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鄭州婚鬧幾時休?盤點那些讓人憤怒的低俗婚鬧行為!

近日,一條鬧婚視頻在網絡上傳播。視頻中,河南鄭州一名新郎被朋友纏滿膠帶綁在路邊燈杆上,頭上還被戴上了紅色塑料袋,隨後不斷有人拿芥末、醋、醬油、可樂往新郎身上潑,一旁有人邊笑邊拿著手機錄像。一陣嬉笑過後只留下滿地的狼藉和環衛工大媽的氣憤:“這是鬧啥呢!”

鄭州婚鬧幾時休?盤點那些讓人憤怒的低俗婚鬧行為!

其實,“奇葩”的鬧婚行為並不鮮見。鬧婚者們不斷突破底線,把鬧婚變成了鬧心,把好端端的喜事演變成了一場場辣眼睛的“鬧劇”。

鄭州婚鬧幾時休?盤點那些讓人憤怒的低俗婚鬧行為!

3月29日,湖南邵陽,一名新郎赤裸上身被親友鞭打出多個開裂傷口,隨後旁人在其傷口上撒鹽。當地村民稱“毆打新郎”是當地一個婚鬧習俗,寓意結婚不易,希望新郎珍惜。

鄭州婚鬧幾時休?盤點那些讓人憤怒的低俗婚鬧行為!

2月22日,在江蘇鹽城的一場婚禮上,新娘的公公摟著新娘肩膀,在舞臺上向前方走去。視頻中還傳來婚禮主持的聲音,稱新娘“大方得體,也知道入鄉隨俗”。隨後,公公突然抱住兒媳,作出親吻的動作。

鄭州婚鬧幾時休?盤點那些讓人憤怒的低俗婚鬧行為!

2017年11月,廣東江門一村民婚禮接親時,女方家中的姐妹團向伴郎們索要開門紅包,就在她們準備開門拿紅包的時候,門突然被伴郎們拉開,伴娘們被拽到了門外,遭到一通狂噴。除了婚慶噴花之外,現場還有人拿著乾粉滅火器噴射伴娘的面部。一名伴娘更是在滾滾煙塵中被噴成了“雪人”。

被綁在路邊燈杆上示眾、往傷口上撒鹽、被幹粉滅火器狂噴……新人們大多敢怒不敢言,都是熟人,只能忍著,偶爾有人忍不了還被說是開不起玩笑。不知他們日後回憶起自己的婚禮,是美好更多,還是噩夢更深?

鬧婚本是一種婚俗習慣,原意是給結婚現場增加喜慶熱鬧的氣氛,而如今,鬧婚卻充斥著暴力、黃色等情節,除了近期這些案例,還不乏有:新郎被鬧婚者綁住手腳,不慎摔成10級傷殘;伴娘在婚禮現場過量飲酒身亡;伴娘從四樓墜下搶救無效死亡等新聞出現……

習俗不是惡俗的擋箭牌,風俗也不能成為違法的藉口。為了抵制低俗鬧婚,各地近年來也出臺了各項舉措。

今年3月,江蘇鹽城市文明辦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發出“文明婚禮、抵制低俗”倡議書。新婚夫婦領取結婚證時,將領取“倡議書“,簽訂“承諾書”。

早在2016年10月,雲南大理曾發出抵制不文明鬧婚的倡議書。倡議書中,提出婚禮的“十不要”:一不要裸身露體博眼球;二不要內衣外穿引圍觀;三不要粗俗掛物壞形象;四不要亂塗亂畫辱人格;五不要折花踏草傷綠蔭;六不要亂扔雞蛋汙環境;七不要阻塞交通擾秩序;八不要燃放鞭炮驚行人;九不要汙言穢語顯低俗;十不要勸酒酗酒惹事端。

除了倡議書,多地還出臺了整治不文明鬧婚行為的管理規定,對於產生惡劣影響的低俗婚禮當事人,將按照《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視其情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比如婚禮上醉酒大鬧、滋事擾亂社會秩序的,可能受到行政處罰;鬧婚行為一旦過頭,造成他人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均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在鬧婚中,結夥毆打、傷害他人的,就會構成行政違法;當鬧婚行為造成過失致人死亡的,可處鬧婚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在這裡提醒鬧婚者們,鬧婚要有度,腦袋發熱前,最好掂量一下,不要妄想把責任往“習俗”上推,鬧過頭了是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

另外還要提醒參加婚禮的人,遭遇了低俗鬧婚行為侵害時,要及時保存證據,如視頻、音頻、證人證言、傷情鑑定報告、治療單據等等,以便日後報警或者起訴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