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明朝的火器那麼先進,可是到了清朝卻又進入冷兵器時代?

清澈的天空


首先要明確一點,就是明朝的火器不總是那麼先進的。明初時,中國的火器的確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像什麼碗口銃啊、洪武大炮啊、快槍啊、手銃啊,其冶煉技術都是非常高超的(相比於世界同期),而且明軍的火器的裝備數量也是同時期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尤其是成祖的時候,大明成了專門的火器部隊-神機營,這世界上第一支獨立的火器部隊。



不過進入1460s之後,明軍的火器就開始漸漸不如歐洲的了,歐洲此時使用的火炮就是大明16世紀非常流行佛郎機大炮,不過在歐洲,這種炮叫做長管炮,玩過帝國時代三的玩家應該對這種反炮利器非常熟悉。

當大明正熱衷於歐洲已經逐步淘汰的佛郎機時,歐洲又發展出了威力強大的前膛加農炮,也就是明末的利器紅夷大炮。所以說,明代的火器發展是早期先進,中後期落後,後期通過西學東漸又逐漸和世界持平,甚至有些方面還反超了西方。

其實如果堅持這股勢頭,中國不至於落後世界,到也有可能假如帝國主義行列。

到了大清,火器並沒有得到廢止,反而裝備率要比明朝還高。而且大清對火器進行了精簡化處理。像什麼三眼銃這種落後的火門槍就直接被拋棄了,實驗性武器也被放棄,最後留下的都是先進好用的鳥銃、紅夷炮和佛郎機。在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讓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改進鳥銃,仿製了一批番腸鳥銃。



對紅夷炮進行調試,增加火炮的射程和精準度。雍正時期,在和準格爾的戰鬥失利之後,清軍又進行了最後一次不收外力干擾的軍事改革,燧發槍進入中國,和鳥槍並用于軍隊,而且鳥槍也全部改進於土耳其的魯密銃。火炮採用了沙俄的樣式,統一為6磅炮、10磅炮和12磅炮。另外就是清軍對於火器的運用也要高於明軍,發展出了近代的方陣戰術,只不過不被中國的所謂歷史專家重視而已。

在近代和英法聯軍在大沽口的戰鬥中,裝備老式鳥槍的桂軍就是以火槍方陣對戰英法聯軍,只不過槍的射程和火力都不如英軍,而且戰鬥意志不強。當然清軍的這些進步在當時的火器發展程度來看還是退步,到了乾隆年間,火器的發展徹底停滯,而且由於吏治腐敗,火器的鑄造也開始變得不合格,質量也就隨之下降了,但總體來說,大清的火器,依然是要勝過150年前的大明的。


火器工坊


這屬於智硬式問題——

如果明朝真有那麼“先進”的火器,它是怎麼被清朝擊敗的呢?

歷史的結果如此,一切對明朝兵力的吹噓都站不住腳。

這個問題有兩個基本的錯誤:

①首先,明朝的火器並沒有明粉吹的那麼強大。

②其次,清朝的軍隊也使用火器,而且威力不小。

在與明朝的作戰中,清朝(後金)總共派出了三個兵種,分別是:八旗步兵、蒙古騎兵和火器兵。

這三個兵種的結合,使得清朝擁有了猛烈的火力以及強大的機動性,所以無往而不利。因此,縱使明朝有中原的全部資源,也依然無法攻破居於東北一隅的小小的清朝。

清朝不是傻子,不會放著火力猛的武器不用。

如果真有這種傻子,清朝也就不可能入關了。清朝使用火器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努爾哈赤。

例如,在《滿洲實錄·太祖率兵攻寧遠》的圖上,就有使用火器的細節:可以看到努爾哈赤的戰車兵臨寧遠,每輛戰車前都有銃眼,由鳥銃手透過銃眼舉槍射擊。

儘管這時候的火器還很粗糙,但已能說明當時的清朝就有使用火器的意識。

努爾哈赤的繼任者皇太極更是細心地發展火器。例如 ,天聰三年(1629)十二月,皇太極帶著代善、多爾袞等人巡視薊州時,隨行的軍隊就包括有“火器營兵五百名”。

特別是在孔有德等明朝將領歸順後,清朝的火器再次得到提升,明朝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

總而言之,問題這話就是錯的。


HuiNanHistory


明朝所謂先進也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

準確說,元朝以後,中國技術並沒有退步,但相對飛速進步的西方世界,在相對層面上中國落後了。

在大明中期火炮還是大殺手鐧,甚至後期萬曆朝鮮戰爭時火器還是有力武器。

但在明末,明軍實際配備的火器也就不過如此了。

甚至有開始依賴進口,或是仿製進口產品的現象出現,這從某些層面上證明了明朝自主研發技術已經開始落後。

有兩句駭人聽聞的話可以證明——

“海外鳥銃精工,諸夏不如。”

明朝自己就開始崇洋媚外了,但這種落後很大程度上不是技術的落後,而是生產方式與管理方式的落後。

然而生產力本來就是衡量國家實力的基本標準,技術轉化不了生產力意義不大。

還有更可怕的——

“奴(女真)之火炮,勝我十倍”

甚至號稱騎射起家清朝的火炮都不比明軍差,明軍何來先進之有。

後來中國進入大清時代,獨裁專制方面遠勝大明,畏民如虎嚴格管制民間火器,官方又缺乏先進數學和物理知識做指導,玩蛇。

而且,明朝雖然海禁但管控一直鬆懈。大清……真是個個皇帝勤政,片板不得下海啊。


孤單的雪月


中國是火藥的故鄉,也是最早使用火器的國家,明代著名的冒險家萬戶(陶成道),就設計了最原始的火箭,把自己射向天空,成為了人類航天探索的先驅。

與西方火器相比,明朝贏在了起跑線上,這就是當時(相對)先進的原因。

由於中國文化重德而不重技的原因,導致讀書做官的人有文化沒有科技知識,擺弄火器的人有技術又沒有文化,對火器的設計、構造、強度等,缺少材料學的知識,更沒有標準化的概念;對火藥的成份配比,燃爆的強度速率,缺少化學的分析研究;對火器的瞄準射擊,彈丸的飛行,缺少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知識。導致了火器粗製濫造,火藥配方不一,不僅使用危險(炸膛),而且使用威力大打折扣。火器使用逐漸被冷落,火器營淪為聲勢很大、作用一般的唬人“炮仗隊”。

於此同時,在西方,伴隨以科技為先導的工業革命蓬勃興起,火器得以系統研究和分類製造並廣泛使用,以其先進性逐漸取代了冷兵器,成為炮兵、步兵、騎兵、水兵的標配。中國老師不但落伍了,而且還要聘請這些學生(最早是葡萄牙人,然後是德國人)當顧問。

清朝入主中原後,明朝遺留的弊端沒有解決,而且統治者更缺少開眼看世界的能力,除了向西方買入“紅衣大炮”之類笨重火器用於城防、海防,基本上沒有大規模使用火器的機動部隊。因為,他們不會輕易放棄傳統(中國人通病),這就是騎在馬背上,用弓箭大刀得心應手奪天下;況且,這些冷兵器對付使用鋤頭扁擔菜刀的農民起義,已足也!

清朝回到冷兵器時代,是盲目的自信和守舊、對科學的無知、對外部世界的無知綜合造成。

它的猛醒,是八旗騎兵與英法炮、步兵聯軍在北京郊八里橋的對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8月21日),洋火器全勝冷兵器。教訓是深刻的,3萬人不敵8千人,大批不屈的蒙滿勇士瞪著眼死去。代價是慘痛的,不僅生靈塗炭,清政府還被迫簽署了一個個喪權辱國條約。


諶人


這是一個錯誤認識。【雖然明清都不喜歡,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發生過的事,不會因為個人喜惡而發生改變。】

中國古代史中的清朝部分,其火器是有所發展的,但是因為沒有太大的壓力,發展速度遠遠不如歐洲。清朝的火器依舊是明朝仿製的火繩槍的基礎上,進行緩慢的改進。【清朝作為距離現在最近的封建王朝,它的很多文物還是得以保留下來的。】

其中有兩點錯誤有待糾正。清朝的禁槍行為只京畿附近有效,其他地方有大量記載有火器使用的文獻,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裡就有記載。其次,戴梓不是因為火器問題被流放,他的一些火器是被採用的,而是黨爭得罪人被搞了,而所謂的機關槍,只是他提到的連珠火銃,被一些網友YY成機關槍。

【至於其他。比如傳言說左宗棠挖出明朝朱棣時期火炮,還感嘆說比清朝先進,仔細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了,古代沒有能抵禦住數百年歲月侵擾的量產武器。】

下圖為抬槍,是清代熱武器的一種發展。


而且騎兵正式沒落,是機槍+野戰炮的組合出現。滿清騎兵對戰歐美頂尖列強時,不只是因為武器差,還有其他原因,這裡就不做詳細討論。


黑眼歷史觀


從火器上看的話,清朝確實落後於明朝。因為在明朝前期的時候,中國的火器還是相當不錯的。特別是戚繼光重視火器的集團火力配置,領先西方200年。後來嘉靖的時候,又從西方引進了火繩槍與弗朗機,一直到後來的紅夷大炮,就可以看出來,明朝火器的發展已經有點顯得疲軟了。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在明朝的末期,居於東北的後金造反組織其實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缺乏火器,他們繳獲了很多明朝的火器以及傳說中的紅衣大炮,其實明軍是不佔太大的優勢的,再加上天災人禍,文官系統的無能和賣國,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這個時候有人要問了,既然清朝有火器,那為什麼清朝到後來還會使用冷兵器呢?

首先這也是一個誤區,我們看到說清朝的喪權辱國的時候都會說,敵人船堅炮利,打開了清朝的國門,好像清朝什麼都沒有一樣,但在實際上,清朝不僅不是什麼都沒有,而且一度可謂是裝備精良,比如說當年的北洋水師,那可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龐大艦隊,鎮遠,定遠兩艘鐵甲艦代表的也是世界尖端科技水平,但為什麼技不如人呢?

原因是在清朝統治者本身。

他們的愚昧禍害了中國。

清朝是以造反起家的,他們以少數的八旗武裝統治了幾億中國人,成了中國人頭上的大山,他們自然知道,中國的人口有多麼龐大,而世界發展到近代,火器的廣泛使用已經可以使人們輕鬆的消滅敵人,清朝統治者知道火器的可怕,他們害怕幾億漢人一旦掌握了火器就可以把他們消滅,不能再騎在人民頭上做主子,於是索性放棄了火器(或是不讓漢人接觸火器)這樣他們就能憑藉漁獵民族所謂的弓馬嫻熟來佔有優勢了,所以也就能繼續維持統治了,所以到了近代,中國成了這幅景象。

總的來說,清朝回到冷兵器時代,是盲目的自信和守舊、對科學的無知、對外部世界的無知綜合造成的。


關河南望


一個理智的人,他的選擇往往是趨利避害,同樣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朝代也是一種本能。

之所以清朝又重回冷兵器時代,是因為已經對火器產生技術性壟斷,火器造價高,並且康熙以後清朝社會逐步穩定,各種內部鬥爭用冷兵器就能解決了,又何必“殺雞用宰牛刀”呢?

明清戰爭關係生死存亡,明朝裝備級別高,清朝自然得拼命學習。

大清國和明朝作戰的時候,雙方都是在生死存亡之間,當然要把自己最厲害的武器拿出來亮一亮,對於清朝來講,學習人家先進技術也是迫在眉睫,在武器的學習、引進、研發方面不惜血本。

天聰五年(1603),首批紅衣大炮鑄成,命名“天佑助威大將軍”,直到光緒年間,還有祭祀“紅衣炮神”的傳統,康熙朝更是清代鑄炮的高峰期,造炮技能和性能都達到質的飛躍。

雍正、乾隆兩朝,又大力發展了子母炮和“衝擊便利之炮”。子母炮是從明末洋炮佛郎機發展演變來的,由一門母炮和若干子炮組成,一炮射出,可以立即裝換下一門,已經具備近現代火炮諸多優點。

其中尤其以康熙年間對火炮的製造和使用有一個質的飛躍,為平定三藩之亂,康熙起用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製造火器,共鑄各種火炮957尊,也在與俄國廝殺的雅克薩戰役中發揮了重要租用。

雅克薩戰役中清朝大炮打得沙皇服氣。

明末,俄國乘著明朝與清朝打仗之際,進犯我國黑龍江地區。康熙平定三藩後,和沙皇談判未定,決議清剿,收復雅克薩。

1686年5月,清軍在薩布素帶領下二次攻城,俄國雖然在城牆上築起炮壘,但是不敵清軍大炮火力強勁,打得俄軍躲到地穴中躲避炮火。俄國將領托爾布津也被炮火擊中而死,八百多名俄軍,只剩六十幾人逃回俄國。

沙皇看到敗局已定,最終選擇和清朝談判,1689年清政府和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使中國東北邊境在一個半世紀以來獲得安寧。

俄國多次挑釁無果,最終徹底歎服,完全是震懾於清朝強大的軍事實力,尤其是紅衣大炮、大將軍炮的作用。

清朝根本無需研製新技術,只要繼續保持和壟斷就可以了。

但是從康熙收復三藩到平定雅克薩城之後,清朝進入一個相對和平階段,至此清朝雖然在西南、西北等地用兵,不管戰況怎麼樣,在武器上都能保持一定優勢。

這種現象的結果就是清朝根本不需要去研製新技術,只要繼續保持和壟斷就可以了,在西方入侵以前,大清朝基本與周邊作戰無對手。

所以說大清朝的重點不是研究而是保密,就拿綠營兵用的鳥槍來說吧,其實分幾個等級的,第一等當屬御林軍等特別禁衛人員使用的御用槍,當時已經有燧發槍。

其次是京營八旗用的槍,再次就是駐防八旗用的槍了,最次等的才是綠營兵用的鳥槍,這種等級配置的目標很明顯,就是固守京城,監督綠營。

明末清初,中國在引用西洋大炮時,也引用進“開花炮彈”技術,類似爆破彈,但是這種技術也是被御林軍壟斷的,久而久之就失傳了,就連主持海防的林則徐都不知道“開花炮彈”是個啥,鬧出不少笑話。

火器造價高昂,改進需要動力。

滿人提倡胡服騎射,馬上治天下,加上對火器的壟斷導致這些冷兵器足以應付國內戰爭,從康熙之後火炮等火器的研製就已經停滯不前。

其次從康熙朝開始,火器的工價、物價一直處於上升趨勢,比照清朝僵化的管理經費,雖對價格做了些許調整,但兵器製造不僅無利可圖,經常虧到家都不認識。

不僅技術沒什麼長進,數量還一直減少,到了嘉慶時僅鑄了55尊大炮,甚至直到鴉片戰爭都用的還是清初過時的大炮。

從上面所述,我們也知道了,清軍並不只有冷兵器,表明看上去好像又進入冷兵器時代,其前提是在清朝對火器技術已經產生壟斷的基礎上。冷兵器應付國內戰爭已經足夠,根本不需要做技術上的提升。


莫山主說青史


在1800年工業革命之前,中西方的火器只在個別技術上有所差別,但沒有層級上的重大區別。

簡單說,在1800年工業革命之前,無論中西方,也無論明清,都是舊火器時代,和工業時代的軍事工業不可同日而語。

從這個角度而言,所謂明朝火器先進、清朝火器落後的說法本身就不成立,而由於當時火器的各種缺陷,在當時的軍事行動中也並不處於重要地位。

從脈絡上看,雖然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但應用到武器上,中國和西方相比並不佔據優勢。這一點,從明朝借用傳教士引入的紅衣大炮即可得知。

所謂“紅衣大炮”者,本身就是“紅夷大炮”。夷,就是洋人,如葡萄牙人等。

然而,在前工業化時代,火器的應用如火銃乃至燧發槍等,在冷兵器作戰條件下也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尤其在對陣騎兵時,更是如此。

原因很簡單,由於當時的鐵器冶煉、火藥製造等等工藝仍舊是手工業時代,產量小不說,而且作戰效果十分有限,在殺傷力、射程、準確度、發射速度等方面存在嚴重缺陷。

就像蒙古鐵騎或滿洲鐵騎一樣,對方的騎兵可以憑藉速度和衝擊力輕易的突破這種舊火器的威脅。就這點而言,舊火器的威懾力實在不宜誇大。

但有一種,就是前面提到的“紅衣大炮”,在冷兵器時代還是很有用處的,這就是用於攻城,可以轟開對方的城牆,這對於攻城拔寨作用很大。

但是,限於冶煉技術的落後性,紅衣大炮也有著天然的缺陷。因為經常炸裂,紅衣大炮不得不造得極大極重,在運輸上很成問題。

加上火藥和大炮製造技術的落後,紅衣大炮除了轟城,其他基本沒有大的用處。因為它的笨重,也只能攻擊固定的目標!

清朝八旗入關時,雖然也挾帶了不少紅衣大炮,但因為冶煉技術始終得不到突破,舊火器的種種缺陷無法克服,清朝時期(晚清前)對這類舊火器並不怎麼重視。

而這時期的西方,雖然有一些技術更新,但總體而言,中西方差距並不大。

最終真正的轉折發生在1800年工業革命後,蒸汽機的發明催生了煤炭業、冶煉業、鋼鐵業快速而大規模的發展,由此促使軍事工業日新月異。

這時,西方開始進入新火器時代,基本是近代軍事工業的概念了。在此基礎上,各種步槍、大炮、戰艦等等,都因為鋼鐵業的發展而得到質的飛躍,其在殺傷力、射程、準確度、發射速度都遠遠超越了之前的舊火器時代。

如此,在1840年乃至之後二三十年裡,中國以舊火器時代的武器和英法等西方列強的新火器及近代軍事工業對抗,如果不被打得慘敗,那真叫沒有天理了。

所以說,關鍵問題,發在於工業本身。近兩百年來,沒有工業,就沒有軍事可言,這也必然是戰場上的輸家。


坑爹史冊


首先,明朝火器一點都不先進。從15世紀初期開始,明朝在火器方面,就已經被歐洲超越了。

整個明朝大部分時間,都停留在火銃的時代。就是明末,實際上都沒有幾把鳥銃。明實錄記載,萬曆46年以後,出關援遼18萬精銳部隊,也僅僅配備了6400支鳥銃,也就是說,明軍最精銳部隊的鳥槍裝備率,也非常低。平均28人才有1支鳥銃。

而此時,鳥銃引進到我國已經有近100年時間,明軍鳥槍裝備率還是如此之低,主要武器還是裝備落後的火銃。

明朝步兵火器從頭到尾,都是火銃為主力。紅夷大炮,才剛剛裝備沒幾年,就被清軍超越。清軍紅夷大炮有專門的炮車,可以野戰。而明軍紅夷大炮無論質量,威力都落後與清軍,而且還沒有專門的炮車,野戰非常困難。

而清朝一建立,就把明朝五花八門的火銃全部淘汰,步兵火器只配備鳥槍,並且將鳥槍裝備率提高到了步兵數量的50-60%,而明朝最精銳部隊,鳥槍配備率只有3%。清軍鳥槍裝備率從康熙時期就已經是明朝的多少倍。

現在知道為啥,明軍火器陣列擋不住,八旗騎兵衝鋒了?在17世紀,歐洲那是火繩槍和燧發槍陣列,明朝那是火銃陣列。在17世紀,靠火銃能擋住騎兵衝鋒,那就奇怪了。所以,明軍火器打不過清軍,也就非常自然了。

明朝就是因為武器太落後,才無法阻擋住八旗軍的進攻。明朝火器從來都不先進。如果在歐洲,那幾萬八旗軍早就被滅了,就連波蘭也打不過

並且,清朝在乾隆時期開始,根據繳獲的準葛爾武器,步兵鳥銃已經開始大口徑化,配備重型單兵火槍。到了1860年,清軍開始大量裝備西洋槍炮,並且開始自己生產西洋槍炮。

明朝不過學習了一個紅夷大炮,結果質量還不如關外清朝一個部落的神威大將軍炮質量好,威力大。而清朝最後幾十年,則建立起一個軍工產業。

到清朝最後幾十年,清朝已經相繼可以生產鐵甲巡洋艦,運輸輪船,300毫米口徑重型大炮,150毫米重型大炮。加特林機槍,馬克沁重機槍,麥德森輕機槍,各種野戰炮,山炮和毛瑟步槍。


歷史救生圈


現在很多影視劇,為了追求視覺效果,故意將戰爭場面和武器的威力進行誇大。看了一下《蕩寇風雲》,我感覺其中還是誇大了火槍和火炮的威力(裡面全部開花彈,其實那個時候,軍隊主要使用的還是鉛彈,根本沒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但不得不說,清朝與明朝相比,火器的威力程度的確減弱了不少。但我們要清楚,這僅僅是縱向比較,明代的火器與後來清朝時期西方的火器相比,仍舊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麼明代火器威力大?與注重科技發展有關

有學者認為,明代兵器,比宋元兩代兵器都好,頗有復興之氣象。

究其原因,是明代比較注重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比較注重輸入歐洲的新知識和科學(比如明代後期的傳教士)。

在明代,出現了很多關於兵器的著述,比如唐荊川的《武編》、畢懋康的《軍器圖說》、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茅元儀的《武備志》等等。

明代很好的繼承並發展了南宋所發明的火藥,火器主要有槍、炮、地雷、水雷等,大都是明代人自己製造的兵器,也有部分是仿效外國的火器。

到了明朝萬曆、泰昌、天啟和崇禎時代,還引進了葡萄牙人制造的佛郎機大炮,我們通常稱之為“紅夷(衣)大炮”,據說努爾哈赤就是被紅夷大炮打中受傷,後來命喪黃泉的。此外,明朝也從荷蘭、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引進了很多火炮。

明代自制的火槍,主要是以火藥線點火,燃及膛內火藥爆發而推動子彈外射。明代的火槍分為長槍和短槍,長槍有五尺以上,短槍則兩尺多。長槍後來清代仍舊沿用,被稱之為抬槍,需要兩個人才能舉起。(英法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仍舊使用)。

此外,明代還有各種各樣的大炮,如連珠炮、平射型大鐵彈炮、曲射型遠距離炮等等,還有水雷(混江龍)、地雷等。

清代為何火器落後?不注重發展,將與武器相關的書籍全部查禁

這些先進的武器,為什麼到了清代之後就沒有了呢?

這與清朝興起有關。清代興起於東北女真族部落,他們起初的武器較為原始,根本沒有見過火炮。直到入關之前,才從明軍那裡繳獲了一些火炮。

因此,清軍更加看中自己的功夫騎射,應該說,在冷兵器,尤其是弓弩、暗器發明有所發展,並且形制很多(比如暗器就多達幾十種)。

清軍自恃憑冷兵器打敗明朝,再加上那個時候的火器遠不如能力嫻熟的騎兵和弓弩手,因此,清軍非常不注重火器的發展,清軍只保留了明代的鳥槍,雖然也建立了火器營,但是一百多年來,並沒有進行任何改進。

此外,最主要但卻被很多人忽略的是,清朝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將很多宋明製作武器的典籍,都列入了禁止之列。

在《四庫全書》中,甚至都沒有收錄宋代的《武經總要》,茅元儀的《武備志》等等,導致大量製作火器的技術失傳。

根據歷史記載,乾隆時期,英國使臣馬嘎爾尼來華,曾經送給乾隆很多英國最先進的槍炮。但是乾隆自恃海內一統,認為刀馬騎射才是根本,因此,視那些東西為奇技淫巧,被放置在了圓明園內。

後來,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才發現英國使臣送的那些槍炮,原封不動的放在那裡幾十年,已經生鏽。

由此可見,清朝政府對於火器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