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二十年前,在一个日本书法教师家翻看每日书道展作品集,看到有“写经”这么个科目,觉得特别,之后便留意起来。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宗白华认为,礼崩乐坏之后,中国人心灵的情韵表现在书法和绘画上,尤其是书法,成为代替音乐的抽象艺术。最有趣的是,他说中国书画趋向“飞舞”。

这种以“舞者”看书法的视角,成为我学习观赏书法的方法。我把书法当作舞蹈看,主要看线条如何律动。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孙过庭《书谱》局部

日本大型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只要收藏书法作品,大多会有写经类。更不必说日本书道美术馆,写经部还排在篆刻部前面呢。

日本在学习唐朝体制的时代,把佛教作为“国教”,在大力兴建寺院和制作佛像的过程中,写经从寺院进而在贵族阶层兴起。奈良东大寺大佛是日本古代最大的国家工程,在长达十二年的建设伊始,便成立了人数众多的写经部门。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陆恢《鲁公写经图》局部

写经大概始于中国魏晋,原本是佛经传播手段,在抄写佛经中逐渐形成写经成佛的信仰。千百年来,佛教徒以一笔一划地舞动,注入自己的信仰,以严谨、庄严的书风,展现不同时代的审美。

写经体现着极高的韵律、节奏、秩序,和最高的生命、舞动、力、热情,在一笔一划的展开中,心随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进入无念无想的境地。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日本奈良时期《等目菩萨经中卷》卷首

我一直很好奇,在严格的规矩中,人如何自在?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些人就调侃说,都七十岁了,想逾矩也力不从心了。

其实,写经就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在严谨、庄严的书写中,不止增进元气,还可以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我甚至想,那些发源于寺院的茶道、花道、香道等各类艺道,其中的仪式感也得益于写经的历练。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的礼法极其繁琐,每个动作都有讲究,但就是在严格的秩序中,茶人进入“无”的境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茶人这一招一式难道不正像写经的一笔一划?

当然,各个时代写经的诉求不一定完全相同,甚至每个人写经的诉求随境遇的不同也有差异。

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德川家康(1543-1616)。德川家康的忍耐功夫天下闻名,他传奇般的忍耐送走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这两位霸主,开创了日本历史上最稳定的时代——德川幕府时代。期间,写经是帮助他度过困境的一个法宝,就是写“南无阿弥陀佛”。甚至,在他下决心除掉丰臣秀吉儿子的几年中,写了大概六万遍“南无阿弥陀佛”。春秋无义战,是非功过后人说。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不过,现代日本写经主要是应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烦恼,或者是书法艺术创作。

据介绍,写经大致有提高精神修养、诸灾消除和故人供养等作用。写经可以去专门教授写经的教室上课,也可以在自家精进,无论在哪里,都具有日本艺道的一般特点:专业化和仪式感。

日本写经有专用的笔墨纸砚。如果不自己磨墨,有专用墨汁。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一般在写经教室,多是抄写《般若心经》。首先是净手,象征洁净与虔诚。之后是磨墨,砚台上碳素与水慢慢地融合,渐渐同一,呈现出润泽细腻之感。提笔沾满沉沉的墨,当笔尖触到和纸,墨色刹那间缓慢舒展开,这充满般若心经的韵,便从天地的源头自然生长,宇宙万物融于一撇一捺之间。

亦可以独处家中,点燃一缕松香,在和纸之上,沉浸在香墨之中,轻舞一段文字心经的华尔兹。

写好的经文,一般是供奉在佛龛前,或者是供养先人的牌位前,再或者是自己认为神圣的其他地方。

除了宗教意味,写经据说还可以提高免疫,活络心脑,舒缓疲劳,又提升忍耐力和集中力,忘记纷扰,净静身心等等,当然,字也会越写越好。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巧得很,2017年10月,在东京美术馆举办的第三十九届日本书展上,获得前两名的书法作品都是写经。其中,获得第一名内阁总理大臣奖励赏的中嶋藤粹,也是历届书展中最年轻的状元,看照片大概三十岁出头。尤其是,她的经历引人关注。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中嶋藤粹及其写经作品“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据介绍,中嶋四岁时母亲离世,十八岁时父亲也撒手人寰。她从六岁时起,受同学之约到一家书道私塾开始学习书法,从小学到中学的业余学习,到大学文学部的系统研习,书法一直伴随她成长。

中嶋写经最初是为了供养中嶋家代代的先人,告慰父母双亲,祈福求祥,而获奖作品《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更多地展示出书法的魅力,涓涓文字,坦荡胸襟,与古人同游,感悟古今书道天地。

写经,记录生命历程,是走入心灵的艺术,也书写出生命之清歌雅舞……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书法大家田中块堂的作品《紫纸金字般若心经》,1969年

甲和灯禅意生活平台独家特约专栏

写经:走入心灵的艺术|雪月花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