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揭祕甲午沉船“高升”號的遺物


“高升”號是清末英國印度支那輪船公司的商船,建成後投入中國天津至上海航線。1894年初夏,朝鮮局勢緊張,北洋大臣李鴻章租用“高升”運輸清軍赴朝。1894年7月25日,“高升”號滿載清軍和軍械、軍餉從天津大沽駛至朝鮮牙山灣,與正在襲擊中國軍艦的日本海軍第一遊擊隊遭遇,被日艦截停。圖為根據“高升”號原廠圖紙復原的三維模型。

由東鄉平八郎指揮的日本第一遊擊隊巡洋艦“浪速”號截住“高升”,要求跟隨前往日本,經交涉和威逼,“高升”輪上搭載的中國陸軍官兵誓死不從。“浪速”艦首先向停泊狀態的“高升”發射魚雷,魚雷未中,於是改用艦炮射擊,“高升”輪於1894年7月25日下午1時15分下沉,1時46分完全沉沒。下沉時,東鄉平八郎派出舢板搜救落水的“高升”號歐洲籍船員,射殺落水的中國軍人。圖為英國倫敦新聞畫報當時刊載的新聞畫。

“高升”輪共有船員75人,搭載中國陸軍1119人、中國陸軍顧問1人。被擊沉後,共有船長、大副等2名高級船員和1名菲律賓籍舵工被“浪速”救起。此後經德國軍艦“伊利達斯”、英國軍艦“播布斯”、法國軍艦“利安門”協助,救回軍事顧問漢納根和清軍官兵等252人送至煙臺,剩餘遇難者近千人。圖為從“高升”沉船打撈出水的清軍官弁腰帶扣。


“高升”輪沉沒後,清政府方面一度試圖設法打撈,後未能實施。英國印度支那輪船公司則通過英國外交部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賠,隨著甲午戰爭中清政府連戰連北,1895年英國政府態度突然轉變,改為指示印度支那輪船公司向清政府索賠。幾經抗爭,最終清政府屈辱地向英方賠償了“高升”輪沉沒的損失。圖為從“高升”輪打撈出水的清軍士兵腰帶扣。

從甲午戰爭後直至21世紀初,沉沒在朝鮮半島牙山灣的“高升”輪,因為船上載有大量餉銀,一直被當地人視為“寶船”,屢屢進行打撈。2000年後,韓國政府於民間公司合作,採取打撈成果分成的形式對“高升”輪進行全面打撈。圖為打撈出水的兵器。

2000年後韓國政府打撈“高升”的消息傳開後,中國學術界、考古界曾一度懷疑韓方發現的並非是“高升”輪,沒有積極介入此事。圖為從“高升”輪上打撈出水的帶有印度支那輪船公司徽記的餐盤。

“高升”輪上原載有數十萬兩軍餉,韓方打撈後,餉銀作為主要的有價物品進行了公私分成。圖為從“高升”輪上打撈出水的部分餉銀。

“高升”輪出水的鎖具。

“高升”輪出水的部分金屬製品。

“高升”輪船鐘。韓國官方對所掌握的“高升”輪出水文物進行整理保護,在仁川廣域市民俗博物館設立專門的紀念展廳,對外公開展出。有關“高升”輪上的出水文物數量及保護狀況,以及從“高升”輪打撈出水的大量清軍遺骸的去向,國內歷史研究機構正在保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