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張芝《秋涼平善帖》,筆法淳古,冠絕古今

【釋文】:
八月九日。芝白府君足下。不為秋涼平善廣閒。彌邁想思無違前。比得書不逐西行。望逺懸想。何日不懃。捐棄漂沒。不當行李。又去春送舉喪到?美陽。須待伴比。故遂蕳絶。有縁復相聞。飡食自愛。張芝幸甚幸甚。
【作者簡介】:
張芝(?-192),字伯英,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東漢書法家,善作草書,臨池書寫,池水為之變黑。張芝所作草書,上下牽連,氣勢連貫,一筆呵成,開後世狂草之先河,被稱為「草聖」。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父煥為太常卿,徙居弘農華陰。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恆《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三國韋誕對其有“草聖”之譽,羊欣評價雲:“張芝、皇象、鍾繇、索靖,時並號書聖,然張筋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斯為當矣。”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為其餘不足觀。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宣和書譜》載有張芝草書《冠軍帖》、章草《消息貼》。

  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璪)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聖”。P>
【賞析】:
  八月帖,亦稱《秋涼平善帖》。書體為章草,六行,八十字。其跡高古可愛,冠絕古今。用筆古樸含蓄,圓潤健勁,結體隨行氣的趨勢而變,自然流暢,是張芝章草的代表作。該帖章草少有誇張形式的“燕尾”,收筆含蓄,大多作點或捺點,或者回鉤下連,具有今草氣息。清王澍《跋臨伯英章草》曾雲:“《淳化》所載伯英狂草,皆俗手偽書。惟《秋涼》一帖,筆法淳古,為伯英手耳。餘以右軍《豹奴帖》筆意臨之,亦略同其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