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即使如今大街上依然人潮洶湧,即便每到節假日熱門景點依舊人山人海,但是從國家開放二胎的政策就可以察覺出,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開始消退。勞動力將變成更加稀缺的資源,昂貴的人力成本將改變我國整個工業、製造業等生態環境。

人口紅利的消散 催生工業互聯網

而工業互聯網便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孕育而生,這個概念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在2012年提出的,根據GE的定義所謂工業互聯網便是實現人、機、物全面互聯化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

在這些定義中,都可以很明確的看出,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的緊密連接。在近些年來,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動下,工業領域需求在持續復甦,包括紡織、汽車、鋼鐵等多個行業的業績不斷回升。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市場規模巨大的工業互聯網

據AII預測,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903億美元(約合5700億人民幣)。在2017年到2019年期間,預計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增長,到2020年,工業互聯網的產值可達2250億美元(14200億人民幣)。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除此之外,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2017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相關融資事件超過170起,融資額約為200億元。研究機構也普遍認為工業互聯網長期發展是利好的,也是今後投資者所熱衷的項目。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工業互聯網讓傳統制造型企業向生產服務轉型

現階段,工業互聯網大部分依然處在初級應用階段,多數為設備物聯加分析或者業務系統互聯加分析的組合。未來隨著技術不斷的深化,在物聯和平臺全互通的基礎上實現複雜的分析和優化,從而不斷推動企業管理流程、組織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工信部早前發佈的《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研發一批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突破一批智能製造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支撐軟件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30%;製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7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50%,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20%。

工業互聯網:每天都是風口

小結

可以預見,在向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優先轉換完畢的企業將可以獲得更多的優勢。智能化無人工廠在未來也將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擬場景,工業互聯網將幫助企業更快向著這個方向邁進。

如今已是2018年,距離中國智能製造2025只有短短7年不到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可謂每天都是風口期,能夠乘風而起的必將在下個十年翱翔天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