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康熙王朝》苏麻与康熙:也是一种长相守

茹萍与陈道明合作两次,《胡雪岩》(1996)与《康熙王朝》(2001)。两次都长相思而不能长相守,相爱人偏不能相依偎,令人唏嘘。

芮瑾对胡雪岩,很爱很爱,但她不想成为大富大贵的胡雪岩的三妻四妾之一——且看最后风吹云散,胡雪岩一无所有,妻妾都离去,这时,芮瑾才认定这个男人真正属于自己,自己也是属于他的唯一,于是,结束才是真正的开始,俩人布衣白发,青竹茅屋,相伴终老。

《康熙王朝》苏麻与康熙:也是一种长相守

苏麻对康熙的情感略复杂。(只说剧情,不涉史实。)

小时候自然是青梅竹马,上有老祖宗的托付,下有小伙伴的同甘共患,纯是姐姐对弟弟的爱护照顾。

青年时候情窦初开,闯入心扉的不是龙公子,而是伍先生。

这个十分正常:一般而言,少女情怀总是诗,总是倾慕比自己年岁长一些的成熟男人。伍次友丰神俊朗、朴质正气、潇洒博学,正是易于俘获少女心的那种成熟文士(当然,这是古代,或者民国;现在这个时代,易于俘获少女心的不是钱锺书朱自清,而是王思聪鹿晗)。与他相比,玄烨弟弟这个青果子弟弟太不够份量了(哪怕他是皇帝)。

《康熙王朝》苏麻与康熙:也是一种长相守

但更重要的是,苏麻秉性恬淡,伍次友素性隐淡,此二人正是意气相投,天生眷侣。而康熙,注定有他不甘寂寞的冰刀霜剑,这是他必须挺直脊梁担当一生的,无论他愿意不愿意。这,不是苏麻想要的。

另外还有一点,康熙渐渐长大,初露雄猜之主的帝王心术,如安排人监视小魏子。苏麻冷眼旁观,心地冰凉,权力让人异化,绝对的权力让人绝对的异化,这样的“皇帝”不再是他的玄烨“弟弟”,不能让她爱上,爱下去。更何况,正如芮瑾看得透彻,胡雪岩三妻四妾,倚富卖贵,自己作为“之一”,能有什么好,再一不留神陷进妻妾暗斗,保不住个囫囵身子呢。那么皇帝,不是三妻四妾,是三宫六院,今日欢笑明日血泪,今日东宫明日冷宫,容妃最后的下场观之不令人心寒么。苏麻不仅有智慧,更有大定力。

《康熙王朝》苏麻与康熙:也是一种长相守

旁逸一笔:这里苏麻、伍次友、康熙,令人想到陈道明另一部剧《大汉天子》里念奴娇、东方朔、汉武帝,念奴娇不选皇帝而选东方,颇类苏麻。——于是乎接下去的一句是:我陈老师一次被选一次被弃,也算打平~另,《大汉天子》剧22集,陈道明演的东方朔对女弟子卫子夫道:“子夫,你想过没想过,有一天你会成为皇帝的一个妃子?”卫子夫惶恐摇头:“不,我没想过!”老师:“为什么?”卫子夫低头,轻声而又坚定道:“我宁可做他的奴婢,我宁可死,也绝不嫁他!”——与《胡雪岩》剧中芮瑾、《康熙》剧中苏麻,正乃异代同心也哉。《大汉天子》剧中,东方先生,说得一手好情话~念奴娇嫣然一笑:“我们要去哪儿?”东方朔:“我们去……”他微笑着,食指头点点她的胸口,“我,去你这儿”,再屈回手指,点点自己的胸口,“你呢,到我这儿来……”两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携手离宫,远走天涯~然后两个人蓑衣蓑笠,相依相伴,优哉游哉,水滨钓鱼~东方朔打趣,念奴娇嘟嘴:“人家不理你了~”——这恩爱秀得!猝不及防又领狗粮!记得钱穆先生的一个女弟子说过,钱先生为师则宜,为夫不宜。这里的实质是一个角色转换问题。东方先生无疑就深明此理。婚前,他是傲岸自矜端方庄严的夫子先生;婚后,他是蓑笠渔翁、“逗妻高手”~看他一脸温然微笑,弯起嘴角,弯下身段,逗夫人开心,赔夫人小心,“夫人真是洞察一切~”——真心暖男一枚啊。啧啧。值得学习!又如:“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夫人。人生得一知己,我东方,还有何憾!”——看这嘴甜得!(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夫人”,句式出《史记 管晏列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康熙王朝》苏麻与康熙:也是一种长相守

回到康熙与苏麻。当伍先生明白不能跟皇帝争女人,对着苏麻抛下一句“天地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慨然远去;苏麻的心应该是冷如灰烬了。然而她真正的缓慢“复活”也正是从此而生,从死而生。随康熙首次南巡,青年康熙的雄才大略初露端倪,她作为女人的心慢慢感受到身边的玄烨弟弟男性气息、雄伟气息渐增渐长,能无心动乎?——似乎没有女人不会倾心于如此伟岸的男人。如果说前文提到相对于伍次友,龙儿不过是个青瓜;那么渐渐地,康熙皇帝成为千古雄主,挥斥方遒舍我其谁手握日月迎风斩浪的万丈光芒照得伍先生这一介文士哪怕是一介帝师也似乎是身影杳渺了。所以苏麻晚年临终前提笔给皇上写信,信中有语“深深爱过一个人,他就是弟弟玄烨,就是皇上”,此话乍一看突兀——前边儿明说爱的不是伍次友吗。伍次友对于苏麻,也许只是年轻时候的一个美丽的回忆,是吹皱一池春水的那一缕清风;但玄烨弟弟,康熙皇帝,却是她青年到中年,中年到老年的实实在在的生命里日渐深重的印迹——尽管她并没有在事实上与他有过相守相依。

《康熙王朝》苏麻与康熙:也是一种长相守

剧里在康熙平吴之后,镜头一切,已是唇上有须的中年康熙帝在书房打趣李德全“你知道你将来是怎么死的吗?——笨死的。”从此以后,康熙身边,苏麻的身影渐渐淡去,这个看去光芒万丈而内心却不乏孤苦的大男人身边有了一位某种程度上可说是苏麻的“替身”:贤淑温柔善解人意的容妃。(有点像每位贤臣只能陪这位圣君一段路,周培公(苏麻)之后,是姚启圣(容妃)。)尽管苏麻在此后的剧集里还偶有出现,不过多是扮演知心大姑姑的角色给揣摩圣意不到点的臣子们(如李光地)端一碗心灵鸡汤,他与玄烨弟弟,再也不是相随相伴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应该是在青灯古佛之侧,默默祈祷康熙王朝国泰民安,默默祝祷康熙皇帝身心康泰,默默嗟叹臣僚妃嫔荣泰贬废,默默伤叹玄烨弟弟渐行渐孤……而作为皇帝,康熙身边有了另一个苏麻——容妃,他日常的疲惫有人可以抚慰了,但他日深的孤独,似乎还是只有到敲木鱼念经卷的苏麻那里,或者聊几句,哪怕坐一坐,才能抚慰熨帖。

《康熙王朝》苏麻与康熙:也是一种长相守

在这个意义上,苏麻成为了玄烨精神深处的知己。这一点,也许是容妃永远无法达到、无可取代的。(这一点又有点类似芮瑾与胡雪岩。胡雪岩家大业大后,壁垒却从内部松动。他对三弟谭则云渐渐起了疑心,这个却无人与诉。他独自拄着拐杖来到芮瑾的铺子。他呐呐欲言,却终究还是无言。然而芮瑾已从他眉间忧色读出了他的内心——她还需要他说出口来吗。)

剧里陈道明先生演的一个细节我以为很好:康熙以一代雄猜之主,千古一帝之君,却趁苏麻不注意时偷偷洒掉药,细味之下,他这一刻宛似顽皮可爱之小童。这个动作哪怕在容妃那都不大可能有;康熙只有在苏麻“姐姐”那,也许才能一瞬之间,回复到少小时与苏麻在一起时的“身份、情状和语境”:他就是个怕姐姐管着的弟弟。

《康熙王朝》苏麻与康熙:也是一种长相守

苏麻拒不受命,坚决不做皇妃,是有大智慧的。容妃后来的悲惨命运,是因受了老祖宗的遗命,“以身殉诺”。康熙何尝不知,但“朕也是大清的”,他和容妃都被绑架在大清这架马车上,彼此都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最后炮火一声,同归于尽(容妃是马桶倒下压死,康熙是心实际上已经被容妃的死压死了)。以苏麻的受知受重于老祖宗,她如果应命做了皇妃,那么后来老祖宗下懿旨传遗命的事儿,就必然得是她了。她避无可避,最后还是免不了容妃之命。某种意义上,苏麻当初拒不从命,不当皇妃,既保全了她自己,也保全了她的玄烨弟弟,保全了她和他这一生的“深爱不言”。

洒然一笑,这何尝不也是一种长相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