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你所不知道的事,走進隱居者族群

現今社會的節奏不斷加快,人心紛紛擾擾。在我們每天忙著上班,努力掙錢不敢稍微放鬆的時候,有那麼一群人刻意避開著這喧囂的城市,選擇山清水秀之地獨自生活,他們就是隱居者。


在中國,隱士自古有之,除了許由、嚴子陵、陶淵明、竹林七賢等名士,還有許許多多我們叫不出名字的隱者,只在某個山谷中、竹林間或田園裡,孤獨地升起一縷炊煙,清亮地傳出一聲長嘯,寧靜地響起一曲琴音。他們數千年來留下的東西不多,幾首詩,幾個仙方,幾曲琴譜而已。中國人歷來敬重隱士,隱士傳統也從未斷絕,直到今天,終南山中依然生活著一群隱士。唐代佛法興盛,而西安是首都,所以形成了大量的寺廟。其中,六大門派的祖庭都在西安,譬如律宗在淨業寺,淨土宗在香積寺。終南山距離首都只有三十公里,所以逐漸形成了茅棚群落。當然從文化上有更細密的解釋。近代的虛雲和印光等大師都在終南山修行過,這也導致當代茅棚的復興。

你所不知道的事,走進隱居者族群

山谷入口

你所不知道的事,走進隱居者族群

終南山龍脊最是危險

你所不知道的事,走進隱居者族群

山清水秀洞天福地

終南山海拔2600多米,面積很大,藍田縣和戶縣一帶的山脈,包括很多的山峰,也叫終南山。山上隱居修行的人來來去去,人數也難以精確統計。

終南山的出家人都種菜。但是米麵需要接受饋贈或者外購。隨著終南山修行人被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居士所瞭解,發心供養僧人的居士數量越來越多。西安當地有多個護僧團體,終南山佛教協會也會接受海內外的金錢和實物的供養委託。總體來說,出家人的衣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生活還是很艱苦的。

你所不知道的事,走進隱居者族群

出家人隱居者的菜園

你所不知道的事,走進隱居者族群

修行者居住的茅棚

你所不知道的事,走進隱居者族群

隱居者居住房屋

居住在終南山的隱居者只能靠自己的資金在此隱居,日子很艱苦。是隱修人較為集中的地方是著名的小茅棚,而那裡就是著名的熊溝,也就是淨土茅棚。比爾波特曾經花費了相當的筆墨描述這個“終南山最美的茅棚”。

你所不知道的事,走進隱居者族群

不還女士高銘

高銘的上山修行是因為家中遭逢鉅變,十八歲的兒子不幸去世,而這她都曾在夢裡夢見過,對此她深信不疑。開始接觸佛法。2007年,高銘夢到自己被一個人帶進了鬼道,送她離開時,這個人對她說,她七十六歲將大病一場,回到這兒來。經過兒子一事,以及對佛經的研習,她對這個夢深信不疑,想到自己七十六歲便要死,還要輪迴到鬼道,便恐懼不已。那時候她做著生意,在家修行難以精進,於是告誡自己,再也不能混日子了,應該進山專注修行,至少修到跳出六界輪迴,不要墮入鬼道。所以她給自己取了個法名:不還。那時她剛投資了一間咖啡屋,但無心經營,虧本轉讓後,她辭別家人,帶上一點米麵,獨自進山了。

不還正在清理被山民廢棄的房子時,丈夫和孩子就找上門來了,勸她說你這樣在山裡住著像什麼話,快跟我們回家吧,不然家不像家了。但不還堅持自己的想法,家人無奈之下只好不歡而散。她將茅棚重新翻修了一遍,砌了爐灶,清理出院壩,就這樣隱居於終南山中,除了偶爾下山採購基本所需的糧食,她常年在山中與清風白雲作伴,砍柴運水,參悟佛法。

隱居的多數人是兩餐或者一餐。很少三餐。修行人大部分時間用於修行,方法很多,有唸佛,持咒,坐禪等方式。一般沒有娛樂,最多就是喝茶或者找見見同修。

在山裡修行隱居也並非閒看雲起雲舒,山中生活有充滿各種不可預測的危險,有吃毒蘑菇不慎遇難的。最離奇的有位獨自修行的師傅大概是走火入魔而死,很久之後才被發現。

無論是在山上還是在俗世打拼,都是為自己的修行,人生的路很長我們可以偶爾放慢步伐,和三五好友喝一杯清茶放空自己的心靈。這未嘗不是一種精神上的隱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