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衛子夫緣何能以歌女身份進宮,榮登後位,卻又落的個悲慘結局?

說起衛子夫,可能很多人都還記得紅極一時的那部電視劇《大漢賢后衛子夫》。只怕很多人還記得結尾帝后情深,琴瑟相和的場景,說不定還為此感動了一把。

衛子夫緣何能以歌女身份進宮,榮登後位,卻又落的個悲慘結局?

這是電視劇裡的結局,絕不是衛子夫的結局。

衛子夫的結局,和陳皇后阿嬌有異曲同工之初。當年,陳皇后因巫蠱作亂而獲罪,從此幽禁長門宮,這是陳皇后人生的隕落,卻是衛子夫人生的崛起。阿嬌被廢,衛子夫隨後不久被立為皇后,盛極一時。只是,當年的衛皇后,肯定怎麼也沒想到,若干年後,自己也會因為巫蠱而落得和陳皇后一樣,一敗塗地的下場,甚至,比陳皇后更慘,陳皇后只是被幽禁長門,而她自己,卻是子女俱亡,自己也是含冤屈死。

那麼衛子夫是怎麼走到這個結局的呢?讓我們從頭開始捋一捋。

衛子夫緣何能以歌女身份進宮,榮登後位,卻又落的個悲慘結局?

衛子夫出身寒微,因其母曾為平陽候家僮,後為平陽候府歌女。某次,漢武帝劉徹經過平陽候府,其姐平陽公主效仿姑姑館陶公主,欲進獻美女以求聖心,便將先前物色好的留在家中的十幾個女孩精心裝扮獻給武帝,不過武帝並不滿意。後來,候府的歌女上堂獻唱,衛子夫亦在其中,武帝望去眾人,一眼就相中了衛子夫。而後,便是尚衣承寵。衛子夫的人生,自這個夜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後,衛子夫被武帝帶進了宮。但是天子之心,豈能長久?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裡,衛子夫再也沒有見過武帝。與其留在宮裡虛度年華,不如出宮另尋一番天地。於是,在漢武帝選擇宮中年邁無用的宮人放出宮時,衛子夫得見天子,哭著請求放她出宮回家。誰知這一梨花帶雨的,反而激起了武帝的憐惜之意,再一次臨幸了她。

衛子夫緣何能以歌女身份進宮,榮登後位,卻又落的個悲慘結局?

而這次的衛子夫,幸運的懷孕了。母憑子貴,漢武帝對她的尊寵也一天勝過一天。然而,這卻使得多年無子的陳皇后嫉恨非常,其母竇太主甚至派人去抓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以恐嚇衛子夫,所幸衛青得以壯士相救,免於一死。武帝得知此事後,對衛家大加恩寵,衛子夫的兄弟接連被提拔,衛子夫本人的恩寵也越盛。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私以為,阿嬌母女這一招就是。武帝本就厭惡她們母女的行事,如此一來,可能本來只想給衛子夫七分寵愛的也被激到十分寵愛了。

兩人之間的戰爭,以巫蠱之亂陳皇后阿嬌的失敗而結束。阿嬌皇后被廢從此幽居長門,衛子夫卻是一路水漲船高。後來更是一舉生下皇子劉據,衛子夫隨後不久也被立為皇后。從此,登上了人生的一個高峰點。

衛子夫緣何能以歌女身份進宮,榮登後位,卻又落的個悲慘結局?

這並不是衛子夫人生的最高點,其後,皇子劉據被立為太子,其弟弟衛青和外甥更是身披戎裝,威震沙場,成為赫赫有名的沙場猛將。衛氏一門亦獲以五人封侯的榮耀,更有姐姐封為皇后,弟弟娶公主(衛青和平陽公主)的富貴。當時甚至有一首歌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由此可見衛氏一門當時的榮寵。

衛氏一門從寒苦之家一躍而為大漢朝的名門,但是衛子夫卻並未驕縱起來。她深知月盈則虧的道理,行事更加謹慎穩妥。

這份謹慎,使她在年老色衰的時候,即使色衰愛馳,武帝已轉向更加年輕漂亮的女子,諸如王夫人,李夫人之流,依然對她保有了皇后的尊重,甚至在霍去病和衛青相繼去世後,衛氏無人可再倚仗的17年內,都保持了這份禮遇和尊重。

只是,這份禮遇和尊重,並未長久。晚年的武帝迷戀修仙問道,追求長生不老。在奸臣江充的糊弄之下,大肆搜索後宮,一時人心惶惶。直到後來在太子劉據那裡搜到桐木人偶,誣陷太子以巫蠱陷害武帝。太子欲向武帝辯白無奈遭到江充等人阻攔,不得其法之下只能奮起反抗,緝拿江充,尋求衛子夫幫助,已經因巫蠱之亂歷經兩女慘死的衛子夫果斷行使皇后的權力調動衛隊以助太子。

而武帝那邊,得到消息以為太子犯上作亂,大怒,派人討逆,重重誤會之中,這對父子各自的人馬打了起來,血戰五日,死傷數萬。最後,太子劉據戰敗,後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盡。

而衛子夫那邊,被武帝收回象徵皇后實權的皇后璽授後,想到慘死的女兒,生死不明的兒子,莫名其妙的冤屈,悲憤至極,最終選擇自盡,以死明志。

衛子夫緣何能以歌女身份進宮,榮登後位,卻又落的個悲慘結局?

衛子夫一生恭行謹慎,尤其是在坐上皇后之位後,更是謹言慎行,生怕有一點的不妥,然而這份謹慎卻並未保障到她一生,末了她仍是遭受子女慘死,含冤自盡的下場,只能說,從她走進皇宮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她的一生不會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