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一名团职军官的心路: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给孩子们紧张的学习之余,一个放松的空间、一段快乐的时光”“愿三年相聚相守的缘分,成为孩子和家长未来岁月中一份温馨的回忆”……“六一”儿童节下午,女儿所在班级的家长微信群里异常热闹,更是感动叠加着感动:班主任徐老师和高文博、刘弈彤、杨乐陶等学生家长的张罗下,买上蛋糕、果饮等,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话情谊,帮助孩子们减减压力、添添活力、加加动力。

看到家长群里发送的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一段段开心的视频,家长们一句句鼓舞的话语,我不禁潸然泪下。20多年前高考前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父亲给我送吃送穿的一幕幕场景,又涌上心头。

一名团职军官的心路: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一名团职军官的心路: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周林

1

那时,我在离家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县城上学。高考前的一个周六上午,我和几个要好同学决定去县里几个景点玩一玩,拍些照片作为高中的美好记忆。直到下午3点多,我们才开心地返回学校。刚到校门口,我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正蹲在自行车旁,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烟,一边拿着劳作时的草帽,上下挥舞着。

一名团职军官的心路: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本来还和同学有说有笑的我顿时僵住了。看到我走过来,满脸是汗的父亲不自然地笑了一笑,算是和我的同学打了招呼,随后大家便离开了。他们刚走没多远,父亲就一把把我拉到没人的地方,面孔也立刻“板”了起来。当得知我跑出去是和同学们“玩耍”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一双大手便举了起来。当时,我心想:“完了,又要被狠剋一顿了。”

我的兄弟姐妹较多,在我的成长记忆中,父亲常常是不分白天黑夜,忙个不停,不但不苟颜笑,还时常板着一幅面孔,对我们不给好脸看。特别是我上学以后,每每在学习偷懒、贪玩逃学的时候,总会遭到他那特别有力的巴掌一顿“暴打”,嘴里还会不停骂我是一个不争气的“龟儿子”。

渐渐地,年幼无知的我和父亲感情越来越淡,一年到头都说不上几句话。甚至为了躲避他,到县城求学后,我很少回家,更是不愿和他提及自己的学业情况。即使遇上父亲偶尔打听,我也总以“说了,你也不懂”为由搪塞。时间久了,我们父子俩竟然如同“陌生人”。

2

“马上考试了,你咋还跑出去玩!”出乎我的意料,那次虽然父亲一脸的不高兴,但高举的巴掌却没有打在我的身上。“这是你妈一早给你炒的面,这是买的奶粉,快考试了,让你吃好一点……”父亲一边从布袋中拿出带给我的一样样东西,一边要我注意身体,交待着“不能喝凉水、夜里别着凉”。

一名团职军官的心路: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看着父亲粗糙的双手,听着父亲少有的关心,当时让我对父亲突然的“转变”很不适应,虽然心中很愧疚,但却没有说上几句让他宽慰的话,甚至没问一问父亲吃饭了吗?直到高考结束回到家里,才从和母亲聊天时得知,为了节省4元来回的车费,父亲一大早没顾得上吃饭,就骑着自行车往县城赶,中午也没啥得掏钱买吃的。母亲用围裙揩着眼角:“你父亲其实很疼你们这些孩子,只是不挂在嘴上。”当时,虽然自己很是触动,但和父亲还是不愿多说话。

两个月后,我走进了军校。由于没有手机等通信工具,写家信时也提及父亲很少,即使问候也是三言两语。直到几年后我结婚,也身为人父,才算真正走近父亲。

3

那时女儿要上幼儿园,父亲走出家门,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担起女儿的“保姆”。那段时光,与父亲接触多了,我逐渐改变多年来对他的成见,并且深深体会到“父亲”两个字的内涵,真切感受到父爱无言、恩重如山。

一名团职军官的心路: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老家在农村,没有培养幼儿的场所,我便把女儿接到部队幼儿园。妻子在老家上班,原本家境就不富裕的我,舍不得她放弃工作,母亲身体又不好。正当为谁能带女儿上学的事犯愁时,不苟言谈的父亲用难见的口吻说了句:“我去带,行吧?”

父亲这一决定,着实让我一愣。印象中,他既没有带过我们兄弟姐妹,又不会做饭洗衣,甚至不知道怎么给孩子穿衣服、梳头发。“总不能让孩子这么小就‘失学’吧!”妻子苦笑道。就这样,父亲带上“行囊”,“第一次”近距离走进我的生活。

我平时忙于工作,又经常一出差就是十天半个月,常常“丢下”年迈的父亲和幼小的女儿。原以为父亲肯定带不好女儿,甚至我还打起了找“保姆”的念头。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父亲不但会做饭洗衣,还把整个家收拾得十分干净。特别是女儿被照顾得很周到,一老一幼融洽相处。后来,即使我偶尔在家,女儿也不乐意跟我玩,总是用小手拉着父亲,“爷爷长、爷爷短”地叫个不停,让父亲和她一起玩游戏、做功课,我只能一旁当观众。

看着父亲用他那长满老茧的双手,笨拙地与女儿一起折叠各种玩具模型、画花画鸟;用他那苍桑的声音,轻轻地给女儿讲一些我儿时就听过的故事时,心中掠过丝丝愧意。父亲虽然是个侍弄田间地头的好手,但“舞文弄墨”却是外行,常遭到女儿的“嘲笑”,说这个叠得不对,那个画得不像。此时,我却发现,十分严厉、性格急躁的父亲竟然没有丝毫恼怒,而是重新和女儿再做一遍。渐渐地,父亲往昔模糊刻板的形象,在我的心中变得清晰可亲起来。

4

彻底让我“认识”父亲,缘于看似平淡的一段小插曲。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到家,女儿便哭着扑向我,问自己是不是我们亲生的孩子,是不是不疼她了,是不是不要她了。原来,幼儿园开家长会,我因忙于工作和经常出差,每次都是父亲代替去的。这次老师布置一件事,父亲回来后忘了,第二天别的小朋友都受到了老师表扬,女儿却挨了“批评”,有的小朋友还嘲笑她没有爸妈。委屈的女儿缠着我,闹着想妈妈,而且越哭越厉害,越闹越凶。当时,我手上有不少工作正要赶时间,心烦意乱中,忍不住要抬手打她,却被父亲制止了。一辈子没向人低过头的父亲一个劲地认错:“都是我不好,都怪我不好,哪能打孩子。”父亲声音颤动着,吃力地抱起女儿:“孩子乖,爷爷带你出去玩。”望着父亲佝偻的背影,我瞬间泪流满面。

一名团职军官的心路: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电话中,母亲告诉我,父亲为了能带好我的女儿,专门拜母亲为师,学做家务,甚至在母亲的头上反复“练习”梳头、扎辫子。母亲嘱咐我,你的父亲老了,脾气又不好,你平时要多让着他一点……听得我鼻子酸酸的。父亲已做得非常优秀,优秀得出乎我的意料,我却不懂得他的艰辛。经过岁月苍桑,如今再也难觅父亲昔日的强势,似乎把所有对我的情感亏欠,都转化为了对孙辈的疼爱。

父亲帮我照看女儿几年间,女儿一直穿得干干净净,在学校表现也很棒,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体育、唱歌、画画等方面都很好,拿回很多奖状。每次得奖回来,我都发现,父亲会用他那劳作的双手一遍遍地抚摸着,让我把奖状内容一遍遍读给他听,让女儿拿着奖状和他照相,并要我把这一喜讯及时告诉家人,好像他自己得奖似的。这个时候,也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刻。

一名团职军官的心路:那年高考前,父亲举起的巴掌没有落下……

平凡的时光中,父亲就这样默默地、快乐地带着女儿,操持家务。我在家时,他和我拉呱的话也多了,既拉女儿的表现和趣事,也问我工作怎么样,“唠叨”我,孩子的事不要多操心,只要好好工作,农民的孩子不要“攀”多大的官,关键是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干活。说话间,我总能从父亲眼中读到一种别样的深情。

父爱无声,如此深沉、如此恳切,可惜很多人一如我,在懵懂的人生阶段,未能品味这份山高水深的爱。岁月匆匆,直到有那么一天,在自己也经历了许多人生风雨后,才发现父亲的爱像一盏明灯,一直照亮着我们儿女的人生之路!

追忆昔日那段求学的峥嵘岁月,感恩我的农民父亲用“特殊的爱”教育了我;幸福今天我们拥抱的新时代,社会、学校和家庭用“共同的爱”为孩子筑起成长的家园。

来源亮剑东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