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中国诗词大会:有创新也有槽点,后期剪辑有些舍本逐末,让人迷惑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于正月初四晚上在CCTV1隆重开播。看过节目的观众都知道,第五季的主持人不再是董卿,而成了年轻漂亮的龙洋。对于龙洋的表现,观众们褒贬不一,但总体来看还是董卿的主持更受认可,龙洋不可避免地被许多网友非议了一番,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如今的主持界,可以说还没有人比董卿更优秀、更具文化底蕴和知性气质。不过,这都是多年磨砺和积累的结果,拿一个年轻主持人跟如日中天的董卿来比,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中国诗词大会:有创新也有槽点,后期剪辑有些舍本逐末,让人迷惑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在比赛规则和题目设置上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在个人追逐赛中,每位选手最多只需答5道题,相比前面四季,选手答题的数量减少了,但题目的难度有所增加。在题目的设置上,第五季新增了“身临其境题”,也就“电影化”的出题方式。这种题目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在题型创新方面的最大亮点,一般由一位点评嘉宾或其他领域的重要人物出镜,带观众游览某个古迹名胜或者现代建筑等,从中引出与古诗词有关的题目,让选手在几个选项中做出选择。这样的出题形式很新颖,很好地把抽象的古诗词与现实中具体的事物联系了起来,特别是通过出镜人的现场讲解,让观众对相关诗词的内涵有了更具象的感受和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诗词大会:有创新也有槽点,后期剪辑有些舍本逐末,让人迷惑

中国诗词大会:有创新也有槽点,后期剪辑有些舍本逐末,让人迷惑

除了“身临其境题”,第五季的题型还增加了“对号入座题”,也就是所谓的连线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必须3个连线都正确才算做对整道题目。实际上,这种题目包含了3道小题,如果选手不能对3个小题都做出准确判断,就无法答对题目。(当然,运用一定的答题技巧也有助于答对题目)“身临其境题”增加了出题的时长,而“对号入座题”增加了题目的难度,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使得选手答题的数量只能相应减少,这就是第五季的个人追逐赛只设置了5道题的原因所在。

中国诗词大会:有创新也有槽点,后期剪辑有些舍本逐末,让人迷惑

在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一场比赛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第二个出场的选手刘敏华奶奶、第三个出场的选手石昊霖在答题时,竟然出现了跳镜头的现象。刘敏华奶奶答前2道题时,竟没有主持人龙洋出题的镜头,直接就是刘敏华答题的镜头,让人感觉相当地跳跃。而更令人摸不到头脑的是石昊霖上场的情景,出场不足1分20秒的3号选手石昊霖仿佛是个打酱油的角色,似乎毫无存在感

,让人看过之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象。

中国诗词大会:有创新也有槽点,后期剪辑有些舍本逐末,让人迷惑

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归咎于节目的后期剪辑,因为一些必要的镜头被剪掉了。比如,石昊霖答题错误进入绝地反击环节之后,居然没有龙洋出题的镜头,而石昊霖和百人团选手对抗飞花令时也是快速闪过,观众还没弄明白他们飞的是哪一个字,比赛就以石昊霖失败而宣告结束,真是让人看得人一头雾水。

中国诗词大会:有创新也有槽点,后期剪辑有些舍本逐末,让人迷惑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节目的后期剪辑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一些与比赛本身无关的镜头倒是出现了不少,如1号小选手王恒屹即兴挑战“姓氏飞花令”的情节就显得有些多余,刘敏华奶奶秀恩爱的环节也可以适当剪掉一些镜头。用这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去替代出题、答题等环节的一些必要镜头,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因为那样显得太突兀、太缺乏连贯性。

中国诗词大会:有创新也有槽点,后期剪辑有些舍本逐末,让人迷惑

在第一场的节目中,看到刘敏华奶奶和石昊霖答题那一段时,你有没有感觉镜头很跳跃、很突兀?希望以后的节目中不要出现这种让人迷惑的场景!少一些花哨的修饰,多一些实在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