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陈鸿杰委员:推进“两江两带”融合发展,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

陈鸿杰委员:推进“两江两带”融合发展,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

陈鸿杰委员:推进“两江两带”融合发展,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相继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湖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陈鸿杰委员接受湖北广电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说,“湖北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也是汉江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应加强规划对接,深化融合,促进‘两江两带’融合发展。”

陈鸿杰委员:推进“两江两带”融合发展,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

陈鸿杰委员建议:

1、积极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战略整体融合。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重要影响区,发挥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纽带作用。把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天然地融为一体,将两大战略融合推进,可以充分发挥“两带”的政策、生态、产业优势,打破区域壁垒,增强区域协作,促进经济互动与合作。

陈鸿杰委员:推进“两江两带”融合发展,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

2、建议国家层面设置综合协调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全面协调解决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开发开放的有关问题,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将每年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经济带“两带”协作推进会定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同期召开。重点推动“两江两带”规划融合,做到规划设计同时,论证同频,实施同步。加强生态保护立法。加强汉江生态保护立法,将汉江流域生态保护法制化。

陈鸿杰委员:推进“两江两带”融合发展,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

3、建立汉江流域沿线城市协作机制。完善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机制,合力谋划汉江流域保护开发。建立汉江下游抗旱安全水位制度,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使用。分阶段确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管理等领域的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探索建立流域综合决策、市场联合监管、生态协同治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区域互助扶持、利益纠纷仲裁等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形成横向联合、上下联动的发展格局。

4、建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机制。比照丹江口库区,将汉江中下游流域纳入国家级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国家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在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国家和省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汉江流域倾斜,加大汉江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投入力度。对水土保持和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专项治理。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力度,增加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5、设立“两江两带”融合发展开放开发试点示范区。汉川处于汉江最下游、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在汉川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可保障武汉等地用水防汛安全,保障汉江下游水生态安全。建议把汉川作为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融合发展开放开发试点示范区,在两江流域综合开发机制创新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寻找路径打好基础。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罗峰

孝感台 陈凯歌、董小伟

通讯员 吴险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