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哈爾濱不是一線城市?

歷史沉澱的理性



哈爾濱在過多少年能成為一線城市?哈爾濱為什麼沒被選為新一線城市?

要說哈爾濱的名氣在中國來講也算是很高的了,東方小巴黎,城市的西域風情建築群,數一數二的避暑城市,又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尤其是在冬季旅遊上要是說第二,沒有城市敢說第一,雖然哈爾濱手裡有些好牌,但是卻沒有很好的打出,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哈爾濱雖然自然景觀和特色建築很不錯,但是苦於經濟太弱,雖然也曾領先全國,但是就目前來說哈爾濱的經濟照比南方的一些三四線城市都差,沒有經濟作為支撐點,城市想發展是比登天,所以在建設上,人才上,環境上都跟不上相應的發展趨勢,再加之一線城市以及新一線城市的資源掠奪下,人才流失,企業南遷,投資緩慢等,這也形成了惡性循環。當然這也不能賴哈爾濱,整個大東北的經濟都是如此,老工業基地發展轉型艱難,相對於南方人們思想觀念陳舊(部分人),有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北上廣深去奮鬥發展,這也看出了東北的囧態!如何能快速發展的確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那麼哈爾濱有沒有機會成為一線城市?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城市底蘊猶在,地理位置也優越,人口流量也大,這都是大城市發展的基礎,只是能加快人才引進,對企業更加開放,減免扶持中小企業,把營商環境搞上去,自然會吸引金鳳凰的,那麼就是哈爾濱騰飛的時候!

分享熱點熱聞,你關心的話題正是我想說的,點擊關注!你將第一時間獲取更多資訊,感謝有你。歡迎留言,交流探討!


霍偉光


要說哈爾濱為啥不是一線城市? 我作為一個在哈爾濱生活了將近30年的東北人,我說說我的看法吧!因為從小就在哈爾濱長大,之前歲數小對城市對國家不太瞭解,就覺得自己待的這個城市應該是個大城市,而且是一個比較牛的城市吧!畢竟我猜人人都會這麼想過吧!但是隨著年齡變大,就知道了我待的這個城市其實不是一線城市,可能要說哈爾濱是一個準二線城市都有點那種才能搭上邊的感覺吧!

說了這麼多,都是我對哈爾濱的印象,但是要我說為啥不是一線城市呢,我覺得一線城市首先是一個國家規劃的,但是哈爾濱這個城市畢竟是在版圖的邊緣,而且離著邊境特別近,要是大力發展的話,如果等到發展好了萬一有戰爭之類的事故,我想國家損失還是比價大的!雖然這個是比較偏激的我個人的想法哈!但是從地理位置來講,哈爾濱的發展肯定是不如上海和廣州那些地處沿海邊的城市啊!畢竟人家是挨著海嗎,從古至今的城市發展來講,一些沿海城市的物流啊,貨運啊等等都是比較發達的!所以久而久之,城市的發展肯定也是前置的,最起碼要比哈爾濱這種大陸城市要發達很多!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經濟還是人文都是要靠前發展的!所以你說雖然哈爾濱是一個北方名城,可能旅遊啊還是城市建設要比別的北方城市有名一些,漂亮一些,但是相比沿海城市還是不夠那麼有發展的!

所以這麼多原因,不是一線城市是不是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城市的發展啊建設啊造就了整個城市的人口,經濟等。所以從人口還是經濟還是發展還是等等各種條件我覺得哈爾濱還沒達到一線城市的水平吧!其實我覺得二線也挺好!因為一線城市人均消費或者工資等等就要相應的提高,那當然人的生活壓力也要提高很多!所以你說哪個好呢!


生活報


哈爾濱目前還算不上一線城市,但是我覺得在不久的將來哈爾濱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快,進而追趕上一線城市的腳步。在上個世紀初,正如電視劇闖關東中所演繹的那樣,東北是貧苦人民逃難開荒的理想目的地,為了吃飽飯不惜一切代價蜂擁而至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當時的人們肯定不會想到,在百年之後,“關東”竟然成了我大中華地區發展進程最遲緩的地區之一。因為東北的發展受好多外在因素的影響,溫度、氣候、產業、工業等多方面因素進而影響了哈爾濱的發展。哈爾濱現在已經逐步成在旅遊城市中佔領位置,旅遊會加速帶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了就會吸引好多產業及人才前來哈爾濱發展。以前哈爾濱比較落後,不靠海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所以發展起來很緩慢,但是現在國家已經在大力推崇東北,改善發展東北,我相信不遠的將來哈爾濱一定會成為一線城市。


東北網


哈爾濱雖然興起於20世紀初,但發展十分迅速,在民國初年哈爾濱就成了中國的超級都會城市。哈爾濱全城遍佈俄式建築,號稱“東方莫斯科”,當時的哈爾濱洋氣十足,其時髦程度可與上海、天津並肩。建國後哈爾濱也成為了中國十大城市之一。

在過去100年間,東北地區的核心不斷南移,原因很簡單:當年繁榮的陸路口岸,現在冷清下來,內陸由國際交通核心變成了死角:俄羅斯、朝鮮都衰落了,封閉了。黑龍江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如原糧、原木、原油、原煤等,但資源優勢尚未完全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計劃經濟比較出名的製造業,需要繼續升級改造,增強競爭力。黑龍江的冰雪產業尤其是冰雪旅遊雖有天然優勢,但缺少品牌效應,冬季冰雪旅遊業一直沒有大紅大紫。

2017年5月25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舉辦“新一線城市峰會暨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佈儀式”,發佈了最新一期的城市商業魅力榜單。這份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5個維度,評估了中國城市的商業魅力。
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但在分析算法做出了一些調整:邀請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為五大指標的權重賦值,以專家打分法的方式計入評分體系;並在二級指標以下的數據中分析採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客觀賦權。
以此綜合計算得到的結果是,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但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有了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蘇州、西安、長沙、瀋陽、青島、鄭州、大連、東莞和寧波。

歷史沉澱的理性


哈爾濱的確是出名,也的確是北方名城,但不是城市出名就能夠成為一線城市,比如說北方的大連也出名,但也同樣不是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劃分依據標準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人口密度因素啊,比如說經濟發展水平啊,比如說城市建設和規劃啊,比如說人民生活水平啊……其實哈爾濱,不管是在以前還是現在,都是勉勉強強,各方面剛剛好可能及格或者達標,要說達到一線城市的發達程度,還是需要很大努力的。雖然當年發展工業石油林業等,但是由於改革開放和可持續發展等系列戰略調整,這些恰恰是要踐行科學發展觀要遵守可持續發展的底線,所以優勢變成了劣勢。

其實科長以為,哈爾濱只要能夠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放棄鐵飯碗的本位思想,積極謀求需求增長領域,發展旅遊養老避暑對俄貿易等,還是很有希望進步的。

幾線城市倒是無所謂,如果一直穩居二三線城市,但是不管是城市還是市民自己感覺滿意感覺幸福,那二三線有何不可呢?


哈爾濱百科


哈爾濱現在根本達不到一線城市,經濟不行,人才不行,素質不行,環境不行,隨大溜還行,在發展也達不到一線城市只能在後面排隊,要想改變城市從領導自身做起,說到那辦到哪,雷厲風行,充分響應黨的號召。改變市民素質,加強環境管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增強經濟發展,才能有一點希望,這是南崗區漢廣街修道兩年了還沒修完,工程沒多大就是修個地道橋,還得半年,殃及百姓,周邊商鋪叫苦連天,領單幹部從來沒想到這些,全是虛偽的一套假政績要虛榮,就從這點看哈爾濱永遠成不了一線城市!






哈爾濱宏大裝飾


是不是一線城市?主要看熱度!哈爾濱是古城,但是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在過去是反修前線,發展收到制約,改革開放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發展速度也不及東部沿海城市,所以,淪落為人口流出城市,自然就熱不起來了。


馬躍成


改革開放前哈爾濱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是工業、農業、林業、石油、煤炭等重要產地!支援國家做出重大貢獻!改革開放後沿海地區接觸新的環境思想開化的早,經濟發展迅速超越,使得哈爾濱在國企改革中沒有及時調整好心態,思想意識模糊,造成現在落後的局面,成為二線城市!


小樹之葉


從來就沒是過,看看電話區號就知道了,0451四位數的,計劃經濟時代010,021等三位數的城市是一線城市。現在和別的城市差距越來越遠。走在街上留意一下人們走路的速度就知道和一線城市差在哪了。


心靜如水98915242


一線城市?人才方面除了理工類人才外其他人才並不多,整體居民素質不高,看下省圖書館的書,數量不及廣州圖書館分管的數量多,信息化透明成都不高,辦事喜歡託關係,有好項目的公司很難做起來,有真才實學的人大部分找不到理想工作,社會的競爭性不強。所以很難真正邁入一線城市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