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王菲為什麼沒有得到金針獎?

我在俠客島


金針獎主辦方還是挺特別的,2012和2013金針獎都沒有頒發了,主辦發說沒有合適的人。很多人說它太難拿了。 王菲可以說是個“高保鮮”的女歌手了,1989年,王菲以藝名王靖雯正式從香港出道。



而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正是香港流行音樂的一個換代期。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先後宣佈不再領獎,陳慧嫻暫別歌壇去留學,這正是新人上位的好機會。王菲的成績也不少,1996年登上時代雜誌《TIME》亞洲版封面 ,1997年再次成為《TIME》雜誌封面人物 。

她的唱片賣到了牙買加和坦桑尼亞,繼鄧麗君之後風靡東南亞的華語歌手,曾在臺灣和日本連續十三週穩居打榜金曲第一名,演唱會場場爆滿。 至於金針獎,也是十分有趣:沒有固定的頒獎時間,只有等到有資格領獎的人出現才會頒獎,被香港業內認為是樂壇的最高榮譽。

樂壇裡最有說服力的獎項,恐怕非臺灣的金曲獎和香港的金針獎莫屬。里程碑式的四大天王,只有歌神張學友拿下了這個兩個獎項的大滿貫。金針獎只著眼於香港本土,每次只有一個獎盃,只能獎掖一位音樂人,有時候還會任性的連續幾年不發獎。

但金針獎卻是所有香港音樂人,都最為珍視的獎項。王菲從2005年就開始無限期休息,說起王菲,大家的印象還是天后,至於拿不拿獎,多少需要一點緣分。


音樂先聲


首先表明立場:金針獎王菲一定會拿到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目前來看,香港歌手中,拿金針獎呼聲最高的就是劉德華、黎明和王菲這兩王一後。

2017年的金針獎,兩位天王已經被擺了一道,早先放出風聲說最新的金針得主是四大天王中的一位。

張學友早在2000年領獎,剩下舞王郭富城也志不在此,大家都在觀望本屆金針獎在劉天王和黎天王之間,究竟會鹿死誰手。

結果,2017年的金針獎宣佈暫時沒有合適的頒獎人選,從缺一年。

沒錯,金針獎就是這麼高傲。作為香港歌壇的至尊榮譽、殿堂獎項,時不時的會發出沒人有資格受獎的喟嘆。

但是像王菲、劉德華、黎明這些時代標杆性的歌手,相信金針獎一定不會忘記他們,只不過,金針獎非常看重資歷,大部分人拿這個獎,都是要熬到一定資歷才可以。

早在2006年,王菲和劉德華就已經進入過候選人的大名單,只不過那一次被鄭少秋截胡。

比資歷,王菲和劉德華自然扛不過早在70年代就出唱片的秋官,儘管鄭少秋以演戲為主,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他作為早期粵語歌壇拓荒人之一的貢獻。尤其是,他還是電視劇主題曲這一山頭的代表人物,歌壇地位與汪明荃類似。

再來看看往屆拿到金針獎的個體歌手名錄

(2000年之前)許冠傑、徐小鳳、羅文、林子祥、鄧麗君、譚詠麟、梅豔芳、張國榮。

(2000年之後)張學友、汪明荃、鄭少秋、杜麗莎、陳百強、葉倩文、甄妮、鍾鎮濤。

從時間順序上來說,男女歌手中張學友和葉倩文已經把頒獎的主線,拉到了90年代的天王天后陣營,只不過,中間還會有拾遺補缺的情況出現。

但總體來說,90年代叱吒歌壇的那代人,比如王菲,眼看著差不多快成了金針獎的後備主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好歌獻給你』


好歌獻給你


金針獎是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所頒出的最高大獎,也是港樂的至高榮譽,相當於終身成就獎。

而王菲身為華語樂壇毋庸置疑的天后,卻一直與金針獎無緣,很多人有疑惑,難道是黑幕?

其實我們從金針獎歷年的獲獎名單就不難發現,其實原因很簡單:王菲在粵語歌壇發展的時間太短了。作品質量非常優秀,然而數量卻稍顯不足。

我們不妨看看從九十年代末至今,金針獎的獲獎名單。

能看出,獲獎者從製作人到歌手再到填詞人,每一位都實至名歸——稍微有些值得商榷的是1995年頒給鄧麗君,但當時也是因為鄧在那一年去世,作為對一代天后的緬懷頒出。

且獲獎者都有一個特點:在粵語歌壇叱吒縱橫至十數年,就算是比較年輕的獲獎者梅豔芳和張學友,當時發表的粵語歌專輯也都超過15張,拿金針獎當之無愧。

但王菲卻和他們不同,從1989年簽約新藝寶,以王靖雯為藝名推出第一張同名專輯之後,王菲便一直是國語、粵語雙向並軌,1992年,她才有了第一首代表作《容易受傷的女人》

僅僅五年之後的1997年,當王菲發行粵語EP《玩具》、簽約百代唱片之後,便宣佈今後不再發行粵語唱片。而在這之後,王菲雖然也有粵語歌曲發表,卻再也沒有出過一張完整的粵語專輯了。

所以其實你看,滿打滿算,王菲在香港歌壇所駐留的時間也只不過8年而已。

張國榮、譚詠麟、梅豔芳這些天王天后,即便宣佈過不領獎或暫別歌壇,但拿獎時,起碼都有十幾張作品傍身,也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但王菲,雖然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好歌,在樂壇也擁有著毋庸置疑的地位,但僅僅從香港樂壇的資歷而言,她拿金針獎,總顯得差了那麼一口氣。

不過,我相信這座港樂至尊榮譽的獎項,有朝一日一定還會頒給王菲。


罐頭辰


「金針獎」是由香港電臺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其中一大獎項,代表香港甚至華語樂壇最高榮譽的大獎,不止頒給幕前歌手,還頒給幕後人員和團體,可以說是巨星地位的象徵。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是香港所有樂壇頒獎禮中,歷史最悠久也是最權威的音樂獎項。但是,正如香港其他樂壇頒獎禮都有一定傾向性,「十大中文金曲」的傾向性也是比較明顯的,因為香港電臺是香港政府的機構,商業成分沒其他商業機構濃。

金針獎不是固定每年頒發,有些年份從缺,不僅頒給在世者,還會追頒給已逝者,比如,鄧麗君1995年去世,同年獲追頒金針獎,陳百強1993年去世,2009年才獲獎。所以,你會發現這個獎項似乎有點遲鈍。

溫拿樂隊、太極樂隊都拿過金針獎,但Beyond卻沒拿過,雖然黃家駒早已逝世,Beyond也今非昔比,亦已解散,有人說是因為黃家強與黃貫中不和,Beyond三子不可能再同臺,但兩人不和是近年的事,黃家駒去世多年,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在兩人不和之前追頒。所以,評委怎麼頒獎的準則也有點奇怪。

那是不是和年齡有關?畢竟這是相當於終身成就獎一樣的最高榮譽大獎了,我們來看看金針獎得獎者的年齡,最年輕的得獎者是1998年35歲的梅豔芳。王菲,現年47歲,作為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天后,沒有得過金針獎確實說不過去。

難道是頒獎機構一時忘記王菲的存在了?非也,至少在2006年,王菲就曾入圍金針獎的候選名單,2006年金針獎候選者包括王菲、劉德華、鄭少秋、關正傑、盧國沾、黎小田、白雪仙(粵劇名伶)、張耀榮(香港演唱會之父)、雛鳳鳴劇團,得獎者是鄭少秋。既然能入圍,就表示王菲絕對是夠資格得獎的,但獎項只有一個,比如2006年沒得獎的填詞人盧國沾在2014年才得獎。

所以,王菲為什麼還沒拿金針獎只有評委們知道,也許只是時間問題,正如其他得獎者姍姍來遲的獎項一樣,王菲也遲早會獲得金針獎。但不管最終能不能獲得金針獎,王菲的樂壇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早已並不需要獎項來肯定。


HKChannel


王菲:

首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華人歌手(不是華人女歌手,是所有歌手裡面只有她,國際的認可)

亞洲週刊建國50位最重要華人之一

第二位入oricon周榜前十華人歌手

王菲以廣東話唱片總銷量之最被編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她國家一級演員(歌手裡印象中只有她一人)同時評上的還有張曼玉,周潤發和梁朝偉

其他各種獎項太多了,就不一一說了哈😊

對於粉絲來說,獎項不重要,喜歡聽她的歌就行,追著獎項不放的,百分之90以上都是什麼都不知道,聽了別人的話以後,就變身人云亦云的噴子,聰明的人,懂我的話✺◟(∗❛ัᴗ❛ั∗)◞✺


隔壁叔叔愛吃糖


任何項目得獎來源於方方面面的實力,人品欠缺的普通歌手王菲拿任何一個獎都會產生爭議?百度一下王菲一生做了什麼?只有負能量的傳遞?全靠造型打造的天后?公眾人物有什麼值得90-00的孩子們學習的?


手機用戶DAJIA打假隊


金針獎是針對香港和臺灣的歌手和去香港和臺灣的歌手,王菲在大陸發展怎麼麼可能會拿到金針獎。


黃華南同學


我之前曾經買過一盒CD帶聽,除了《容易受傷的女人》可以聽外,其餘的不成,我個人覺得王菲唱歌一般,藝術感沒有,感情也沒有,聽起來很生硬的那種,後來我把CD帶扔了。她配不上歌后這個名。


思鄉情158281277


一個區域獎項而已,主要針對的是港臺地區。王菲雖然屬於港臺歌手,但更屬於大中華地區。王菲的成就已經超越金針獎的範疇,屬於華語天后。天后雖然被現在的媒體及粉絲們濫用,但其實不論王或後,只能有一位。華語天后非王菲莫屬。所以金針獎評委覺得王菲不需要和其他音樂人爭奪,把機會留給了其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