀有趣有料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