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江南六大古镇

六大古镇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江南六大古镇是:

碧玉·周庄;拆字·同里;风情·甪直;

梦里·西塘;水阁·乌镇;富甲·南浔。

1.碧玉周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

周庄,有着天下第一水乡的美誉。苏州昆山市的周庄因水成街,因水成路,水滋润着周庄,水丰富着周庄,水是周庄的灵魂,“水乡小巷多,人家尽枕河”。如果不是这古朴秀雅的明清民居,这一片流水也算平常,如果不是这一片流水的生机无限,那青瓦白墙原也显素淡。在这里,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就这样“小桥、流水、人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江南六大古镇

江南六大古镇

2. 同里古镇 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江南六大古镇

,位于太湖之畔,由同里古镇、同里湖、九里湖、南星湖、洋湖组成,紧靠市府所在地,自宋代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数百处,“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是以古镇名园和水乡田园为特色的古镇湖景型景区。景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拥有“两堂三桥”、退思园、计成故居、耕乐堂、侍御古坊、环翠山庄等丰富而宝贵的历史遗存,明、清建筑多和名人雅士多。同里古镇是以住宅园林和明清民居为主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里镇自宋淳祐四年至清末,先后出状元一名、进士四十二名、文武举人九十余名。

3.甪直古镇 隶属苏州市吴中区

江南六大古镇

,位于苏州市东部,西距苏州城区18公里,东距上海58公里。甪直景区位于太湖东30公里,由甪直古镇组成,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是以江南水乡古镇和古桥系列景观为特色的古镇型景区。景区内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古镇风貌完整,以古桥、商业古街和罗汉塑像占胜,古朴、繁荣、熙攘,历代人文荟萃,人才辈出。镇南2公里的张陵山有青莲岗文化类型与良诸文化类型的遗址。甪直古镇是具有250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相传镇南的吴宫乡,为古吴王阖闾的离宫;吴王夫差又在镇西甫里塘北岸筑梧桐园。这里水多,桥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主要的景点有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江南文化园等。当人们来到甪直,很多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甪"究竟是怎么来的,这里为什么叫甪直?据《甫里志》载: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为"甪直"。又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甪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甪直农村妇女的传统服饰,很富有甪直特色的水乡风格。甪直的农村妇女,她们历来以梳髻髻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档裤、束裾裙、着绣花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服饰。

4.西塘古镇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江南六大古镇

,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古名斜塘。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24座石桥将古镇的五块地区连接成一片,这些古桥大都为单孔石柱木梁桥,至今保护完整。宅弄是西塘的又一大特色,分为连通两条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后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内设在厅堂侧面的陪弄,122条巷弄交横纵错,构建了古镇的整体框架,并连接了新、老镇区。2000多米的烟雨长廊是西塘建筑最独特的标志,廊棚在沿河一侧设有靠背长凳,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著名景点。有薛宅、廊棚、卧龙桥、来凤桥、石皮弄、圣堂东岳庙、西园尊闻堂、五福桥、永宁桥、烧香港、里仁港等。2017年2月25日,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西塘,河流纵横,绿波荡漾。晨间,小桥流水,薄雾似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扁扁,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写照。望仙桥始建于宋代,来凤桥、五福桥、卧龙桥等建于明清,已倾听了千年的流水低吟、桨橹浅唱,阅尽了两岸的屋舍变迁、旧事新人的历史台账。宅弄是西塘的又一大特色,分为连通两条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后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内设在厅堂侧面的陪弄,122条巷弄交横纵错,构建了古镇的整体框架,并连接了新、老镇区。狭窄而幽长的石皮弄,滴水的瓦当陌生而又亲切,信步走过,后面似乎还传来自己脚步的回声。

两千多米的烟雨长廊是西塘建筑最独特的标志,廊棚在沿河一侧设有靠背长凳。依河而建的街衢,临水而筑的木格花窗民居,千米的廊棚,使整个小镇在记中慢慢褪去了色彩,虽有些泛黄,却逐渐清晰;种福堂、尊闻堂、薛宅等皆是明清时代的建筑,古老而又朴素的宅院分明是西塘人的象征,顺着高深的屋壁望上去,阴湿天井中透过的阳光在缓缓移动,似流金撒在了斑驳的马兜墙壁上,让人慨叹逝者如斯的时光。

5.水阁乌镇

江南六大古镇

乌镇是一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走进乌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携带着中国水墨画的气息扑面而来,雕梁、画栋、石巷、老屋,见证着历史沧桑的风情画卷映入眼帘。东西栅是游客最常游览的区域,东栅内,东市河内乌篷船不时咿呀往返,蓝印花布随风飘荡,还有上了年岁的当铺在诉说着乌镇的故事。西栅虽缺少些生活气息,但是每晚西市河的夜景会让人心驰神往,或者只是在民宿内吃一顿地道的水乡菜也好,再去老邮局寄上一张明信片,才不枉白来了一次乌镇。


6.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

江南六大古镇

,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古镇保护范围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保护面积约一百六十八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88公顷。旅游景区共分三大区域。第一区域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景点分布其中;第二区域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第三区域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域。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2001年06月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南浔古镇获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成为湖州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