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審題技巧千千萬,歸結到底就是這四種方法

寫作方法|審題技巧千千萬,歸結到底就是這四種方法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作文樣式,這種命題形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又與話題作文類似。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緊",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提供的材料更為廣闊,便於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給我們更大的發揮空間。新材料作文,可以說是吸收了傳統意義上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長處,是一種全新的作文形式。

今天,我們說說,對於新材料作文,學生們該如何立意。

一、從抓關鍵句入手

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開頭句、結尾句、對話句、結語句),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

【例如】巴西足球名將貝利在足壇上初露鋒芒時,一個記者問他:“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說:“下一個!”而當他在足壇嶄露頭角,已成為世界著名球王,並踢進一千多個球后,記者又問道:“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個!”


【解析】讀這則材料,就要注意貝利先後兩次回答“下一個”時所處的情景,要抓住最關鍵的句子“下一個!”思考,初露鋒芒說“下一個”,表現了他的不滿現狀;而第二次是在踢進了一千多個球,成為舉世聞名的球王之後說的,這就更表現了他的永遠進取,奮鬥拼搏的精神。抓住這一點立意即可。

二、從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閱讀分析材料的因果聯繫,從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烏鴉因羨慕老鷹能從山上俯衝下來抓走小羊的本領,於是模仿老鷹的俯衝姿勢拼命練習。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衝下來,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又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當牧羊人的孩子問這是什麼鳥時,牧羊人說:“這是一隻忘記自己叫什麼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呀!”

【解析】烏鴉為什麼抓山羊失敗?因為它不顧自身條件(身子太輕,爪子不如老鷹鋒利),盲目模仿老鷹,哪有不失敗之理?從原因入手,可立意為:盲目模仿別人,就如東施效顰,難免遭致失敗。當然,也可從小孩稱讚烏鴉“它也很可愛啊!”分析原因立意。因為它不甘心做一隻普通的烏鴉,它要超越,它敢於挑戰,勇氣可嘉!從此處立意,更容易寫出新意。

寫作方法|審題技巧千千萬,歸結到底就是這四種方法

三、從作者情感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

【例如】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好事之徒趨之若鶩。它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讚賞。

【解析】材料中的情感傾向十分明顯。“好事之徒”、“趨之若鶩”等詞貶斥之情溢於言表。對想接上斷臂在做法持否定態度,對斷臂維納斯持讚賞態度。據此可立意為:應順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傾向,立意為:堅持就是勝利或攻書莫畏難。就明顯偏離題意。

四、從辨明關係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聯繫的。事物間的關係主要有依存關係(如學與問)、主次關係(如奉獻與索取)、取捨關係(如自卑與自強)和條件關係(如繼承與創新)等。辨明這些關係,有利於立意構思作文。

【例如】美國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護區內,曾發生過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們為了保護鹿而把當地的狼消滅了,於是,鹿沒有了天敵,終日無憂無慮地飽食於林中。十幾年後,鹿群由四百隻發展到四萬只。然而鹿的體態愚笨,失去了昔日的靈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踐踏而凋零了。鹿由於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動所帶來的體質衰弱而大批死亡。於是人們再次把狼請進來,鹿有奮力奔跑了,保護區恢復了昔日的勃勃生機。

【解析】從材料中看,鹿和狼的關係,鹿和周圍環境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只有狼和鹿共處,相剋相生,才能保證它們不失本性,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據此可立意為:生態平衡是自然界的規律,人類亦如此,自然規律不可違。從鹿和周圍自然生活環境的關係看,鹿沒有了狼這樣的天敵,生活太安逸、舒適,於是體態愚笨;後來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奮力奔跑,終於又恢復了生機。可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寫作方法|審題技巧千千萬,歸結到底就是這四種方法

五、牢記三大原則

把握好新材料作文的立意,還需牢記以下三大原則:

1、整體性原則

新出來作文的審題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的整體著眼,不能糾纏局部的細節,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偏題走題現象。

2、多向性原則

一般來說,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蘊涵的觀點並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

3、篩選性原則

因為我們從材料中獲得的觀點具有多樣性,因此,在進入寫作時對所得到的觀點還要進行適當的篩選。篩選的原則:①服從材料的整體;②觀點可能比較新穎;③自己有話可說。

總之,根據材料寫作文,審題立意,不能偏離材料自行確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細地閱讀材料,從材料出發選擇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幾中方法不是孤立運用,而是相互聯繫、綜合使用的。每則材料都可從多個角度分析立意,然後再選擇構思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