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新年看《囧媽》,也看徐崢的中年危機與欲求未滿

一.

徐崢的好友、陳數的老公、《囧媽》的配樂、著名鋼琴師、著名美食家趙胤胤說,徐崢是一盤黃魚面,既能果腹,還能回味無窮。

這是《吐槽大會》的一個梗,但估計徐崢心裡也真是這麼想的。

回顧徐崢的演員生涯,他在藝術上想要精益求精,演話劇要拿金獅獎,演電影要拿金馬獎。

他總是有更高的追求,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喜劇明星。

他與好友黃渤相比,他是正統科班出身,導演事業已經比黃渤高出一個身位。

他與曾經的好友王寶強相比,他不只個搞笑演員,不想拍一部電影就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自己既然拍喜劇電影,既要掙更多的錢,也要在掙錢之餘就儘可能地撓觀眾癢癢,把觀眾逗開心也很重要,讓自己的票房和口碑雙豐收,讓人們在若干年之後懷念喜劇電影還能想到《囧》系列。

新年看《囧媽》,也看徐崢的中年危機與欲求未滿

《泰囧》拿了十億,徐崢成為了當年的票房冠軍,還帶動了泰國的旅遊,受到泰國總理的接見。

《港囧》拿了16億,但與包貝爾搭檔失敗,口碑急劇下滑,徐崢從此與包貝爾分道揚鑣。

《囧媽》上映之前,就有了江湖傳聞的24億對賭協議,直接把老搭檔光線傳媒嚇跑,新搭檔換成了橫店影視。

之後,就有種種利空的新聞出來,說業界對《囧媽》的票房前景並不看好等等。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3》已在預售時搶跑,得意滿滿。《囧媽》是否與陳可辛的《中國女排》、光線傳媒的《姜子牙》競爭中能脫穎而出,要看徐崢的真本領了。

二.

新年看《囧媽》,也看徐崢的中年危機與欲求未滿

徐崢的《囧》系列都在講述他的中年危機。

故事應該從《人在囧途》和《瘋狂的石頭》說起。

《人在囧途》和《瘋狂石頭》開創了中國小成本喜劇電影的先河,也給了主演徐崢很大的啟發。

在這之前的內地院線,是被第五代導演霸佔的。他們有一線的資源,張藝謀找港臺國際巨星,馮小剛找國內一線演員,陳凱歌找韓日當紅巨星。他們拍大片,大投資、大場面、大明星,票房掙了不少,口碑也越來越差。

這種大導演霸權效應也很大程度上擠壓了中小導演演員的空間。喜劇電影大拿馮小剛的御用演員是葛優,徐崢當時是做不了男一號的。

徐崢自己去演男一號吧,劇本不行,票房最多也就兩三千萬,過億是奢望。怎麼去突破瓶頸,是中年徐崢的最大難題。

另一方面,內地觀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在膨脹,市場需要新的面孔新的血液。

《人在囧途》和《瘋狂的石頭》以小博大,幾百萬的成本,大幾千萬的票房回報。它們的成功,讓徐崢有了自己的思路。

內地的年輕導演們,從此開始紛紛做喜劇電影。

跟徐崢一起做的,還有鄧超和陳思誠。

只不過鄧超做砸了,徐崢、陳思誠做成功了。

徐崢最大程度的汲取了《人在囧途》的養分,就是從自己的中年危機談起,與王寶強的反差萌是成功的關鍵。

新年看《囧媽》,也看徐崢的中年危機與欲求未滿

徐崢是上海小市民出身,上學進藝術院校當演員,衣食無憂。所以,他對生活理應有更高的需求。比如做點生意,事業與家庭之間的矛盾是主線。

王寶強呢,群眾演員出身,吃飽肚子是最主要的,有錢了就去炫耀旅遊。

兩個人都在《人在囧途》和《泰囧》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色,讓搞笑的成分最大程度的擴大,也讓國人好久沒有這麼暢快的笑過了。

結果,《泰囧》的成功,讓喜劇二人組有了變化。

王寶強自己想拍電影,推說沒有檔期,不想再和徐崢合作了。

這邊剛說沒有檔期,那邊王寶強卻和陳思誠拍了《唐人街探案》,捧紅了劉昊然,還讓《唐探》成了新的喜劇IP,也是今年春節檔頭號熱門。

《港囧》票房和口碑的反差,讓徐崢失落了很久。

新年看《囧媽》,也看徐崢的中年危機與欲求未滿

三.

徐崢他試著沉澱自己,暫時放棄了《囧》系列的企劃。

他和陳思誠一起,去美國派拉蒙公司學習,學習美國的電影工業。

他還試著監製動畫電影《年獸大作戰》,探求新的市場動向,可惜票房並沒有達到理想的位置。

他沒忘記老本行,把主要工作放在繼續當演員上面。他與好友甯浩深度合作,扶持新導演,監製加主演,嘗試新的正劇角色。

既然是投資,有成功也有風險。

第一部《幕後玩家》口碑也一般,票房尚可。

第二部《我不是藥神》大爆,票房31億,客串的甯浩笑開了顏,徐崢拿了金馬影帝,新人文牧野成了希望之星,徐崢笑談後悔當初投資少了。

這些投資或主演的沉浮,讓徐崢有了更多的底氣進軍春節檔。

離《泰囧》已經過去了五年,內地的電影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

10個億已經是個小目標,《唐人街探案3》的目標已經是40億起步。

徐崢有了更大的票房野心,他把目標定在了24億。

但發行方搭檔光線傳媒沒有信心,這個對賭協議光線要付給徐崢6億。謹慎的光線選擇了退卻和打壓,畢竟還有親兒子《姜子牙》也要上映。

徐崢的對手除了光線傳媒,還有多年不出新片的陳可辛和老邁的請來唐季禮助陣的成龍。

分析了形勢,再加之“肺炎”的黑天鵝,徐崢突然發現自己的目標定高了,趕超《唐人街探案3》已經絕無可能,成為第二集團的領頭羊才是最現實的事情。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徐崢只好上《吐槽大會》等綜藝宣傳,自嘲自己,給自己和《囧媽》多些流量。

為了避開《唐人街探案3》的鋒芒,徐崢甚至還將《囧媽》改檔除夕上映,引起排期和留守影院員工不滿。

徐崢只好發紅包謝罪,道歉再道歉,只是希望票房能再高一點,把自己的對賭任務(已經漸漸成不可能的任務)完成。

一切都是始於中年危機,終於欲求未滿。

新年看《囧媽》,也看徐崢的中年危機與欲求未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