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李嘉誠說過的“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應該如何理解?

看看圖說說事


這句話看朋友們怎麼來理解了,我覺得打工看打什麼工,有些工作可以接觸上流社會的人,積累人脈,可以增加社會經驗和技術,有些打工,比比如流水線,永遠除了上班,吃飯,睡覺就沒有其它上升了,做著80歲老人都能做的事,不用思考就永遠一個動作。這就是失敗的投資。



反過來講不打工你也可以自己幹很多事情,因地制宜農村可以搞種植養殖,未來農業非常有前途看你怎麼想怎麼幹。 城市的人就更加舒服了,可以乾的事更多,比如擺攤,比如投資健康飲食業,總之你生在城市住在城市,近水樓臺不用為房租吃飯發愁,太多的商機只要你把握好。



創業的要求:1.膽大敢賭。2.耐力毅力。3.忍受家庭經濟損失和承擔降低生活質量的痛苦。如果您有一點半點錢就買房和改善生活質量了,對投資項目或創業項目毫無興趣,或只想穩賺不賠,那還是打工得好!李嘉誠是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不適合所有人,只適合極少數人。很多人是對於做生意沒有興趣的,他們就喜歡打打工的清閒生活,所以在個人的理解上就不存在浪費青春的說法!


其實,如果你有辦法把你的產品賣出去,你就適合創業,如果你沒有辦法把東西賣出去,那你只能打工有!有頭腦,還得有機遇,有機遇還得要把握住機會,所以說成功哪有那麼簡單。 對普通吃瓜群眾只是雞湯而已,不必較真。


一顆愛你的心


題主確認這是李嘉誠說的?我感覺李嘉誠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種話也只能是某些成功學的洗腦大師才能說出來的。李嘉誠小時候家境貧寒,父親早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14歲的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先在舅父的鐘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後來進入一個五金廠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可見,年輕時候的李嘉誠從事的都是很低端很底層的職業,如果他說出“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這樣的話豈不是否定自己的過去,啪啪打自己的臉嗎?

毛主席曾說過:“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類能夠繁衍到今天,主要原因就是我們人類會協同工作。協同工作在社會上的體現就是分工不同。構成社會的每個位置都要有人去做。有些人就天生適合去創業,去創造更多的財富。但也有些人不喜歡承擔風險和責任,認為給別人打工,拿我應該拿的那份錢,我很安心很幸福,你能說他愚蠢嗎?我們芸芸眾生中的很多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很多人的一輩子都是在普普通通的崗位上辛勤工作,然後度過一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志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我們在適合自己的位置,奮鬥拼搏,也可以做出傲人的成就。借用許三多的一句話:好好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評價一個人的成功,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難道只有去看他有沒有去創業,有沒有當老闆嗎?所以題主,還是腳踏實地,做好自己就好。


李邊請


首先這句話是否為李嘉誠所說,打個問號!

那麼什麼才是聰明的投資?

我們知道股神巴菲特,因為年化20%多的複利增長,才使得他在炒股人的心中神話般的存在!當然外界有人說他8歲的時候就進入期貨交易所,他的父親是國會議員。巴菲特無疑是聰明的投資人!當然也有失算的時候,只是大家不知道罷了!

國內的輿論也是比較奇葩,認為打工就沒有出路,是最愚蠢的個人青春投資行為。

這句話本身就帶有很強的片面性,試圖以點帶面。

5G時代的來臨,崛起的華為應該無人不知,難道說在華為打工的人都在進行愚蠢的投資?在阿里、百度、騰訊、茅臺……這些出名企業打工的都是愚蠢的投資?

相反的是,剛進入社會的朋友,應該到企業進行自我鍛鍊,在那裡才能成長,學到很多東西,打工不可怕,可怕的是如同機器一般,思想冰冷,沒了夢想,眼高手低,混日子……

如果僅僅是打工的心態做事,那麼人生的投資可以算是失敗的,拿著5000工資,比老闆還操心還努力的時候,過不了幾年也是老闆的心腹甚至擺脫打工自己當老闆。

打工不可怕,可怕的是打工的心態!



老梁觀財經


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全信,要根據個人情況決定工作還是創業

說白了打工和創業都是在做生意:

打工是將時間完全出售給公司,獲得工資、獎金,每月都有回報

創業是將時間出售給市場,獲得利潤,回報比較慢!

所以,一個很明顯的區別:

1、如果你不善於安排自己的時間和事情,那你怎麼可能創業?創業是要分秒必爭,是要做很多事情,要分輕重緩急,有時候順序不對,項目就黃了。

2、如果你的家庭需要急錢,而你又沒錢,你又怎麼能創業,打工不是很好嗎?一份穩定的收入,補貼家用,安安穩穩!

3、青春也不完全是為了投資和創業吧,工作難道不能成就一個人?

4、每個人都去創業是資源的極大浪費,比如那麼多共享單車就是例子。從市場規律來講,每個行業基本上只能容納7、8個品牌,而且第一名和第二名佔大部分市場份額。

不能因收穫不同,就將打工和創業對立起來

1、打工也是在創業,創業無非就是創新的商業,你看那些大的互聯網公司的高管,人家也是在創業,做新項目、新研究、新市場;人家工資、分紅等收入,會比你一般的創業者低?

2、創業也是工作,而且是高強度的工作,沒有節假日,甚至不分白天和晚上。

所以,我不太認同李嘉誠這句話,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我們都需要創新,但我們需要大量的勤勤懇懇工作者,而只需要少量的創業者。


上木木說,專注互聯網商業模式、品牌策劃和自媒體運營,讓懂品牌的人先富起來!


上木木說


“打工是浪費青春,不打工你連青春都沒有,直接掛牆上了”,哈哈,調侃一下,言歸正傳,也許李嘉誠作為有錢人永遠無法理解我們窮人生活的難處,開口閉口都是大談創業夢想,作為窮人,不打工吃什麼呢?事實上,在李嘉誠22歲之前也是給別人打工,他早期做過鐘錶公司學徒,也做過推銷員,最後才開始自己創業,不過,他的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一、打工一陣子是生存,打工一輩子是選擇安逸:

作為窮人的我們,由於家底不是很寬裕,在年輕的時候,必須靠打工來養活自己,這是生存的需要,但是,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選擇打工,那確實是在浪費青春和生命,打工與創業相比,簡直是提前過養老生活,尤其是那些不需要動腦筋、沒有壓力的普通工種,每天都是做重複的事,日復一日,像機器一樣運轉,年頭就能看到年尾是什麼樣子,人生毫無樂趣與挑戰,從這點來說,我贊成他的說法。

二、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資本的力量是無窮的!

打工者和老闆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勞力,一個勞心,古人有云: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打工不僅要處處受老闆限制,而且賺的還少,打工者就像一隻魚鷹一樣,你得到的永遠只是你所貢獻的一小部分,所以,要想改變窮人的命運,就必須換一個活法,如其自己一個人拼命賺錢,還不如讓一幫人替你賺錢,錢生錢永遠比體力賺錢快(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這就是資本的力量,它有無限的繁殖能力!(當然,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不適合創業,下一點會講到)

三、打工者與創業者的數量必須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過分創業也是一種災難!

“全民創業、萬眾創新”這是以前國家鼓勵大家創業曾提出的口號,但是,事實上,如果真是全民都來創業,那對社會經濟來說,也是一種傷害!因為社會就像一個複雜的食物鏈,食物鏈中的任何一環都應該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任何一環過多或過少這個食物鏈都將被扭曲,如果創業的人過多,勢必會造成創業市場的嚴重過剩,做什麼生意的人都多,最後的結果就是,許多人都將成為炮灰,然後市場重新回到一個合理的平衡,我們平常總是關注生產端(製造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卻不知,生產端的產能過剩最終會傳遞到銷售端的過剩!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性建議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正因為他是李嘉誠,他才會說出這麼一番話。這番話實際上和王健林所說的“一個億”小目標差不多,都是商業巨頭們站在他們的角度說出來的。

而對於許多普普通通的人來說,太過於不切實際。

1.無奈的打工

在香港首富李嘉誠眼裡,打工肯定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打工更多的偏向於體力勞動,它並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高強度、長時間的低級勞動。它無法給自身帶來多大的意義,也無法創造價值。

可對於許多人來說,生活成本是高昂的,壓力是巨大的。吃喝拉撒都是要花錢的,打工實際上很多人維持生存的唯一選擇。

而這時候,打工無關浪費,無關愚蠢,只是為了生活。

2. 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近年來,創業這個詞很火熱,很多人投身於創業大軍裡。可根據官方數據,90後創業的成功率僅有2%~5%。

很多大學生沒有社會實踐經驗,只憑這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進行創業,結果自然會被現實的高牆撞的頭破血流。

對於他們來說,更好的選擇是打工學習,積累一定的經驗。慢慢的構建自己人脈圈,再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

無論如何,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懂財帝(ID:znfinance),奔向財富自由之路


懂財帝


很多人會認為打工是在賺錢。其實打工才是最大最愚蠢的投資。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除了我們的青春還有什麼更寶貴?!很多人都抱怨窮,抱怨沒錢想做生意又找不到資金。多麼的可笑!其實你自己就是一座金山(無形資產),只是你不敢承認。寧可埋沒也不敢利用。寧可委委屈屈地幫人打工,把你的資產雙手拱讓給了你的老闆。

看起來是不是特別的勵志,這讓我想起來了之前回答的很多問題,創業雞湯文到底是怎麼害人的?這些,這句話也差不多是一樣的意思,沒什麼涵養,讀起來很爽。

我也不認為這是李嘉誠說的。

李嘉誠開始就是通過打工不斷積累經驗然後才把握住時機開始創辦自己的工廠的。怎麼會到後來說出這樣的話呢。他自己也是從學徒工一步步走到現在的,怎麼會自己打自己臉呢?


反駁一下這個問題:

不打工投資的錢從哪裡來?不是每個人都是富二代吧,沒有打工就沒有初期的資金積累。

不打工投資的經驗從哪裡來?一個小白就去投資,人家有一百種方法坑死你。

不打工人脈從哪裡來?

進貨商,員工,人家憑什麼跟著你幹?

我沒有說過——李嘉誠。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他成功了,當然說什麼都對了,如果他的身份不是首富,是一個底層人士,他再說出這句話,有人會覺得有道理嗎?就我而言,我覺得這句話不適用於我自己的身上。

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那普天之下,那麼多的打工者該何去何從?難不成他們都說愚蠢的投資?還浪費青春?其他的活著的方式,難道就不是浪費青春了?說不定別人在廠裡打工的時候還談戀愛了,享受青春了呢。

比如我,手裡分文沒有的一個學生,家裡也不能提供任何支持,我不去打工,我還能怎樣?而且學生的身份有限制了我長時間的出行,沒有錢啊也只能給別人打工,至於說最愚蠢?我從來不覺得,我覺得自己每打的一份工,都是我的寶貴經歷和經驗,人生路上的又一個歷練,相比於其他寒暑假在家玩的同學,我肯定是比他們強了不少的。

通過打工,我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也悟出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和如何為人處世,等等吧,我覺得這都是打工帶給我的,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在浪費青春,正相反,我的青春精彩著呢!

至於他說的這句話,那是他壓根體會不到窮人是如何生存的。
包裝廠做盒子
機電廠打鐵


餐廳服務員
碼頭保安

正是這些工作,才讓我的青春變得更加有意義。對我而言,這些都是最好的投資。


小幸福的萌萌雷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李嘉誠說出這話,跟他這人的經歷有關,這個相關答案已經回答過了,但這不是答案,最多算作對問題的解讀。所以,你不能只憑他這一句話就單問,如何理解這句話,而是要如何看這個人。這取決於站定的角度。如果從這句話來說,“愚蠢投資”和“浪費青春”之間有什麼關聯度嗎?做其他老闆手底下的員工,拿著別人的錢來做事情,難道不是大多數人都這樣嗎?而人的成長過程千差萬別,而且人的志向也各有不同。李嘉誠是商業大亨,但不是文學家,也不是州長。他說的話只能在經濟世界適用,但對作為看客的我們來說就造成了一種刺激,而回應則要隔一段距離——經濟世界畢竟決定了我們的生存。

鉛筆道站在創業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那麼這句話是適用的。鉛筆道曾採訪過94年“創業老炮”,18歲就給別人辦輔導班20多天流水30多萬,大一作流量卡裂變分銷,一個星期拉了1000人團隊,3個月淨利潤200多萬,現在的他畢業不到一年,做起了共享紙巾,3個月流水1千萬。不知假如是同齡人的你又作何想?(此篇文章可以在鉛筆道APP搜索關鍵字“創業老炮”)

直到現在,他都沒給任何老闆打過工。他發起事情,讓別人來做,這是從一開始的心態就決定了後來的發展。這方面的書推薦《窮爸爸和富爸爸》,上面有關賺錢和當老闆的事情說得很好了:錢不過是政府發行的貨幣,是創造出來的。


鉛筆道


如果真是李嘉誠所說,那讓給李嘉誠打工的那麼多員工怎麼想?要集體辭職才不浪費青春麼?

打工就是打工,跟投資能扯上什麼關係?李嘉誠先生是不是老糊塗了?

不錯,李嘉誠是富豪,甚至是華人首富,但首富說的話都對嗎?都是至理名言嗎?

我看未必!

倘若老喻我也說了同樣的話,肯定會被不少人噴死:你算老幾?盡喻派胡言!

成功人士說什麼都相信,這種態度是錯誤的。成功人士說什麼都不相信,這種態度也是錯誤的。

相不相信這是一回事,長不長腦子是另外一回事,誰說了什麼,尤其是名人說了什麼,我們還是要動腦子想一想,不要陷入“相不相信這個人”的誤區。

我的態度就是,人不能不信,也不可全信,關鍵在於你從哪個角度去評判。我們很多人的思維模式,喜歡走極端,不是黑就是白,不是A就是B,這是有問題的。

結合到李超人的這句話,

“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

對他來說,或許是合適的,因為他這句話的角度本身就是老闆思維,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問題,如果換一下打工者的思維呢?

再說,一句話有沒有道理,應該如何理解,都不能絕對化,一定要結合到何時何地何人、說話的目的是什麼?要綜合判斷。離開情景純粹評判一句話有沒有道理,完全是耍流氓。

如果這句話有道理,我同樣可以造出很多類似的句子:比方說:

“當老闆是最愚蠢的生活,浪費青春。”

這有什麼不對嗎?炮誰都會放!區別在於人家是李超人,你是李窮人。

所以,下次我們去評判一句話是否有道理,我們要考慮以下幾個要素:

  • 在什麼場合說的話。

  • 針對什麼人說的話。

  • 是誰說的話。

就算李嘉誠先生說的有道理,但也有很大的侷限性,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在有錢人眼裡,可能一切都是投資,什麼都是生意。說到底,還是商人思維。

但是這個世界上,不是什麼東西都是用投資和商業來衡量的。

比如,親情、愛情以及很多公平的理念,都不是用金錢能夠買來的。人活著,無論是打工還是當老闆,都要有原則。

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瞭如何而活。

我們千萬別會錯了意!該洗洗睡了。

我是喻派胡言,愛財如命的人力大叔,如果你覺得回答的不錯可點贊、評論、轉發,也可關注我瞭解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