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臺南為什麼被叫做臺灣的“京都”,這裡面有什麼典故嗎?

wobushinv


臺南是臺灣島上第一座城鎮所在地,荷蘭佔領時期的政治中心熱蘭遮城(今天的安平古堡遺蹟)和商業文化中心普羅文遮城(今赤嵌樓)都在臺南境內,鄭成功收復臺灣,就是先偷過臺南的鹿耳門海口占領普羅文遮城,再先後擊敗駐守臺灣的荷蘭水陸軍隊和從雅加達派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援兵,然後圍困熱蘭遮城迫其投降撤退的。

鄭氏收復臺灣後,改普羅文遮城為東都明京承天府(鄭經時代改名為東寧府),改熱蘭遮城為延平郡王府,臺南繼續是臺灣軍政和經濟的中心,鄭氏治下臺灣只設一府兩縣(天興、萬年),這一府兩縣的治所都在臺南境內。

清朝佔領臺灣後,最初在臺灣設一府(臺灣)三縣(臺灣、諸羅、鳳山),臺灣的首府和三個縣治中的兩個仍然在臺南境內。雍正五年(1727年)臺灣設道,下轄一府(臺灣)四縣(臺灣、諸羅、鳳山、彰化)一廳(澎湖),臺南繼續是臺灣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光緒元年(1875年)設臺北府,臺灣府管轄範圍縮小,但仍然是臺灣首府;光緒十三年(1887年)臺灣建省,省會定在今天的臺中,後者改稱臺灣府,臺南則在讓出臺灣府的名稱同時也讓出首府地位,改稱臺南府。8年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臺灣軍民奮勇抵抗,臺南作為抗日大本營是最後一個淪陷的臺灣城市。

儘管如今臺南早已不再是臺灣排名前三的大城市,甚至在南臺灣也被後來居上的高雄搶走了風頭,但自臺灣建治起的三四百年裡,絕大多數時期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臺南,且經歷了荷治、鄭氏、清治三個時代,境內歷史遺蹟極多,可以說是臺灣歷史的濃縮和精華,被稱作‘臺灣的京都“當之無愧。

臺南之所以衰落,關鍵在於清末鹿耳門海口淤塞,這座城市不再擁有通商之利,且北臺灣工礦業開始發展,壓倒了以農耕為主的南臺灣,令整個臺灣的經濟中心北移,並進而帶動政治、文化中心相繼北上。


陶短房


京都是日本歷史和文化的明珠,舊稱平安京。從公元794年恆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明治維新江戶幕府倒臺後,日本方才把首都遷到東京,也就是說京都在日本有著整整1000多年文化政治中心的歷史,可想京都的文化底蘊有多可怕。

也正是因此,京都集中了日本非常多的文化名勝古蹟,比如說始建於公元778年的音羽山清水寺、公元8世紀的伏見稻荷大社、11世紀的宇治上神社、1397年的金閣寺、還有著名的祗園等等數不勝數的國寶級建築。甚至就整個京都城為藍本的“古都京都文化遺產”也早已在1994年就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如果你這都還沒體會到京都的恐怖,那麼再告訴你一件事。二戰期間珍珠港事件後,美日開戰,美國為了報復幾乎把日本所有的大城市全部都轟了個遍,其中唯獨在京都沒有掉下過一顆炮彈。因為京都不僅是對日本來說,就是對全人類來說都是一個文明寶庫,由此才逃過一場劫難。

那麼既然的臺南可以被譽為臺灣的“京都”,其實很顯然,就是對臺南歷史文化的誇讚。

臺南的文化建設最早其實可以追溯到荷蘭人佔領臺灣時期,當時荷蘭人在臺南建造奧倫治城做大本營。公元1661年鄭成功又把臺南改成“東都明京”,並正式設府縣建城。後來清朝收復臺灣之後,在臺南設臺灣府,為全臺首府,也就是省會了。到了1887年,清朝水師長官張國建立橋孜圖(臺中市),由此才結束了臺南作為臺灣行政中心的使命。

雖然臺南作為臺灣首府不過百餘年時間,卻也積累了大量的文化沉澱,比如有著61座清代古碑碣,還有孔廟、海東書院等古建築的大南門;再比如始建於1669年的府城隍廟等,因此就成為了臺灣的“歷史文化象徵”。

其實,京都、臺南甚至包括北京,都有一個特徵,就是他們這些地方的土著都看不起其他人,覺得自己是皇城根下的人,有著天然的高傲。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臺南叫做臺灣的“京都”的原因吧。


三觀粉碎機


臺灣的臺南跟日本的京都,都是在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保存著許多歷史古蹟,還有無數地道的傳統美味,因此臺南被叫做臺灣的“京都”,說明它們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

首先,從歷史文化上來看。

臺南是臺灣的第一座城池,臺灣的故事就是從臺南開始的。臺南在歷經荷蘭人的侵佔,鄭成功的收復,清王朝的統治,並在臺南設臺灣府,為全臺首府,這也就是臺南被稱為“府城”的緣由。

其次,從古蹟建築上來看。

時至今日,臺南依舊是一座韻味十足的老城,城中各地遍佈明清時期修建的古蹟。安平古堡、赤崁樓、億載金城、安平樹屋、德記洋行等每一處建築都烙印著時光的印記,訴說著這座古城沉澱百年的情懷。不過,如今在臺南城裡也有許多古蹟經過整修改造,成為活化再利用的典範,比如說神農街、海安路等,既有老房子的風韻,也有現代文創的活力。

最後,從美食上來看。

臺南是全臺有名的美食之都,像是擔仔麵、小卷米粉、麻油腰花、鹹粥、蝨目魚湯、牛肉湯、碗粿、鱔魚意麵、臭豆腐、肉羹、棺材板、蝦卷等等,從臺南發源紅遍臺灣的小吃不計其數,許多美食還是臺南限定款,只有在臺南才能找到最地道的風味。

總之,走在古城裡的每一處景點,彷彿翻開一本鮮活的歷史書,從一處處古牆樓閣中感受過去臺南的繁華與底蘊,還有那些古宅、老巷裡隱藏起來的老房子與古早美食也等待大家去挖掘。


*歡迎關注頭條號、悟空問答號:臺灣自由行。如果有任何關於去臺灣旅遊、自由行的問題,請在 悟空問答 提問,並指名邀請 臺灣自由行 來回答!我們一定盡力給您最周全的答案!


臺灣自由行


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正式設立臺灣府,定臺南為全臺首府,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臺南是臺灣行政的最初起源中心。

當時的臺灣府有三個縣:臺灣縣、鳳山縣、嘉義縣。其中的臺灣縣剛開始即是在今天的臺南市。


古今眾談


臺灣,京都,臺南,一看就是日夲人給起的。因為其它國家人不可能將臺南比著日本城市京都。是因為一個旅居臺北的曰本人前原和裕去了趟臺南,認為臺南人生活節奏慢,房價低,小吃多,原始的文物古蹟多而稱臺南是臺灣的京都而流傳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