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與妻書:琴,你在武漢還好嗎?

這是一封丈夫寫給遠在武漢一線妻子的信。

丈夫是甘肅省中醫院外周血管病介入科的一名醫生,他的妻子是甘肅省中醫院首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名護理人員。

一封家書,九百餘字,道不盡一句珍重,字裡行間緩緩流淌的是思念和牽掛。

“你在武漢還好嗎?”

向那些奮戰在前線的妻子、丈夫、兒女們說一聲:"平安歸來!"

王晨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親愛的琴:

見字如面,你在武漢市中心醫院一線工作還好嗎?武漢的天氣有些溼冷,我們北方人可能有些不太適應,你要多穿一件背心,多注意自己的身體。我和兒子、家人都很好,勿念!很多親人、同事、朋友們知道你出征武漢後,都打電話、發信息問候你,都在叮囑一句話: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

想想這次武漢疫情爆發正值春節,當你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請願書時,我就完全支持你!同樣,作為一名醫生的我,也深知你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曾經的ICU護士長,武漢前方更需要你!此時,醫院黨組織、領導選你作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你是合適的人選,這是組織對你的信任!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送別妻子

記得臨行的那一天早晨,醫院同事們為你們壯行出征時,你雖然面似平靜,但從你的眼神中透出一絲忐忑與不捨!我最懂你,你的忐忑是因為不完全清楚前方的疫情,深怕辜負了醫院領導及同事的重託;你的不捨是因為此去尚不知歸期,我和兒子成為你的掛念。“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你沒有忘記你的誓言,也沒有忘記你的責任,背起厚重的行囊,毅然決然地奔向征程。

這幾天,你已經投身在一線臨床護理工作中,上班時不能喝水、上廁所,也無暇顧及時間的匆匆。我和兒子整天盯著電視看武漢的疫情進展,也時時盼望著手機裡的短信與視頻,不忍心主動給你發信息、連視頻,生怕打擾你的工作。但是,我們又想了解你的近況和生活。每當我們看到你們工作時的照片時,兒子總要從中仔細找找哪個是你;當我看到你不高的身軀穿戴著厚重的防護裝備時,我能感受到你內心的堅韌與強大。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給你說一下,兒子這兩天畫了一幅畫,是我們的全家福。他說要發給你,讓你時不時地看一看,這樣你就可以更安心地工作。

琴,你要堅持,你也一定能夠堅持!因為後方的家人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我們也期盼著你早日平安凱旋,到那一天,沒有陰霾,春光旖麗,山花爛漫之時,拋掉口罩,我們全家團圓,一起去感受春天的氣息。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祝工作順利!

晨於2020年2月2日

“爸爸,你能不去嗎?

他們是一名醫護工作者,但他們也是父親,是兒子,是丈夫。

當疫情肆虐時,他們離家舍子,主動請戰,奔赴疫區第一線,為保一方平安盡心盡力。

縱有柔情萬丈,但終究抵擋不了為民請命的豪邁,抵不過一份責任和擔當。

馬國珍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入選:“爸爸,你能不去嗎?”

1月26日中午,接到醫務處邢濤主任的電話,通知我入選為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要求在5分鐘內完成個人信息上報。沒有絲毫的猶豫,我發完信息後,內心忽然有點忐忑不安,不知該怎麼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和孩子。

我把參加援鄂醫療隊的消息發到了朋友圈,不一會,各種關心問候紛至沓來,有擔心我的安危的,有囑咐我做好防護的,有祈盼我早日戰勝疫情,平安歸來的。我感覺到,這些問候中,更多的是擔心、囑託和祈盼。

回家吃飯的時候,老爸哽咽著說“那你就去吧,小心防護,每日報平安。”然後便轉身坐到客廳的沙發上不言語了,過一會我聽見老爸的鼻子吸溜的聲音,瞥見他在擦拭眼角的淚水。我不敢再多呆下去,怕我也禁不住流淚。

15歲的女兒在得知我要去武漢的消息後,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從臉頰上流了下來,哽咽著說:“爸爸,你能不去嗎?為什麼是你呀?”6歲的兒子也說:“爸爸,我不管,我不許你去,你不能去!”我把兩個孩子摟在懷裡,告訴他倆,組織能選拔爸爸去,是考慮到爸爸能夠勝任這份工作,這也是爸爸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請你們相信爸爸一定能夠保護好自己。

我想,此次援鄂不管派誰去,誰都有自己的困難,或有年邁的父母要去贍養,或有年幼的孩子要去照顧,但去武漢支援疫情防控是我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是一個公民的責任。這個時候,我一定要站出來,勇於承擔這份屬於自己的責任,不需要響亮的口號,只需要堅定無悔的行動。我相信,15歲的女兒是能夠明白我的意思的,6歲的兒子肯定不明白,所以,他摟著媽媽說:“我攔不住爸爸呀”。

送行:道一聲珍重,等你平安回來

1月27日,醫院領導為確保隊員們的安全,為每一位援鄂隊員安排了體檢。在醫療防護物資極其短缺的情況下,醫院還是為8名隊員準備了必要的防護物資和藥品。

晚上11點,培訓結束後回到醫院,領取了各自的藥品和防護用品,我這才走出醫院大門,平時車水馬龍的城市這時卻打不到出租車,等我回到家已經是11點40多分,家人們都在等著我。第二天早晨5點多,愛人已經為我做好了荷包蛋,蒸好了熱熱的饅頭,看著我吃了後戀戀不捨地目送我出發。我懷揣著妻子默默的愛和深深的祝福踏上了征程。

6點30分,醫院門診大廳擠滿了前來送行的同事。院領導和大家一再囑託要注意個人安全防護。我們相互擁抱,握手道別:“道一聲珍重,等你安全歸來”……正月初四(1月28日)的清晨,大西北蘭州的天氣仍然寒冷,但我的心是暖暖的。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黨委書記郭峰和院長趙繼榮叮囑我們注意安全防護

出征:平安歸來,一份特別的約定

從坐上大巴前往機場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我們8名隊員正式踏上了去武漢支援疫情防控的征程,我的耳旁依然迴響著省委書記林鐸那鏗鏘有力的聲音:“你們肩上的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一定要勇挑重擔,為甘肅爭光,為國爭光!”那一刻,我心中莫名地增添了一份豪壯、一份堅強。

在機場候機大廳門前,與前來送行的同事們揮手話別,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照片。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機場候機大廳門前與前來送行的同事們揮手作別

在出行的飛機上,空姐為全體隊員送上了蘋果,希望我們平安歸來,並且傳來她們親切的聲音:“親愛的白衣天使們,讓我們記住2020年1月28日(農曆正月初四)這個特別的日子。今天,你們不僅是天使,更是英雄,在闔家團聚的時刻,你們卻舍小家為大家,遠離家人出征武漢,你們辛苦了!我們機組人員向逆風前行的英雄們送上我們最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祝福,願你們平安歸來!我們期待著接你們回家。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所有的人都在支持和鼓勵著我們,我們的每一步前行都離不開你們堅定的支持,你們是我們能夠堅強的堅實後盾!

到達:我們把飛機上剩下的餐食都帶到了武漢

我們乘坐的飛機於1月28日下午到達武漢,由於機場實行管制,整個機場空蕩蕩的,顯得格外冷清。當地衛健委的工作人員接我們到駐地,駐地是武漢市足協的公寓樓,吃飯在職工食堂。等住宿安排下來後,大家緊張的情緒略有平靜。來武漢之前我們都做了最壞的思想準備,擔心買不到食品,所以,大家把飛機上提供的午餐剩下的都帶下了飛機。

1月29日,上午,繼續分組練習穿防護服;下午,接受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蔣榮猛主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方案》、國家衛健委院感防控專家組吳安華主任《新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的培訓;晚上,隊員們分批進駐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我是第四組隊員,於30日下午1時進駐。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甘肅省中醫院全體援鄂醫療隊隊員到達駐地

進駐:履行好職責,平安回家

1月30日下午1點,我們乘坐大巴車離開駐地前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大概有六分多鐘的車程,寬闊的馬路上很少看到過往行人和車輛。醫院是按照傳染病醫院的設置臨時改造的,職工通道和病患通道是分開的。

按照培訓要求,穿隔離衣進入病區。由於戴了口罩和護面屏,呼吸氣憋,面屏上的霧氣進入病區後看不清電腦。在這種情況下,當地醫院配了兩名本院的醫師和護士幫我們熟悉操作系統。

隨後陸續就有病人入院,我們開始接診病人。雖然患者只是高度疑似,但根據其症狀、實驗室檢查結果和CT表現,就待確診了。大家沒有絲毫的退縮,和平時一樣接診病人,問病史、寫病歷、下醫囑。

雖然有時候有語言溝通上的障礙,但當患者聽說我們是來自大西北甘肅的醫療隊員時,無不豎起大拇指給我們點贊。看著他們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的樣子,只想儘快減輕患者的症狀,儘快緩解病情。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甘肅省首批赴武漢醫療隊員(第四組)下班後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合影

走出醫院時,已是晚上9點40分。在回駐地的途中,打開微信,看到了很多同事、朋友和家人的關心問候,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為了同事、朋友和家人的關心愛護,我們一定會做好防護,履行好職責,平安回家。請大家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疫情前沿丨我在發熱門診的30小時

2020年1月29日 大年初五

与妻书:琴,你在武汉还好吗?

廖玉婷 老年病科副護士長

1月29日大年初五,輪到我去發熱門診值守。

清晨,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換上防護服進入工作區域,與上一班護士長交接的同時,已經有病人陸續就診。進入發熱門診工作,大家看起來都略顯緊張和焦慮,相互安慰後都很快進入相應的診療程序。

每個進入發熱門診的病人都需要靜脈採血,護目鏡霧氣濛濛,兩層手套摸不清血管,我只能反覆仔細尋找,患者也很體諒,沒有絲毫怨言,反而安慰我說:“沒事,扎不上再扎,你們真的太不容易了……”。經患者這麼一說,我也就不再那麼緊張了,很快採完了血。

轉眼間已到中午,我和當班的脾胃病科副主任李生財都覺得不太餓,決定不去吃飯,這樣可以省出兩套防護服。隨後,來了一名從湖南來的患者,經過診療和專家會診列為可疑患者,雖將患者隔離,下一步需要由肺病科主任李興芳進行咽拭子採集(取患者咽部及扁桃體分泌物做細菌培養)。

“主任,我進去給你當助手吧。”

“你不要進去,我一個人就可以。”

“可是棉籤需要剪斷裝進試管裡,你一個人怎麼行?”

“沒事,我想想辦法,你們都不要進去了。”

聽著李興芳主任關切的話語,看著他護目鏡下那雙堅定的眼神,我心裡五味雜陳。李主任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有他這樣衝鋒在前的醫生,我們何愁打不贏這場戰役?

護理部副主任張麗平為患者協調好了飯菜,當我把飯菜送到患者面前時,他哽咽著說:“真的謝謝你們,有你們這樣熱情的服務,我這會沒有那麼害怕了。”看著他從緊張得聲音發顫到精神放鬆,我的緊張也一掃而空。

這一天,我從早上7點一直工作到次日中午1點鐘左右,當班超過30多個小時,感覺體力嚴重透支,氣喘氣短,精神恍惚。慶幸的是,這名來自湖南的患者最終檢查結果為陰性,在我院肺病科進行後續治療。

這一天,護理部王穎主任和張麗平副主任不斷地打

電話詢問情況,聽著她們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我,我為自己在這樣一個和諧溫柔的團隊工作而感到榮幸,疲勞剎那間不見了,感覺不那麼辛苦了。

我在發熱門診的一天,時間雖然只有30個小時,但我卻經歷了好多,我經受住了考驗。作為一名護士,我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驕傲,為自己能在非常時期貢獻一份力量感到驕傲。

這一天,將會是我職業生涯中閃光的一頁。

文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歐陽海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