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春節最“熊”孩子,但他的背後,站著一個比他更“熊”的大人

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沒有把孩子教育好,讓孩子到處惹是生非,家長無疑要負最大的責任。

然而,現在有太多的家長在孩子闖禍的時候,卻總是站在他的身後,對此“視而不見”。但事實上,年齡小、不懂事的熊孩子,真的就可以為所欲為嗎?

春節最“熊”孩子,但他的背後,站著一個比他更“熊”的大人

春節我遇上的最“熊”孩子

昨天,表姐帶著她家的小寶貝到我家拜年。在她來之前,我們把家裡那些重要的、易爛的東西都提前收了起來。

她家孩子,在家族裡可是“出了名”的“熊孩子”,誰都制服不了他,可是不敢輕易的去“招惹”他。

來到我們家後,他一開始玩著手機,還穩坐了一會,讓大家都鬆了口氣。

春節最“熊”孩子,但他的背後,站著一個比他更“熊”的大人

可不一會,他就坐不住了。鞋子還沒脫,就爬到椅子上一陣亂跳。從椅子上下來後,就四處亂跑,翻箱倒櫃,把所有的零食都給翻了出來,一小會就把家裡的零食都吃完了。

接著,他又繼續鬧騰,說是要拿錢再去買點零食回來吃。她媽媽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答應他的要求,他就大吵大鬧,直到應允他,他才消停。

春節最“熊”孩子,但他的背後,站著一個比他更“熊”的大人

熊孩子的家長比他更“熊”

家族裡不少人總在背地裡批評這孩子實在是太“熊”了,說他去到哪裡都不討人喜歡。但卻從未有人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家庭教育情況。

我表姐看著她家這般調皮搗蛋,但從未主動的去制止孩子的行為,也沒有嚴厲的批評過他。只有在別人提示孩子停止不該做的行為時,她才隨後附和幾句。

春節最“熊”孩子,但他的背後,站著一個比他更“熊”的大人

而且,不得不說,她家寶貝的很多不良行為估計都是從她身上學來的。例如,去別人家做客時進門不脫鞋、坐下看見零食就往嘴裡塞、不經人家允許就開櫃子……

將別人家當成在自己家裡一樣,一系列隨意、不禮貌的行為,想來還真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孩子缺乏教養,往往是父母嬌縱出來的。當然,也可能是他的父母比他還“熊”,他只是有樣學樣罷了。

春節最“熊”孩子,但他的背後,站著一個比他更“熊”的大人

不做“熊大人”,才能教出乖孩子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一百個老師。

要看孩子將來素質如何,那就要看家長現在素質如何。

這幾句家庭教育名言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吧!它們都明確的指出一點,那就是孩子的行為習慣是受到父母影響的。

所以,要想讓孩子成為“乖寶寶”,父母就不能“熊”,要先變“乖”。

每個人都有自己叛逆的一面,不是說叛逆不好,只是必須適度為之。特別是作為大人,我們的思想意識已經成熟,行為舉動也要跟上自己年齡的步伐才行。必須以身作則,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明確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要教會孩子待人接物的禮儀,不可肆意妄為。

春節最“熊”孩子,但他的背後,站著一個比他更“熊”的大人

別總想著“孩子還小,等長大自然就好了”。但在其他人眼裡可不是這樣,你自己縱容孩子,別人卻沒有義務陪你一起慣著他。

而且,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要從小培養的,我們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的“榜樣”。我們首先是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熊大人”,也才能阻止自己的小孩變成一個“熊孩子”。否則,當你教育他的時候,他也大可說,“你自己不也這樣,還來教育我”。所以,只有從自身開始做好,才能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讓他信服。

【賢思媽媽有話說】

“你這個熊孩子”!我們在責備孩子之前,不妨先反觀一下自身,看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是不是也能在自己身上找著。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得先讓自己收斂起“熊大人”的秉性,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小寶貝不再成為一個“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