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理解“打了雞血”這句話的含義?

黃河在拋笑


這個“打雞血”說法,據說最早來源於一個被俘虜的國民黨高級將軍,此人為了保命而吐露了“打雞血”可以治病以及延年益壽的秘密。當然,是否真有此事,已經無從考證。但是打雞血在醫療水平並不發達的年代,確實有過流行。



早前,有人突發奇想,覺得通過直接注射雞血的方式(肌肉注射,非靜脈注射),比服用雞血更直接更有效(中醫認為雞血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在那個醫療不發達、醫學相對粗放的年代,打雞血就這樣流行了下來。而且據打雞血的人描述,打了雞血之後,立馬面色潮紅、精神抖擻,食慾大增,甚至有人幾十年的頑疾也徹底治癒。但其實懂點現代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只不過是打雞血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所致,和雞血本身的功效,一點關係也沒有。只不過當時的人誤認為是雞血起來治病奇效。之後,經過科學指正,打雞血不僅起不到治病作用,反而還有可能引發嚴重副反應。“打雞血”療法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打雞血”這個詞卻被保留了下來,並被形容一個人精神高昂,類似於打了雞血之後的效果。這就是現代詞語“打雞血”的淵源。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了近期“富豪花400萬元打幹細胞續命”的新聞,據打了幹細胞的富豪說:“自己接受注射後,是面色紅潤、食慾大增”。這不就是現代版本的“打雞血”嘛,其實都是身體自身的免疫反應而已,和幹細胞的功效完全沒啥關係。怪不得有老院士對此嗤之以鼻,更是指出,這種療法和喝尿療法本質都一樣,沒啥區別!這話說的真是毫不留情,讓人唏噓不已啊。




總之,保持健康、追求長壽是人類的原始追求,但也不能盲目的聽信一些不靠譜的療法,否則,在科學的面前,只是徒增笑料而已。


科學探秘頻道


關於動物血的一些俗語,最常用到的有兩句,分別是打雞血和灑狗血,張愛玲的小說《

紅玫瑰與白玫瑰》裡提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也有一定的流傳度。

跑題了,咱們專心說雞血這件事。幾十年前,有個醫生叫俞昌時,發現雞血溫度很高(43度),對外鼓吹打雞血可以在短時間內治療各種疾病,成本低,見效快,治癒面廣,一時間內風靡全國。該方法是從公雞翅膀下的靜脈血管抽血,然後打到人的肌肉裡。幸虧不是直接打到靜脈裡,要不然後果十分嚴重。反正吧,這個雞血療法以上海為根據,逐漸擴大到全國,後來還出了雞血粉,還出了書,大江南北,人們排著隊,希望給自己打一針。

後來該療法終於被揭露,有點像綠豆謊言,終是站不住腳。因此打雞血這個概念最終流傳了下來,多用來比喻亢奮的狀態。


臉上褶子很迷人


電視上見過流行打雞血,不知有用否,可能就和現在的保健品一樣。我相信是不科學不衛生的,跟吃幾個雞蛋和吃點功物肉和血差不多。會把雞瘟傳給人。這句話形容人興奮不知真假,可能有誇張的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