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吃饭时犯了这 4 个错误,难怪血脂升高、越来越胖

作为资深“吃货”,我们天天都在吃吃吃,可究竟吃对了吗?所谓“病从口入”,现在的很多疾病可都是“吃”出来的。爱吃是好事,但吃得不对,身体可要遭罪,快对照下面最常见的饮食误区,千万别做“营养盲”,养出一身病。

吃饭时犯了这 4 个错误,难怪血脂升高、越来越胖

误区之 做菜不放油

既然血太油太稠,那我做菜不倒油就好了?

不够,还要多注意食物本身的油。

炒菜的烹调油是油,而食物里面含的油也是油。烹调油的油,明晃晃可见,而食物里的油藏得深。

比如猪五花肉、排骨、肥牛、肥羊等,脂肪含量都在食物总量的 50%~60%。

多数坚果类食物,比如核桃、瓜子、腰果、夏威夷香果、香榧等,含油也不少。这也是为什么健康头条总说要「适量」「每天一小把就够」的原因,

如果我们只控制烹调用油,不关注食物自身的脂肪,那就难以很好地降血脂了。

吃饭时犯了这 4 个错误,难怪血脂升高、越来越胖

误区之 尽量削减碳水化合物

吃饭时犯了这 4 个错误,难怪血脂升高、越来越胖

很多人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包括肥胖、糖尿病在内的许多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因而近年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越来越受欢迎。

事实上,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的“清洁能源”,它们在体内会被彻底氧化,终产物是对身体无害并易于排泄的二氧化碳和水。人体每天必须保持适当比例(不低于总热量供应三分之一)的碳水化合物供给。

饮食中需要削减的不是碳水化合物总量,而是应该尽量削减添加糖和精制谷物,比如精米白面;并代之以全谷物食物。

误区之 尽量保持低脂饮食

现在许多人认为高脂饮食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限制脂肪消耗有益于保持心脏健康。

事实上,虽然饮食中脂肪含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总体上比例并没有超过总能量需求30%地适当水准。

正确的做法并非削减总脂肪量,而是应该削减饱和脂肪的占比,远离反式脂肪,并代之以不饱和脂肪、比如坚果、种子、牛油果和植物来源油脂中的脂肪替代动物脂肪和椰子油、棕榈油等不健康油脂。

研究已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增加血液“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心脏病风险。而不饱和脂肪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利于心脏健康。

日前,美国心脏学会专门发布报告,提示人们削减试音中饱和脂肪代之以不饱和脂肪,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和死亡率风险。

吃饭时犯了这 4 个错误,难怪血脂升高、越来越胖

误区之 蔬菜水果可相互替代

很多年轻人不爱吃蔬菜,但爱吃水果,认为吃不吃蔬菜不重要,水果可以替代蔬菜。真的的可以替代?水果和蔬菜的营养价值各有特点,是不能相互代替的。水果和蔬菜虽然都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在含量上是有差别的。水果的营养价值在于不但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中还富含较多的有机酸、芳香类物质及多种植物化学成分。鲜枣、山楂、柑橘、猕猴桃等水果含维生素C特别高。

水果和蔬菜虽然一样能量相对较低,但有一些水果含有糖类,主要是单糖和双糖。如果摄入单糖和双糖过多,容易在体内转变成脂肪。

合理饮食的四大原则

到底怎么样才算合理?怎么样才能不吃进那么多油?

一高五低、高钾低钠、远三白近三黑、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1. 一高五低

意思是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糖、低盐。

胆固醇高的动物脑、内脏、蛋黄、水产品的籽等,不用严格忌口。因为吃胆固醇不会升高血胆固醇。

但总热量、总脂肪的量,也控制。

2. 高钾低钠

同时还患需要控制血压的,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少吃盐,多吃鲜豆类、菌藻类、瓜类蔬菜。

吃饭时犯了这 4 个错误,难怪血脂升高、越来越胖

3. 远三白近三黑

远离白盐、白糖(指各种精制糖)、白色大肥肉(鱼头、五花肉的间隙也是)。

多吃黑木耳(指菌藻类)、黑米(指杂粮)、黑豆(指杂豆)。

4. 一斤蔬菜,半斤到八两水果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C、维生素 E、可溶性膳食纤维。

例如洋葱、木耳、银耳、芹菜、胡萝卜等绝大多数蔬菜,苹果、草莓、蓝莓、山楂、橘子等水果。

吃饭怎么吃才算是最好的姿态呢?

​1、吃饭时挺直腰背

人们吃饭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殊不知,这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消化。

此外,在矮桌前吃饭、坐在沙发上以及蹲着吃饭,都会造成腹部受压,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引发胃病、影响心肺功能。正确的进餐姿势是:挺直腰背,让胃部不受任何压迫。

2、吃饭时不谈扫兴的事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说话会使咀嚼食物的次数减少、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功能。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则指出,就餐时谈讨论复杂或令人扫兴的问题,会影响人的食欲和消化,可以谈论一些简单愉快的话题。

3、饭后半小时再喝茶

饭后不宜立即饮茶,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混合后会产生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饭后半小时再喝茶,能起到促进消化吸收,起到杀菌消毒和护齿的作用。

吃饭时犯了这 4 个错误,难怪血脂升高、越来越胖

4、饭后别马上用脑

饭后,体内的血液会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脑相对缺血。此时用脑会引起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一定要在饭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再进入工作状态。听听音乐、散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5、多嚼硬的食物

根据年龄不同,可适当补充一些硬的食物,如甘蔗、生黄瓜等。这是因为较硬的食物要费劲去嚼,当咀嚼的次数增多或频率加快时,大脑的血流量明显增多,活化了大脑皮层,起到防止大脑老化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吃饭时犯了这 4 个错误,难怪血脂升高、越来越胖

6、选择愉快的就餐环境

现代研究认为,不良的情绪变化是癌症的“活化剂”。如果在不愉快的环境中就餐,必然会直接影响脾胃功能。因此要想获得健康,最好选择一个安静愉快的就餐环境。

7、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入食物的数量。有些学生经常在下午放学后购买路边摊贩食物,这些食品不仅营养成分单纯,且大多存在食物卫生问题。

8、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专家建议,每吃一口饭就放下筷子,集中注意力在嘴巴的咀嚼上,每一口都要细细地咀嚼30次以上。

9、特别饿时喝点粥

人在极度饥饿时食欲特别强,看到什么都想吃。其实,此刻胃肠消化功能已经受损,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滞。特别饿时,应少量进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线,然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尤其注意,特别饿时别进食牛奶、豆浆、酸奶和白薯,否则可能引起消化问题。

10、调味品别滥用

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调味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黄樟素,它可引起肝癌。多吃不仅会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还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和胃胀气。因此,在烹制食物时不要过度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