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過年是中國人最大的節日,無論是一個人的秉性喜好,還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地位財富,都能在“年”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紅樓夢》被譽為“大百科全書”,它用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和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集中展示了賈府過年的場景,讓今天的我們對封建社會豪門貴族怎樣過年有了一個全面形象的認識。

掩卷沉思,其中奢華,確實超乎想象。但驚奇之餘,我們不妨以“事後諸葛亮”的視角,來審視一下賈府中人自己未必能看見的隱憂吧。

先還是要看看賈府是怎麼過年的。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01 臘月:治辦年事

“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與鳳姐治辦年事。”這一句話,拉開了賈府“忙年”的序幕。那麼,為了過年,賈府都要準備哪些事呢?

(1)打掃衛生,裝飾府宅

過年要祭祀先祖,宗祠必須打掃乾淨,祭器必須收拾妥當。這事讓榮寧二府內外上下著實忙碌起來。

乾乾淨淨只是打基礎,還必須紅紅火火,才有過年的氣氛。曹雪芹寫道:

“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

賈府宗祠設在寧國府,所以寧國府各門各廳的兩邊臺階下,都點著清一色的硃紅大高燭,像兩條耀眼的金色長龍。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2)領皇上天恩,收莊頭田租

賈府是世襲公爵之家,又有賈元春在宮中做著貴妃,每逢過年,皇上是要賞賜春祭恩賞的。這一年的春祭恩賞是賈蓉領回來的,一個小黃布口袋裝的一百兩金子。

皇上的天恩不在於多少,賈珍看中的是“皇恩永錫”四個字。皇恩給了誰,便證明皇上心中有誰,誰便有位子、有面子。要是不給,那可就麻煩大了。所以賈珍說:

“置了祖宗的供,上領皇上的恩,下則是託祖宗的福。咱們那怕用一萬銀子供祖宗,到底不如這個有體面,又是霑恩錫福的。”

既然皇恩只是裝點面子,那就必須有可以支撐的裡子,否則不要說過年,就是過尋常日子也難。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賈府上下,主子奴才一大家子,靠什麼過活?“黑山村的烏莊頭”揭開了謎底。原來,賈府在關外有田莊,可以收田租。

賈蓉領回皇上恩賞的當日,莊頭烏進孝進京交租子來了,其實就是過年的物資和經費。物資除了雞鴨魚肉等日常食物,還有大鹿、獐子、狍子、鱘鰉魚、熊掌、海參等山珍海味。經費則是2500兩銀子。

賈珍很不滿意,嘆道“真真是又叫別過年了。”

(3)準備押歲錁子,確定年酒日子

烏進孝不信賈珍的哭窮,可站在賈珍的角度,他說“外頭體面裡面苦”,也是此言不虛。別的不說,光看壓歲錢這一項,便知賈府過年開支不小。

寧國府為發壓歲錢,打了220個押歲金錁子,用了153兩6錢7分金子,按當時1:10的折價,換算成銀子,就是1536兩銀子。除金錁子外,還有銀錁子。這樣看來,烏進孝帶來的銀子真是“無以盡孝”了,只夠給小孩們發壓歲錢的。

何況賈府的大頭開支還不是這“內部開支”,而是那“外部吃請”。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賈蓉到光祿寺領完皇上的賞回到家,對賈珍說,光祿寺的官兒們著實想念多日不見的父親。賈珍對其中意思明白的很。

“他們那裡是想我。這又到了年下了,不是想我的東西,就是想我的戲酒了。”

說得似乎有些窩火,但賈珍一點不敢怠慢大意,他讓賈蓉去問王熙鳳,看看榮國府正月裡請吃年酒的日子擬定在什麼時候,為的是不讓寧國府定的日子和榮國府的日子重了。

為什麼特別重視這個日子?因為一旦重了,別人就會少吃一日,顯得寧榮二府是“送虛情怕費事”,弄得不好就會落個“請客得罪客”的下場。

(4)為鄰府送禮物,給閒人發年物

寧榮二府從外面看雖是合為一府,但在裡面還是相對分開的,各過各家。從烏進孝的口中可知,榮國府的田莊和寧國府的田莊,也隔著100多里,管事的人是烏進孝的兄弟。

兩府所得的田租不盡相同。所以賈珍命賈蓉把烏進孝奉上的各樣物品,取了一些送進榮國府。榮國府自然也還禮送到寧國府一些物品。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過年,大家都是要討個彩頭、討個喜慶的。賈府慣例,還要給“閒著無事的,無進益的小叔叔兄弟們”分發過年物品。看見沒有,賈府是要連“閒人”也要養著的。

02 大年三十:朝拜與狂歡

(1)進宮朝賀

賈母等人,都是有誥封的,享受著皇上和朝廷的恩寵,當然要知恩圖報,進宮朝賀。其實也是向皇上表忠心,圖的是長久的恩寵。

(2)祭祀宗祠

在宮中行了大禮、領了佳宴回來,一班人便到寧國府賈氏宗祠祭拜先祖。祭祀祖先是件嚴肅而又重大的事情,連“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們胡羼”的賈敬也不得不回來,並擔任主祭。賈府男人在青衣樂奏中,獻爵拜興,焚帛奠酒,整套禮畢後,方才退出。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然後是給祖先供放菜品,賈母率領一眾女眷進至正堂上影前,除了長房長孫賈蓉隨女眷在檻內,其他男人都在檻外。一道道菜從檻外傳到檻內,從男人的手上傳到女人的手上,最後由賈母捧放在桌上。

(3)禮拜賈母

賈母是賈府在世人中輩分最高的,恩威並重,權力至高無上,地位無人可及。朝畢皇上,拜完逝去的祖宗,就該拜這位“活祖宗”了。

拜“活祖宗”最有收穫,最得便宜。先是散壓歲錢、賞荷包、發金銀錁子,然後是吃合歡宴、喝屠蘇酒與合歡湯,品吉祥果與如意糕。

接下來的除夕之夜,人們在給佛堂灶王焚香上供、正房院內設置天地紙馬香供後,便穿著花衣、放著爆竹,盡情玩耍嬉戲,一夜不眠。與我們現在人看春晚過大年不一樣的是,他們自己演的就是“春晚”。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03 正月:吃請年酒與歡鬧元宵

(1)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賈母等人還要再次趕早進宮朝賀。這一次,她們還向從賈府走進宮中的貴妃賈元春致以了新春的祝福。

從宮中回來後,賈母帶著大夥又到賈府宗祠祭拜列祖。

然後,賈母再次接受賈府眾人的禮拜。再後來,她便不再見其他來賀節的親友,只是和幾個晚輩說說話、下下棋、打打牌。

(2)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四

這段時間,是賈府集中請人吃年酒、聽戲文的時間,其中也間或有別人請賈府人吃年酒的。總之各路親友絡繹不絕,天天熱鬧不已。

(3)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鬧元宵,突出一個“鬧”字,寧榮二府張燈結綵。

元宵之夜,賈母命舉辦家宴,擺酒唱戲。與一般人家不同的是,賈府鬧元宵,除了10來席酒桌,還有3張“錢桌”——桌上堆著“一般大、新出局的銅錢”。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這銅錢,是看戲看得高興了,賞給戲子們的,且賞得大方,向錢堆裡撮一簸籮,往臺上一撒,“只聽豁啷啷滿臺的錢響。”

賈珍、賈璉怕賞錢不夠,命小廝們抬了大簸籮的錢來,暗暗地預備著。

看戲尋樂之外,賈府人還要講笑話取樂。圍繞一個“鬧”字,她們講笑話,主要就是編派人,而且還要是在場的人,那樣才有趣。

賈母講的伶俐嘴乖的人,是喝了孫悟空的猴兒尿的,明顯就是編派王熙鳳。

王熙鳳回了一個“聾子放炮仗——聽不見響”的故事,暗含著“我可沒聽見”的意思,也算是自我解嘲吧。

反正聽的人都是前仰後合,笑得合不攏嘴,效果就達到了。

(4)正月十六以後

我們現在常說,正月十五不過完,總感覺年還沒過完。殊不知,賈府鬧完元宵後,還要接著吃年酒。

不過,這時的年酒,主要是寄居在賈府的薛姨媽,還有賈府一些有頭有臉的奴才在請主人和主子了,頗有些還情的味道。

04 賈府熱鬧過年透露出來的衰敗跡象

出的多、進的少,是賈府過年給人最深的印象。但人人都在享受熱熱鬧鬧,誰會想到冷冷清清呢?唯一想到這一點的秦可卿,早就氣絕而去了。她曾託夢給王熙鳳,王熙鳳哪裡能切實執行呢?

(1)好大喜功入不敷出

賈元春封為貴妃,當然是一件好事。她為賈府尋得了更大的政治資本,但也連累了賈府的經濟,掏空了榮國府的荷包。賈蓉說:“娘娘難道把皇上的庫給了我們不成!”皇上的庫肯定不會給賈府,倒是賈府的庫要貼進去。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頭一年省親連蓋花園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兩年再一回省親,只怕就淨窮了。”

賈珍則說得更直接:“這一二年倒賠了許多。”可見賈府的財政危機已經很嚴重了。而田租越交越少,又沒有其它的“銀子產業”可添,長期這樣入不敷出,任你是金山銀山,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2)維護關係不容不出

賈珍在賈蓉領回皇上的恩賞後,感嘆道:“真正皇恩浩大,想的周到。”如果說皇上都要靠“想的周到”來讓皇親國戚、臣子貴族感恩於他、聽命於他、效忠於他,那麼賈珍更要靠“想的周到”來維繫他在龐大的官僚體系中的地位。

既然當官,就要官官相衛,否則隨便哪個人使出暗箭,都可能絆你個大跟斗。事實上,賈府後來敗落,還是與他們做的不周到,得罪了權貴有很大關係。

賈珍當然明白其中利害,所以儘管心中有怨氣、不樂意,還是要精心安排請客吃年酒的時間,寧肯寧國府請一日,榮國府請一日,多花些銀子,也不能讓人瞧不起、結樑子。

(3)維繫面子不得不出

這裡再說說用作發壓歲錢的金錁子。1500多兩銀子,打了220個錁子,平均一個錁子7兩銀子,作為壓歲錢,隨便就發出去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劉姥姥看見賈府人吃螃蟹,算過一筆賬:一頓螃蟹加酒菜,一共20多兩銀子,夠莊稼人過一年了。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按這樣算法,賈府一個金錁子的壓歲錢,夠莊稼人過4個月了。

放在現在,有幾個家庭會如此給小孩子發壓歲錢的?

然後再說看戲發賞錢。發賞錢全憑高興,也不計數,用簸籮一撮,朝臺上一撒,瀟灑得很,大氣得很。

“只聽滿臺錢響,賈母大悅。”

原來只要賈母開心,錢不是問題。與此類似的情景,我們在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中似乎看到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我們都知道,這首詩可是杜牧用來鞭笞唐玄宗、楊貴妃驕奢淫逸、昏庸誤國的。

(4)不察民情不由不出

見賈珍嫌田租太少,烏進孝解釋年成實在不好,天災連連,不說糧食畜禽,就是人和房子,也被打傷了上千上萬。

也就是說,那些租戶老百姓,連住的地方都快沒有了,連命都差點丟了。賈珍卻毫無體恤之心,一味嫌烏進孝打了埋伏,玩了狡猾。縱然“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又關他賈珍何事呢?

當然,烏進孝並非平頭百姓,他是管理佃戶的“包工頭”。他是有可能“打擂臺”的,這樣,他才能獲取他的最大利益。

關鍵是,賈珍只有這種感覺,卻拿不出證據,因為他對農事一概不知啊。


賈府過年:有普通人家想不到的奢華,但也有他們自己看不見的隱憂


從少年賈寶玉,應該可以看到賈珍是如何長大的。賈寶玉在外頭小便,要2個丫頭提醒他小心驚風,2個丫頭捧水盆、拿手巾,還要丫頭先試了水溫再讓賈寶玉洗手。被這樣呵護著長大的人,多半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怎麼可能知道老百姓的不易和農田裡的貓膩。

若說來自黑山村的烏進孝的心是黑的,那麼賈珍的心就是花的,花在女人身上和風月場裡的心,早已綿軟無力、不堪一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