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我們越窮越要買房子?

房地產項目經理


1、對於窮人來說,買房是唯一通往富裕的道路。現在投資渠道又窄,如果沒有專業的金融知識,最好別去觸摸這些金融產品。如果把錢投入股票,那也是被收割的命運,股票跌跌不休,基金收益又低。窮人如果賺了點小錢幹嘛好呢?最好去買房。沒錢的話去湊夠了錢也要去買房。目前,沒有什麼升值比房子更快了,做實體生意都不一定賺。

2、買房,這是最容易翻身的機會,有人認為只有富人才會買房,中低收入階層等看保障房即可。其實這種說法是嚴重錯誤的,富人們買房不但有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還獲得了買房帶來的財產性收入。

中低收入人群如果不買房,只靠勞動力換來的工資收入, 那麼和富人之間的貧宮差距就會越拉越大。工資三五年都不見漲,但是房價卻一個月就漲了。窮人還是分配到了一些保障房,但是以租賃型住房和郊區偏遠住房為主。富人有了房子就實實在在了,各種資源都可以享有。

3、我一個朋友剛到省城的時候,一窮二白,沒有房子。住單身宿舍,條件艱苦,冬冷而夏熱。那時他就做夢都想有自己的房子,造成了飢渴感。後來就慢慢有了分期付款制度,他一個窮人開始買房。買了幾年後漲價,賣掉換成兩套的首付,然後咬牙還房貸。就這樣滾啊滾,最後,他在省城有了幾套房子,面積也越來越大,還自己在省城買了門面房。

4、因為我沒錢,所以沒辦法買房,這是窮人的邏輯。因為買房需要錢,所以我要去想辦法,這是富人的邏輯。因此,窮人有時候也要有富人的邏輯,去買房也挺好的。最公平的還是買房,窮人改變命運的最公平方式,意味著不受任何人干擾,就算有關係戶,也沒有剝奪我買房的權利,有門檻但通過奮鬥總能買上。

老司機就愛聊樓市,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關注我,一起探討更多有趣新鮮的樓市話題。


旅策機構


記得很多年前在天涯看到過一個帖子,說一對夫妻,兩口子加起來月收入3000多元,也在深圳買房、供房。他們儘可能壓縮花費,每月就花不到1000元(好像是700多元,我記不清了),其他全部用來供月供。當時對這個帖子印象很深刻。

可想而知的,這對夫妻現在應該是很欣慰了。當然那個時候深圳房子也便宜,否則那點錢是無論如何都買不起深圳的房子的。

現在房價高了,儘管人們的工資也高了,但還是追不上大城市的房價。不過,窮人追不上大城市的房價,也要買小城市的房子。

你要是問那些鼓吹炒房的人,他們一定會跟你說:“不要買小縣城,一定要買大城市。”問題是,能買大城市誰不願意?

窮人可以先咬緊牙關買小城市,尤其是有發展潛力的小城市。不一定要買自己老家縣城的。有一套小城市的房子,通脹的時候,也會跟著升值。然後自己再努力存錢,把房子一步步升級。

實際上現在就提供了房子升級的機會。這兩年,二三四線城市的漲幅比京滬深要高得多。先買小城市,待房價上漲後,賣掉小城市,多貸款,就可以買到大城市了。


腦洞經濟學



房地產經過幾次的暴漲,由房子而導致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買房成為窮人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不買,只會越來越窮!經過看見房地產商的一些廣告:今天不買房,一年都百忙,明天不買房,幾年都百忙!工資的增長遠遠趕不上通貨的膨脹,房價的暴漲!很多人辛苦工作幾十年,都不如別人早買房的,所以房子是窮人利用槓桿而取得的理財致富的機會!貧窮並不是買不是房的理由,而是不努力的藉口(扎心了,老鐵)

為什麼買房?且聽我娓娓道來!


  • 家的歸屬

國人強調的家的觀念,根深蒂固,無根之源,沒有房子好像沒有家一樣

租房沒有安全感,隨時可能被掃地出門

有房的會比較安定,房價漲後,安全感會越來越強!

  • 教育和房子難捨難分

沒有房子小孩上學越來越難的問題,日益凸顯,全世界都知道,名校周邊的房價都是房中貴族!


  • 提升生活品質
  • 買房具有強悍的保值功能
  • 買房才能娶老婆
  • 工資遠遠沒有房價漲幅快

株洲本地寶


作為房地產新聞工作者,我部分認可這種觀點。

在房價上升通道上,這種觀點是對的。

因為,題主也說了,此前20年,中國的樓市一路高歌猛進,除了幾次短期的回調外,幾乎是直線上升的。在這種趨勢下,利用房貸槓桿,及早買房,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實際上,社會上很多人也是這樣做的。很多人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趕不上一套房每年的升值。

但是,放到樓市平穩或下行通道上來看,這樣做就非常危險。

比如目前的樓市,我是不建議入市的。

一是目前一二線城市房價在微跌,三四線城市在大漲,整個市場並不平穩。

二是目前房貸利率過高,很多城市首套房要上漲20%,甚至30%,這對於剛需族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因為一旦簽訂了上浮的合約,未來20年或30年的還款期內,都必須這樣上浮。這對於剛需族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打擊。

所以,我建議等樓市相對平穩,利率迴歸正常後再入市。如果要給這個假定設一個期限,我覺得應該是2018年八九月份以後,首套房的貸款利率會迴歸正常。

我是浩哥,正在研究中國房價,歡迎你關注我!


新峰映畫


越窮越要買房子,它的邏輯的確是“翻身”,核心在於房價上漲和充分利用槓桿。

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能夠有機會買房,且買到了房子,而且藉助槓桿不斷滾雪球,這就是“翻身”。

這是所有行業所有人迅速做大的唯一方式。

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目前還有機會買房。

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現在仍然是上車機會。

比如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樊綱的“六個錢包”邏輯,還有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的“買不起房更要多買兩套房”邏輯。

這話不是說給所有人聽的。

兩類人比較愛聽:

一類是炒房客,投資的邏輯就是反人性的,在他們眼裡,房子不是用來住的。

一類是沒買房但是目前努努力還買得起房的人,這些人的收入趕不上房價,抓住了房子,就等於抓住了機會,成為有房一族。如果再狠一點,那就是藉助槓桿繼續滾,一套變兩套,兩套變三套。這些人也有可能進化成炒房客。人的慾望是填不滿的。

不過現實是,很多人都買不起房了。拿死工資的人已經很難從無房到有房,實現跨越了。

年輕人剛工作,從零開始,哪裡來的100萬積蓄,存錢要存多久?

大城市目前買房的人,極少是首套房,他們要麼是名義上的首套房,要麼是買二套房三套房。因為真的只有這些人能買得起房子。

北京的房價,6萬多一平米,普通限價房,目前也得300-400多萬,二手房價格更高。驗資都得100多萬。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因為買房子是中國普通老百姓唯一的可以從銀行裡貸出款加槓桿的,兼具消費和投資屬性的,抵抗通脹對你財富侵蝕的理財渠道。

如果你在2015年花30萬首付,貸款70萬在某些一二線核心城市買入一套市價100萬的房產,到2017年這套房子市場價格翻了一倍,變成了200萬,除去貸款70萬,這套房子淨值為140萬,而你在2015年只投入30萬本金,意味著你這30萬兩年時間翻了接近5倍,在買房這項投資上,你的淨資產收益率接近500%。想想看,對於窮人,農民,工人,普通工薪白領,沒有資源,沒有背景,沒有更多賺錢的渠道和能力,對於這些人來說,回過頭來看,買房是他們過去十年來保證自己財富增長的最好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這就是槓桿對於財富增長的秘密,這也是過去這麼多年來,你會發現,越有錢的老闆們,他們在銀行的貸款越多,恆大,萬達等大房地產企業哪家在銀行不是幾千億的貸款。

在通貨膨脹週期,債務越多越划算,越有錢的人越容易從銀行貸出款來,所以會造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因為通貨膨脹會讓債務貶值。普通人手裡沒有資產可以抵押給銀行,想做生意基本不可能從銀行借出錢來,除了買房,這些年來一直鼓勵老百姓個人加槓桿,接盤債務。而這些年來除了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做其他行業確實都是虧多賺少,還累。

這些年靠房貸上車了的窮人和普通人,即便揹著幾十年的沉重債務,平時省吃儉用當著房奴,但是看著賬面資產和紙面寶貴不段膨脹,內心也有了些許慰藉。當然,世界上沒有穩賺不賠的事,加槓桿買房的風險是,一旦房價下跌,浮虧也是以倍數放大的,過去十年房價基本沒有跌過,甚至有專家放言,過去十年的房價,回過頭來看,站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都是低點,買到即賺。

但是未來呢?誰也不知道。


鹹魚學院


房子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一直在上漲,直到去年,一二線城市房價回落,三線城市房價開始走高。在這裡咱們不過多猜測樓市以後的變化,只不過再過去一代人的認知裡房子值錢,房子升值的理念已經存在了半輩子了。在這種心理下,靠一套房子翻身的想法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不過作為一項投資品,沒有過硬的知識,盲目入市,賠本的可能更大一些。


中國人是講究買房的。有一句笑話不是說“中國房地產最大的剛需是丈母孃”嘛。買房置地自古就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有了房一個人才覺得自己獨立了,才覺得有了根基,有了底氣。看看周邊有房者和無房者在談到房子時的神態,一個挺胸抬頭,一個唉聲嘆氣。我並不是說沒房的低人一等,只是在心理上總會覺得差別人一點。(圖片來源於網絡)


平底鍋烤肉


首先,我不贊同樓主的觀點!

這種越窮越買房,越窮越理財,越窮越學習的觀點,早已爛大街了!

再說一個事實:一個同事說,想將手裡蘇州崑山(和上海交界)的房子賣掉,但沒人接收,就算降價都沒人買!而且周圍的房產中介已經倒閉了大部分!


首先,我們看看房地產的大環境:


1.國家對於房地產市場的控制越來嚴格!

2.大的房地產商已經退出了市場:萬達王健林,長江實業李嘉誠,潘石屹的soho中國各種賣地。

3.你在看看你家附近的房產中介。

現在這個大環境,將全部身家投入房地產是不理智的!富人買房因為他有重來的資本,而我們則沒有這種機會,一旦入坑,你想爬起來那就是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事情了!

2018年伊始,以燕郊、固安為主的環京房價暴跌近半後依舊成交冷清,加之2月9日河北政府在住建工作會議上宣佈繼續嚴加調控,整個環京房產的未來清晰可判!

北京,河北是中國的中心,它的風向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是全國的風向標,北京都如此了,那全國呢?

如果你想理財投資,那麼還是不要投資了!如果你是剛需,那麼咬咬牙買來了吧!

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就像擊鼓傳花一樣,越到後面的接盤人,越可能會入坑!所以想靠買房發財的請慎重!

最新消息,李嘉誠又賣房了!


多多光


對於收入並不富裕的人來說,剛開始是不想買房的,因為收入不高,不想欠著每月大筆房貸要歸還。但是隨著房價的飆升,物價上漲,周邊很多人靠炒房改變了命運,窮人發現不買房絕對是人生的一個大的錯誤,所以窮人此時就急著要買房了。

就像股市牛市來了,接最後一棒的往往是死空頭,因為死空頭們一直看空後市,而牛市的瘋狂,讓死空頭們感到絕望,看到身邊的人炒股都翻了幾倍,自己也忍不去想去買點避免踏空,但最後不幸接了最後一棒。

窮人為啥一定要買套房子?第一,窮人收入不高,對於房貸利率非常敏感,如果房貸利率不斷向上提升,窮人們會想,現在房貸利率還不是歷史最高的,如果現在不買房,後面恐怕房價上漲,房貸利率上升,我這輩子再也買不起房了,與其將來買不起房,不如現在咬緊牙關,買上一套再說。

第二,窮人最怕的是通脹來臨,因為富人有的是投資渠道,但窮人投資渠道卻沒有幾個,而房地產的賺錢效應,剌激著窮人入市購房。更何況,現在我國物價年年都在上漲,窮人存銀行裡的那些錢都在不斷縮水,為了避免越來越窮的結果發生,他們也只能選擇買房子,只要買了一套,圓上住房夢,至於後面要還款幾十年,那是將來的事情了。

第三,在親戚朋友面前可以誇耀一下,顯示自己已不是窮人範疇,如果窮人一直租房居住,親戚朋友會覺得你怎麼連一套房子都沒買呢?但是如果買上一套房,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一下,更何況未來房價還有可能上漲,那在外面更有聊天的資本了。在中國只有你買了房,才能與別人聊一些房地產的事兒,如果你是租房子的,恐怕什麼東西都沒炫耀的資本了。


不執著財經


首先你這命題有問題什麼叫越窮越要買房子,能拿出20-60-不等買房子的人叫窮嗎?你可知道多少人租房子只租一個床的位置,或者在城裡打工農村老家就那個老房子,這才叫窮,你應該問中產或者中下收入的人為什麼要買房,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對於手頭有些錢的人來說有哪些投資途徑?

目前國內可投資的產品有哪些:股票,基金,銀行理財,期貨黃金,銀行存利息,投資企業分紅,投資房產等投資,那麼作為一箇中產或者中下收入群體,你覺得那個投資產品,風險小,你敢去投資,結果不言而喻,就是因為可投資產品太少,錢存銀行生不了幾個錢。

為什麼以前沒幾個人投資房產,從2013年以後投資人群逐年增加,那是因為很多人身邊的人群,買了房子不管是自己住的,或者投資的都增值了,他急忙也想加入這個群體,所以就出現大量房產投資者,但照目前限購政策不取消,嚴格執行下去的話,以後的房產投資可能沒你想的那麼大利潤了,也許到你出售的時候利潤還不如理財產品呢,目前的房產行情就跟股票行情一樣,是需要考慮的,而不是見著就買,以後房產到底會怎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房與想法,趨勢誰也估算不出來,估算出來了別人憑啥免費告訴你,沒有利益搭鉤的東西,有幾個會說實話。

還有那些要結婚的,小孩要重點學區的,生活要置換,你的目的是為了安家置業,看好房子該買還是買,畢竟丈母孃不等你,學校名額不等你,生活舒適度不等你。不是越窮越買房,窮的的人份買不起房,有點積蓄的才會投資房子,生活所需的不包括在內。難道你窮的吃飯都是問題,窮的月首付還完月供都吃不起飯你會投資房產,能投資房產必定是手上有不少積蓄,而不是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