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是什麼樣的?一組法國攝影師拍攝的老照片,描繪出了答案。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大街小巷掛滿了鬥志昂揚的宣傳畫,在那困難的時代,敦促和激勵了無數的勞動人民。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汽車尚未普及,清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都是騎著自行車的工人,他們起早貪黑,可以說是中國最勤勞的一代,清苦卻快樂。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在天安門廣場前面,走來一群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隊伍整齊,步伐一致,花花綠綠的裙子格外鮮豔,小女孩們好奇地盯著這名手持奇怪金屬儀器,長相獨特的攝影師。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金色的火焰象徵著奮鬥的激情,穿著藍色制服的工人們茫然地盯著鏡頭,產生出一種想象不到的強烈反差。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街道上群眾的衣著都是深色單調的,但卻有一種整齊規矩的美感。工人穿深藍色工服,軍人穿墨綠色軍裝,老百姓鍾愛灰色中山裝,他們走在街上,彷彿一個軍隊般整齊。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為人民服務是人們心中最樸素的真理,每個人都希望成為下一個雷鋒般的人物。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那時農業是人們生存的頂樑柱,出工是每名成年人必須做的事情。櫛風沐雨,辛勤勞作,樸實無華。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在田間地頭,休息之餘,鄰里鄉親聚在一起嘮些家常,這便是七八十年代真實的民間。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那時過年才有新衣服,哥哥姐姐穿後,弟弟妹妹穿,但一樣覺得開心。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那時沒有手機,也不覺得無聊。小人書,幾毛錢一本,一捧就是一下午。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那時零食很少,二分錢冰棍的滋味,卻一直記得,甜到心裡。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還有那時的肉,普通人家逢年過節才有,但是,真香,現在再也吃不出那個味兒了。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那時物資雖匱乏,但大家卻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那時國家雖不像現在這般繁榮,但那個年代的煙火氣卻讓人感動無比。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由於科技的落後,七八十年代留下的影像資料並不多,彩色照片更是少之又少。法國攝影師布魯諾·巴貝( Bruno Barbey),在跟隨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時,幸運地拍下了一些珍貴的彩色攝影作品,讓我們得以一探那個年代的中國風貌。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布魯諾·巴貝1941年出生於摩洛哥,曾在瑞士沃韋應用藝術學院學習攝影和平面設計,作品以對色彩自如協調的運用而著名。近半個世紀以來,布魯諾·巴貝在世界各地旅行、拍攝,作為藝術家和發現者見證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他用誠實、精緻、仁慈的鏡頭語言,保留了屬於全人類的珍貴記憶。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1973年的第一次中國之行,讓巴貝對這個古老的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他多次來到中國拍攝,用鏡頭記錄下了八九十年代關於中國的珍貴記憶。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他鏡頭中的中國,色彩鮮明,透過照片,我們能看到那個年代人們的昂揚鬥志,看到他們對生活,對國家的熱愛,他們笑得是那麼明媚,如初升的太陽般為中國注入無限的活力。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那時的中國並不富足,但老百姓們依然過得很快樂。沒有球網,孩子們便立起一塊磚當作球網,玩得不亦樂乎。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有人賣菜,有人養鵝,知足常樂,便能找到生活的樂趣。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騎著笨重的三輪車,依然笑得燦爛。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80年代的婚紗照,帶有一股獨特的復古味道,浪漫而溫馨。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這些老照片可以體會到,巴貝先生的作品極具感染力,看過之後彷彿做了一次短暫的時空旅行,穿越到了幾十年前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四十多年時間裡,中國發生的諸多故事,都在巴貝的鏡頭下凝聚,喚醒著那個無數中國人對過去時代的記憶。

彩色老照片:70、80年代的中國

幾十年過去,記憶漸漸模糊,但那些被鏡頭捕捉到的笑容,依然真誠。

來源|鄉土人文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