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們班有個女孩兒,上課不學,考試不考,啥都不會,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是為啥?

寒石冷月


教育有焦點,我們有觀點!

上課不學,考試不考,啥都不會。這樣的孩子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遇到都頭大吧,而這樣的學生,我們一個不到60人的農村小學目前就有3個。



廖某某兩兄妹!外公外婆是近親結婚,外婆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父親與母親並沒有辦理婚姻登記,現在父親時常處於失聯狀態。整個家目前就靠外公一人撐著。兄妹兩人一個讀二年級,一個讀五年級,由於智力原因,家庭原因,以及沒有專門教學這種特殊孩子的教師,導致現在這兩個孩子成為了上課不學,考試不考,啥都不會的現狀。

徐某某,現在就讀於我校四年級,這個孩子是當時計劃生育時打了引產針而沒引掉的早產兒,體弱易病,智力發育不良,其姐是我教畢業的,成績中上,勤奮努力。重男輕女的思想在這個家庭比較突出,家長溺愛,以及孩子原因導致現在也成了上課不學,考試隨便答,啥事也不會的孩子。



跟第一個案例中的兄妹的外公我和他有過幾次深入的交流,談了很多方方面面的問題,恰好也有過題主所問方面的溝通,現整理如下:(僅僅是家長想法的陳述 與是非對錯無關)

1.孩子還小,不讀書不行。(家長倒是沒考慮如果不讓孩子參加義務教育學習是違法行為 )

2.孩子能在學校學到做人的道理,不然孩子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3.孩子多多少少能學到點知識,不會像自己一樣是文盲,以後會少吃些虧。

4.孩子在學校吃飯不要錢,比家裡吃的更好。



與第二個案例的家長溝通的少一些,但從少數的溝通中我倒是簡單得出了兩方面的原因:

1.無奈。孩子不讀書這麼小能幹什麼。

2.希望。萬一有一天孩子突然開竅了要努力學習了呢。



總結語:上課不學,考試不考,啥也不會的學生,家長送孩子到學校的心情是複雜的,五分苦澀三分無奈兩分希望。可憐天下父母心,彼此多理解,誰也不願放棄自己的孩子。願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敘州小學教育觀察


這樣的女孩我班上也有一個,13歲,六年級。她聽寫默寫、背誦課文,讀課文啥都不會,小到看拼音寫詞語都寫不出來。六年級語文試卷有個題叫“把下列句子工工整整的抄寫在橫線上”她都能把抄錯。平時上課就是換著姿勢的發呆,下課就出去一個在操場到處跑,作業從來不會做完,作文不寫,考試就是個位分,就連最基本的地都不會掃。

因為我是半路接手的“後媽”,剛開始對她之前不夠了解,還信心十足的想要改變她,早讀和自習我都喊她來旁邊讀課文,不會的就教,下課跟她聊天,她會答非所問,我也沒放棄。

直到一件事情改變了我:有一天下午放學,因為下雨,她沒帶傘,也沒下樓,就在教室門口等她家長來接,當時六一班六二班有好多人都在樓道上看雨,後來她爸來了,看見她在跟同學嬉鬧,她爸就當著好多人的面對她破口大罵,什麼粗話髒話都罵,後來還動手打了她,她就哭著跟她爸走了。

這件事以後,我就發現她爸她媽都已經放棄她了,因為一些家庭原因和個人原因,她也放棄了她自己,所以會出現上課發呆,作業不做的現象,只有我一個人相信她,鼓勵她,力量太小,她爸媽對她失望的表現才是她的心傷,那才是她最無助的軟肋,她需要的是他爸媽對她的關愛和支持。

所以,要想望一個孩子變優秀變好,光有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家庭教育必須正確,要積極配合,共同教育。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形成良好的教育。

在剛開學時她爸就跟另一個老師說“老師,我這閨女在學校只要會寫字就行了,其他的也不麻煩你們費心了,她啥都不會,我們也只望她會寫寫字就可以了。”她爸媽都是打工的工人,她還獨生子女,爸媽上班沒時間管她,送到學校其實也就是變相的花錢找人照顧她而已。只要她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至於她學不學,都沒關係。


青梅說教育


我大女兒,二年級,漢字不識幾個,課文基本不會讀,語文考試除了選擇題可以得幾分,其它基本不會。數學剛學乘法,我逼她背了口訣,還能考個四五十分。昨天老師發了她的試卷給我,4分,讓我督促她。我給老師回了很多。實際上,我們都很努力了。她每天正常上學放學,每天要做兩三小時作業,除了照抄她可以獨立完成,其它的我給她抄。我問老師,是該讓她繼續努力完成作業?還是回頭一個字一個字地學?記憶力太差,都沒辦法讀下去了。我們都沒放棄,希望她有一天會開竅吧。


大自然中的一隻螞蟻


我在初中就教過這樣一個學生。也是一個女孩子,不愛說話,學習幾乎是不學,考試也幾乎一直是個位數。但上課從來不搗亂,也聽課,但一看就是心不在焉的樣子。畢業很多年以後同學會見到了這個學生,現在已經是本地批發市場裡很有名的一個品牌醬油的東北區總代理,自己有專車,人也大變。有時我一直在想,教育對於有些人幾乎沒有什麼顯著的影響,所以絕對不能簡單地用學校的學習成績來判定一個人的將來會如何發展。


雲上泛舟


兒子班上有這麼一個女同學,考什麼什麼不會,學什麼什麼不聽,兒子常說她是班上公認的差生!每次考試都給班級拉分,大家都欺負她!我聽了挺難受的,如果這個孩子先天有什麼問題,雖然學業上無法優秀,但不應該被同學孤立和霸凌!後來接觸多了我發現,這個孩子智力上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她媽媽,對孩子的嬌慣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大家都在食堂吃飯,她家寶貝可不能受這委屈,怎麼能在食堂這種地方吃飯(她家並不是大富大貴),寫作業那麼累,孩子上了一天學夠辛苦了,回家就是玩,怎麼能再寫作業!就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動不動就教育局告班主任!真的是毀三觀的一位母親!

大家都在搶學區,進名校,但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否則,一個班就不會出現不同層次的孩子了!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最重要的教育!


大小姐666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校一個班主任說,週一早上一位家長到學校來將自己孩子的鋪蓋卷揹著就要往回走。

他也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這個孩子這一週沒有來學校,問家長時,家長說孩子在家裡不想上學了,他週一來和老師再說具體情況。

但是家長週一到學校來沒有和老師談,而是直接去孩子的鋪蓋揹著往回走。

最後,將這個家長擋在門房問了一情況,才知道學生週末回家說他不想上學了,不想到學校去了,家長就說不想去了就算了,上學有啥用,還不如回來幫我幹活,週一我到學校去把你的鋪蓋和東西拿回來。

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你說遇到這樣的家長和孩子,你還能說什麼?

班主任老師說這個孩子作業不交,上課不聽,成天睡覺,考試成績幾乎都是個位數。

班主任、科任教師在這個孩子身上花費了很多心思,做過無數次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也和家長交流溝通過很多次,但是毫無效果,他該幹嘛還幹嘛,上課依然不聽,考試啥都不會。

孩子的態度是不想上學,家長的態度是不想上學就算了,乾脆回來幫他做事幹活。

對於這樣的孩子,用對其他同學的要求和標準行嗎?把這樣的孩子和其他同學放在統一標準下進行教育能行得通嗎?

孩子與孩子有很大的差異,家庭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區別,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不能用理想來衡量和要求現實。

對於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做好他的教育、引導和管理就問心無愧了。至於他能學到什麼樣的程度,能有什麼樣的變化,能有什麼樣的進步,最終能走到哪裡,那就不是老師所能夠決定得了的。

教育本身就沒有拯救功能,老師也沒有普渡眾生的法力。

對這樣的孩子,老師盡職、盡心、盡責就對得起職業要求,對得起孩子,對得起家長。

所以,對於他們期望值不要太高,用平常心對待他們就可以了,其他別的真的什麼都做不了。


教育探微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教過一個這樣的女孩,寫字工整,上課認真,筆記做得好。作業按時完成,只是考試什麼都不會。我單獨輔導她兩個小時,一個一個單詞帶著拼讀。記住了第二個第一個又忘了。在她要離開辦公室去上課前,我要她重來一遍,又一個都不會了。那我除了嘆氣還是嘆氣。好在她除了成績不好外,其它各方面都很好,會跳舞,分管班級衛生盡職盡責。所以我覺得孩子不會讀書,那不要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在學校裡和同學快樂長大,有汗水有歡笑,這就足夠了。至於將來如何,那就交給時間和命運去安排吧。


Alissa周


我小學四年級有個女同學,就是啥也不會,二加三等於幾都不知道,我數著手指頭教她,她還要一個一個數,說她腦子有病吧,她跟人說話也正常,也不顛三倒四,下課也會去跳皮筋,踢毽子。後來不知道還有沒有繼續上學。

我高一的時候班級裡也有個奇葩,男生,他爸是學校門衛,據說上了兩年高一了,沒有老師願意要他。上課就看課外書,考試就寫個名字,交白卷。班主任怎麼訓他,他就是油鹽不進!可能就是不想學習吧!

家長送去學校,可能想著混個高中畢業吧!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


這類孩子我也遇到過,雖然不具體教學,每次機關下學校,總會遇到學校有困難反映。這一類孩子雖然是少數,但是恰恰是學校關注的重點人員。每次,我都會給學校講一個真實案例。

我國某地,曾經有一個學校有這樣一學生,男孩,四年級。孩子在班上不學習,考試啥都不會,義務教育又不能退學。老師年終怕影響班裡成績,主動和家長溝通,能不能讓孩子回家補補課。話講的很婉轉,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情況也很好說話,同意了。孩子不學習,帶回家其實也不真補什麼課。只是想著等考完試再回學校。不想因為孩子不學習影響班裡成績。然而巧的是,家長忙,沒有空帶孩子,就是在這個在家“補課”的”階段,孩子自己在家玩出現了意外,孩子出事死了。孩子不學習,家長能接受,孩子出事了,家長就不好說話了。結果是麻煩來了,家長反找回學校來討說法了。這個勸學生回家的老師,心生愧疚,最後也辭職不當老師了,學校校長也因對學生管理不嚴,義務教育工作不紮實,受到了行政處理。

這類案例其實不是少數。我是做學校安全工作的,有多少出事故的孩子,是在學校學習期間出的?大部分學生事故和意外,都是學生脫離了學校和家長監管時間發生的。從這個角度說,孩子不學習,考試也不會,要呆在學校是有義意的。

我們國家是義務教育制度,孩子在校學習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愛學習的。學校培養孩子的義務,不僅僅是學習好這一項工作。學生在學校遵守紀律,團結同學,尊重老師,與同學和諧相處,也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從國家政策的高度看義務教育,學校就是收留每一個孩子的地方。無論他們是什麼樣子,什麼狀態,什麼條件,是否貧窮,是否殘疾,是否愛學習,會學習,只要是我們國家的孩子,學校就有義務收留他們,培養他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我們從事教育的人,要有耐心靜等花開。

今天週六,是我個人從事公益輔導孩子的活動日,這項活動我義務堅持了八年。今天接待了四個家庭,其中就有一個學校不想要的孩子,我除了溝通家長,還要溝通學校。義務教育,對學生勸退只是教育手段,不是教育目的。一個能容得下不愛學習學生的學校,才是真正的好學校,一個能接納不愛學習學生老師,並且能讓孩子變得愛學習,那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方方夢語


我在學生時代唸書的時候也碰到過這樣的女孩,而且還不是一個,接下來我說一下她們的情況。




我先說我比較熟的一個女孩,因為我們住的近,還是同學,暫且就叫她小H吧。

小H家裡條件不選很好,家裡有姐姐,有哥哥,可能是因為這樣,父母不太疼小H。小H長得小巧玲瓏,挺秀氣的,平時也不搗亂,很是乖巧,不過在老師那裡確實沒什麼存在感。因為學生多,老師關注的要麼是學習很好的學生,要麼是會搗亂的學生。而且她成績不好,她父母也從來沒有和老師商量,看看能有什麼辦法提高一下。一貫都是聽之任之的態度,其實有時候我會覺得很可惜,但好像連她自己都不在乎。

還有一個女孩,我就叫她小W吧。她家裡好像還是挺寵小W的,因為我聽說她家裡只有一個哥哥加上小W兩個孩子,家裡條件還可以吧,可是小W上學成績也是差的可以,還聽說小W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已經談戀愛了,真實刷新了我們的三觀!之後好像連初三都沒畢業!

這兩個女孩的父母怎麼會把她們送到學校?因為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所以就把她們送到學校去了。我想小H的父母都想著女孩接受點教育就可以了,家裡條件這樣,早點出來賺錢,補貼家裡。所以小H成績不好,正好給了她父母一個合理的藉口,最後也是如她父母所願,初中畢業就開始工作賺錢了。小W的父母可能不會希望她成績差,因為家裡有條件供她讀書的,就是她自己不爭氣,可能也是對讀書有牴觸心理,成績就是爛啊。所以做父母的也只是遵從小w的意見,能讀一定繼續讓她讀。(比如,義務教育一定讓她讀完,可能大家都覺得奇怪,但在我們那個農村的孩子,有很多是沒有讀完初中的,有的是孩子真讀不下去;有的是成績不錯,可是家裡沒錢,只能不讀了;有的是因為重男輕女,女孩成績好也不能讀的。我讀初中的時候,還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女孩還是挺艱難的。這是在農村,可能在城市就不會這樣吧!)估計小w之後也只是讀到初中畢業吧,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個時候忙著談戀愛才會這樣?


還有個女孩,我本來不認識的,是聽同事的小孩說的,我同事小孩我叫他“小x”。這個女孩還是讀小學,我暫時稱呼她“小d”。

小d現在的成績可能連及格都夠不到,也是整天在學校裡無所事事,無心學習的,她才五年級,我當時聽小x跟我說的時候,我也問他:“為什麼她會變成這樣?”

之後我聽了小d的故事,原來小d的媽媽出門打工了,家裡只有外婆照顧她,外婆的年紀也很大了,只能管她吃穿,管不了她的學學習。

雖然現在在農村還是有許多做父母的到外面打工,但是有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讀小學的時候回來的。我就問小x:“為什麼她媽媽不回來帶著她呢?小d的爸爸也在外面打工嗎?有一個在外賺錢,一個孩子是能養得活的吧?”小x跟我說,以前小d成績很好的,跟他差不多的,就因為小d爸爸在小d四年級和小d媽媽離婚了,而且小d爸爸沒有要小d的撫養權,要的事小d弟弟的撫養權。之前小d總覺得她爸爸很愛她的,她媽媽因為她爸爸能賺錢也只是在家帶孩子,沒有出門打工的。內心敏感的小x,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隨著離婚的成功 ,一個好好的家庭就這樣唄破壞了,至於離婚的原因誰也不知道具體原因。小d的媽媽沒有收入來源,為了養活女兒,不得不把她給外婆帶,然後自己出門打工賺錢。從那次以後,小d每一次考試都會退步,從原來的90多分,到80多,再到70多分,再考就在及格的邊緣,到五年級下學期,徹底不及格了。該怎麼讓她成績再上去,估老師再教也沒用了。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小d的媽媽回來,小d的成績是不是會好點?可是這也只是如果,因為小d媽媽不會因為小d回來的,小d媽媽回來找工作賺的錢可能養不活小d。小d媽媽或許知道小d的情況,她媽媽也不希望她成績下滑,但是不能不顧生活啊,而且小d還小啊,不讓小d在學校,讓小d去哪?在學校至少還有老師教導,學校的環境也相對簡單,小d就算學不到東西,也不會學壞,不會有更大的危險。作為一個媽媽,誰不想對自己的孩子好呢!如果有辦法把小d接到外面上學,我想她也會這樣做的,可是這個想法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真的只能是個想法而已。

小d也12歲了(虛歲),女孩本來就早熟,小d需要的愛,需要解決心裡的疑問,可是大人好像不會在意這些。只留下小d自己胡亂猜疑,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也有可能小d自己也不想讀書了,希望自己成績不好,讓媽媽死心,這樣就可以早點結束學業到媽媽那裡去,和媽媽在一起,就算是工作也是開心的。




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或許有些人的行為必不被大家所理解,可是存在即合理。小d的故事,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因為這樣的事,小d可能並不希望大家知道,而且能瞞儘量瞞著,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小x也是跟小d是好朋友,才會知道,小x也是因為跟我說不會對小d造成負擔才和我說的,畢竟我不會跑到小d的學校宣揚這件事。)只要明白這一點,就會知道有很多事情,我們只能是旁觀者,而不能去打破砂鍋問到底,因為有時候你覺得你揭開了真相,其實你可能揭開了別人的傷口。

但是,不管是什麼原因,在校的學生不認真學習這一點,是非常錯誤的,或許這些女孩現曾經這樣做了,她肯定會後悔為什麼會在最該學習的年齡,卻虛度了打把的光陰,如今長大成熟了,卻再也回不去了。或許現在還有想小d這樣因為家庭或是別的原因而導致成績差,學不下去的女孩們,她們沒有人正確的引導,她們今後的人生再也沒有走向巔峰的可能!

生活賦予我們的,有好的,有壞的,我們要做的是:堅定自己的仍人生目標才是最重要的。小d的遭遇很可憐,我們知道真相了之後也很同情她,可是有些事情,只能小d自己熬過來。這樣才會有個光明的未來。這,也是我對這些迷茫的孩子們要說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