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是如何通過美元割全世界的韭菜的?

好多牛牛


這個主要是美元的國際地位,也就是所謂的美元霸權所決定的.主要從幾方面來說:

1.全世界的交易都是通過美元來進行的,所以美元的影響極大,而像其他國家的貨幣,比如人民幣,歐元,日元的影響力就相對較小.美元要是印多了,那像別國的美元外匯儲備不就縮水了?現實生活中,要是錢多了,是不是錢能購買的物品就越少了?相同道理,美元印多了,別國的外匯儲備就不值錢了,本來可以買一萬桶石油的儲備,一下子就變只能買一千桶石油了,別國就需要多去買美國外債來增加美元儲備,才能在國際上購買到所需要的商品,而用什麼東西來買美國外債?還不是靠廉價商品?去換美國一堆廢紙?從外匯上你就明白美元是如何收割的了.

2.當美元實行量化寬鬆,也就是QE政策後,由於美元印多了,美元就會大幅度貶值,貨幣貶值就會利於出口,那美國的出口會大量增加,而全世界各國的貨幣就會相對升值,導致各國的出口減少,物價上升,通貨膨脹,所以自2008年以來全世界已經有多個國家在美國的四輪量化寬鬆政策下破產了,委內瑞拉,希臘,歐洲,南美,亞洲都多多少少受到量化寬鬆的影響,造成全世界各國的經濟困難.為什麼會這麼嚴重?這還是因為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元的交易惟一性所決定,要是日元貶值,由於各國並沒有多少日元儲備甚至根本沒有,又如何會影響到別國的經濟呢?

3.當各國因為量化寬鬆影響而經濟困難時,就不得不出賣各國的優質資產來抵債,這時美國投機基金或企業再趁機進入進行抄底,那這些國家就會淪為美國的經濟傀儡,其主權和命脈不得不屈服於美國了,這種手段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已經屢試不爽,成為美國繼軍事顛覆別國政權外的另一種手段了.

4.當美元量化寬鬆後,因為美元霸權的地位,導致各國的美元儲備變的縮水不值錢了,也就是沒有原來的價值後,各國不得不又增加美元儲備,也就是不得不向美國購買新的外債,這時美國本身的外債就會減少了.比如原本美國欠的是100元外債,100元那時價值很大,可以購買很多東西,但當量化寬鬆後100元的價值縮水100倍,那美國是不是很容易很輕鬆就可以還掉了?其他各國就只能吃啞巴虧了,白付了辛苦勞動還只能吞下血淚,還要再去跟他買外債.鑑於美元的國家貨幣地位,美聯儲通過發行基礎貨幣實施量化寬鬆,實質上是向全球徵收鑄幣稅。

從以上的一些分析,可以看的出來,通過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是非常容易收割各國的

韭菜,進行剪羊毛的,這種稱霸模式可以稱為吸血模式,美國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成功的逃避資本論所說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魔咒來進行所謂的經濟恢復,這種模式也只有在全球化和惟一通行交易貨幣的基礎上才能可能實現.


新時媒


由於是金融問題,我就用聊天式的來答比較容易懂。所謂收割韭菜,就是美國用美金來收刮世界財富。美國能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看下圖特朗普揮舞的兩個拳頭:一個就是貨幣——美元,一個就是軍事實力。這兩個拳頭隨便出一個可以打倒一片,兩個同時出,任何一個國家都要被ko趴下。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且看下面分解———

我們都知道,美元是貨幣霸權,各國的外匯、國際間的結算都是按美元進行。憑什麼要用美元?這是歷史原因,羅斯福總統推動建立了貨幣金融體系,也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就是這個佈雷頓森林體系把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當時儲存有世界80%以上的黃金,而黃金又是貨幣價值的支撐。全世界都只能按照美國的意願,確立美元的霸權主義。1971該體系崩塌(怎麼崩塌的後面再詳談,三言兩語說不清), 美元與黃金脫鉤,照常說世界各國就可以不用美元了!但是美國還是美國,他以各種方式強迫中東石油組織(歐佩克)在石油買賣上必須用美元結算,這下你可真沒辦法。任何一個國家發展都需要能源,石油是必需品,你只能繼續持有美元。



另外你可能說我用新能源,或者本國石油自給自足可以不用美元。那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石油,但你需要國際貿易,不可能閉關鎖國吧,只要有進出口就要用國際統一貨幣結算。比如中國跟日本交易,我進口輛車給你支付人民幣,付多少?怎麼衡量?日元跟人民幣需要通過第三方也就是美元,日元對比美元匯率,換算過來就是人民幣了。怎麼不用英鎊或者俄羅斯盧比來作為第三方,那你是信任超級大國的實力,還是信任小國呢?紙幣本身就是建立在政府穩定信用的基礎上。

說了這麼多,就是讓大家先明白為什麼只有美國能割。世界各國都想擺脫,但是苦於無奈和沒有辦法。方圓百里只此一家 別無分店,你愛住不住吧。看看怎麼割的——

簡單地說:美國人可以用印刷一張綠紙(美元)的方式從全世界獲得實物財富。人類歷史上獲得財富的方式很多,要麼用貨幣交換,要麼黃金或者白銀;要麼用戰爭的方式去掠奪,但是戰爭的成本非常巨大。而當美元變成一張綠紙出現後,美國獲利的成本可以說極其的低廉。從1913年美聯儲成立到2013年100年,美聯儲一共發行了多少美元?大約10萬億。如果美國人繼續印刷貨幣,美元就不斷貶值,這對美國沒有好處。美國人有另外一套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發行國債,通過發行國債又讓輸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國。美國人開始玩起一手印錢,一手借債的遊戲,印鈔能賺錢,借債也能賺錢,以錢生錢,金融經濟比實體經濟賺錢來得痛快多了,美國人逐漸放棄了實體經濟而轉向虛擬經濟,漸漸變成一個空心化的國家。今天美國的GDP已經達到20萬億美元,實體經濟為其GDP的貢獻不超7萬億。這才是真正的割韭菜,還不費力氣。


問題太大,篇幅有限,還是有很多精簡的地方沒說明白,我們後面再一個點一個點分析,歡迎關注!


鷹視國際


我簡單說上一說美國的貿易和外債。

有割韭菜原理。

美元的優勢在於它的國際貨幣地位,那麼國際貨幣地位有什麼好處呢?首先這一國際貨幣掌握在美國手中,也就是美元的發行量美國說了算,美國是很喜歡消費的,今天花明天的錢,這也導致了美國外債高企,拿我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來說,我國製造的商品賣到美國去,美國付給我國美元就可以了,美國缺美元了,可以多印一些鈔票,也可以發行美債,話題再轉回來,我國拿著美國付給我們的那些美元去美債,美國拿著我國買美債的那些美元再次買我們的商品供美國消費,這個賬怎麼算?誰划算?


還有就是多印一些美元,這個會導致美元貶值的,但是也有好處,美元貶值更有利於美國的出口,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美國就曾經讓美元大幅貶值來刺激出口,促進美國經濟發展的。再者,美國的外債數額是一定的,那麼美元貶值以後,美國的償債能力確提高了,而持有美債的那些債權國手中的美債確貶值了,那麼這又是誰划算呢?

以上兩點是個人簡單理解,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