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太平軍悍將淩十八:率3000兵馬發動起義,後一家6人被殺

太平天國後期,數十萬兵馬往往被湘軍吊打,一點脾氣都沒有,貌似湘軍天生就是太平軍的剋星,是無法戰勝之雄師勁旅。其實,太平天國早期,太平軍戰鬥力非常強,將領作戰勇猛,士兵彪悍,常常以少勝多;意志力也堅定,就算陷入重圍之中,也很少有人投降清軍,而是戰鬥到最後一刻。這不,金田起義之初,太平天國廣東分部總司令淩十八,率3000勁旅橫掃清軍;身陷重圍,彈盡糧絕之際,淩十八依然操刀上陣與數萬清軍肉搏。最後,淩十八、凌二十、凌二十四三兄弟英勇戰死;父親凌玉超、凌二十八、淩十八妻子則因戰鬥負傷被俘虜,遭到凌遲處死。所部將士,除少數突圍外,全部戰鬥陣亡,堪稱慘烈。


太平軍悍將淩十八:率3000兵馬發動起義,後一家6人被殺

淩十八(1819年—1852年),廣東信宜人,拜上帝教廣東分部首領,算是開朝元勳,是太平天國“合夥人”。與其他參加拜上帝教的窮人不同,淩十八是信宜地區有名的“富戶”,房屋60間,良田90畝、旱田30畝、山地150畝,還外出經商,生活過得有滋有味。1848年夏,淩十八來到廣西經商,在商場好友胡以晃的勸說下,參加拜上帝教。起初,淩十八可不想造大清的反,他只想安心過小日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共享天倫,豈不美哉。但是,在宣傳大師馮雲山一個夜晚的談話後,淩十八決定參加起義,並回到廣東招募兵馬,隨時響應金田大本營的號召。不得不說,南王馮雲山還真給力,靠“三寸不爛之舌”,就搞定了一位大人物。當然,馮雲山重視淩十八,絕對不是因為他是富戶這麼簡單,而是他兩都是廣東人,是日後洪、馮可以利用之政治力量。


太平軍悍將淩十八:率3000兵馬發動起義,後一家6人被殺

回到廣東信宜後,淩十八砸毀當地孔廟、道觀,號召窮苦大眾參加拜上帝教,一起反抗清王朝,追求“人間天國”。在信宜,淩十八打出“共圖義舉,就必有出頭之日,千萬貧苦人民亦可得救”之口號,吸引底層民眾。為表示傳教誠意,以壯大拜上帝教,淩十八將一切房屋、良田、旱田、山地,以及鎮上鋪面悉數變賣充公,交給“聖庫”。如此,經過近兩年準備,淩十八發展起來的會眾有10000餘人(包括家屬),其中能投入戰鬥的約3000人,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若是最終能匯入天平天國,其影響必定深遠。1850年7月,淩十八發動起義,響應金田團營。8月,淩十八採取誘敵深入之計,吸引信宜知縣宮步霄2000兵勇前來進攻,而後分出精銳從背後發起突然進攻,擊殺清軍800餘人,威震敵膽。


太平軍悍將淩十八:率3000兵馬發動起義,後一家6人被殺

打敗了宮步霄清軍,淩十八率將士殺入廣西,準備去紫荊山匯合洪秀全,一起完成大清大業。10月中旬,淩十八率萬餘人從信宜一路向西,殺向桂東南重鎮玉林市,以分散金田清軍注意力。淩十八大軍抵達玉林,廣西震動;金田清軍火速回援,李星沅急忙派兵勇10000餘前來堵截,阻止起義軍攻城。對此,淩十八一面攻堅,一面拒援,連續與清軍展開一個月廝殺,擊斃清軍2000餘人。但是,淩十八這支起義軍缺乏重型武器,無法攻破玉林城,而自己糧草又嚴重不足。如此一來,淩十八只能放棄攻城,全軍往岑溪一帶開進,準備進入廣西。不過,清軍早有防備,沿途重重封鎖,淩十八轉而攻打羅定,而後從梧州進入廣西,匯合大隊伍。


太平軍悍將淩十八:率3000兵馬發動起義,後一家6人被殺

1851年8月,淩十八攻佔羅定市羅境鎮,收集糧草物資,休整隊伍。此時,兩廣總督徐廣縉率綠營兵3000人,壯勇7000人,民團2000人,總計12000兵馬圍攻羅境,準備全殲這支起義軍。面對清軍圍剿,淩十八構築起三道防線:第一層,在外圍修築一座土城,安置火炮,作為屏障;第二層,在土城與圩之間的山林、水田、開闊地帶,修築炮臺、挖掘陷阱、深坑,內置竹籤;第三層,圩鎮裡又分裡、中、外三層設防,遍佈火炮、竹籤。如此,淩十八將羅境打造成一座堅固堡壘,準備迎戰清軍。11月,徐廣縉開始輪番進攻羅境,從東、西、北三面持續攻擊。結果,清軍死傷3000餘,悍將饒成龍、鍾慶瑞被打死;高州鎮總兵福興所部2000兵馬被擊潰,本人受重傷。對此,咸豐驚呼:“朕寢饋之不安矣!”


太平軍悍將淩十八:率3000兵馬發動起義,後一家6人被殺

1852年6月,徐廣縉調往廣西鎮壓起義軍,廣東巡撫葉名琛(後被英軍抓去印度囚禁而死)督師羅境,指揮各路兵馬繼續攻擊起義軍陣地。淩十八雖然勇猛善戰,可問題是羅境只是小小圩鎮,無法承擔起大軍糧草、物資供應,且清軍在圩鎮外面又挖掘兩道長壕,突圍也並非易事。葉名琛,敏銳看到起義軍之缺點,於是採取“圍而不打”之策,將作戰重心放在截斷起義軍糧草補給線上,試圖困死淩十八。7月,起義軍已經餓得沒力氣,葉名琛下令清軍用火炮轟擊,摧毀城外防禦工事,而後殺入內城。淩十八呢?拒絕投降,率領將士與清軍展開巷戰,除少數突圍外,全部陣亡,無一兵一卒投降。淩十八本人,及其家屬,共6人在這場戰鬥中被殺,或受凌遲,堪稱慘烈。《天國志》載:“千里輾轉,一圩孤軍,經年困窮,矢志不滅,全圩玉碎,無一降者,金田之眾,得乘虛蹈隙,終成燎原之熾,淩十八之功,不可滅也。”


太平軍悍將淩十八:率3000兵馬發動起義,後一家6人被殺

太平軍悍將淩十八:出身“富戶”,後一家6人被殺,確實夠慘烈,夠悲愴,而影響則更深遠。即是,洪秀全、馮雲山沒了這支“老鄉兵”,難以在軍事上與紫荊山本地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抗衡,太平天國軍政格局明顯不利於洪、馮,這也是“天京事變”爆發之重要原因。試想,若是淩十八這支起義軍能匯入廣西,洪、馮有了自己直屬武裝力量,定都天京後,楊秀清還敢如此囂張嗎?當然,這只是假設,歡迎各位點評。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通史》、《天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