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最美基層文化人|王光年:多一個讀書地 多一份幸福

最美基層文化人|王光年:多一個讀書地 多一份幸福

最美基層文化人|王光年:多一個讀書地 多一份幸福

王光年(右)主持開展“你捐書·我贈卡”活動

“藍田這麼偏遠的縣區,有這麼好的圖書館,真讓人感動!”祖籍陝西興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顧問張克晉留有這樣的印象。說起藍田縣圖書館,又有一個繞不開的人,那便是在這個館當了18年館長的王光年。

十年磨一劍

灞河東岸,一座漂亮時尚的建築物映入眼中,“藍田縣圖書館”幾個大字隨即跳了出來。

圖書館對面便是蒼涼渾厚的白鹿原。原下,灞河靜靜流過,攔河大壩邊,波光瀲灩,雖是冬日,仍是一幅如畫的美景。圖書館門前有一個特別大的休閒廣場,一直延伸到河邊的公路,十分漂亮。

這番情景不禁令人稱奇:這座圖書館真會選址,找了這麼一塊開闊漂亮、有原有水的寶地,看來確實花了一番心思。走進圖書館,一樓右邊靠窗子的地方便是少兒閱讀區。陽光穿過寬大的落地玻璃窗,恣意地揮灑下來,兩個十來歲的小男孩依窗而坐,一人手捧一本書,看得入迷……

王光年是個地地道道的關中漢子。他敦實憨厚,黑紅的臉膛,話不多,似乎還有點拘謹,但說起自己的圖書館卻無比自豪:“許多藍田人在外聽說家鄉有這麼漂亮的圖書館,都不相信,回來後一定要來這裡看看,在圖書館前拍個照片留下紀念。”

聊起圖書館的建設,王光年一笑,頓了頓,慢吞吞地說:“一言難盡啊!可以說十年磨一劍!”其實不難理解,大凡一個人在自己鍾情的一件事上傾注的心血越多,花費的時間越長,就越是不大輕易向外人道出其中的心酸和艱難。那些細緻繁瑣的工作,說了,別人不一定理解;說得多了,弄不好自己就成了祥林嫂。於是乾脆不說,自己裝在心裡。日子久了,像釀酒一樣,讓過往在心裡發酵,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從奔走呼籲,尋求支持,說服領導,省上市上四處尋求資金,到處選址,各項手續的審批,到開工建設,場館裝修,尋找館藏圖書,直到2015年4月23日新的藍田縣圖書館正式開館,整整花費了10年的時間。

為建圖書館連命都不要

用整整10年的時間和心血去做成一件事,要有怎樣強大的內心,要有怎樣的執著和愛,才可以支撐下來?

“為建成藍田縣圖書館,他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借錢……”長安區圖書館館長王茹如此說。

“王光年啊,那可是為建圖書館連命都不要的人。”說起王光年,陝西省圖書館副館長徐大平也很有感觸,“王館這樣的人,我很敬佩。他所做的事情早已超出了職責,也超出了常人的能力,可他就是做成了!如果基層有更多王館這樣的人,那咱們陝西的圖書館事業一定是另一番情景。”

18年前,王光年第一天進到藍田縣圖書館時就是館長。18年後,新館建成了,館舍面積變大了,閱讀環境變好了,藏書也是過去的幾十倍,但他還是館長,“官位”並未因此變得更高,他依然默默堅守在最基層的崗位。

“付出了10年的心血,開館的那一天有沒有流淚?”記者問。王光年愣了一下,笑著說:“開館的當天,我住院了。”記者後來才從別人那裡得知,王光年心臟不好,為了建館,積勞成疾,卻一直扛著,直到新的圖書館建成開館,才住進醫院。

做著最普通工作的王光年依然每一天都有開心事:“如今縣上領導特別支持我們圖書館的工作,2015年我們一次性爭取到購書經費300萬元,從2016年起縣財政每年按所轄人口人均3元標準落實購書費,徹底解決了我們圖書館館藏不足的問題。”

人均3元的購書經費,相比陝西省2015年的人均0.86元的購書經費,讓人不禁為藍田縣的領導豎大拇指,也為在背後一直奔走呼籲的王光年豎大拇指。

再次回望白鹿原下灞水邊這座美麗的圖書館,真替生活在這個縣城的人高興:有這麼一座漂亮的圖書館,有這麼一個溫馨的讀書地,無疑多了一份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