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伊朗導彈襲城報復後,美國反擊終於來了:副總參謀長被點名制裁

美國殺害蘇萊曼尼,伊朗就發射了兩輪導彈以示報復,打擊的結果是沒有任何人死亡,美國有了臺階下,伊朗也維護了面子。按道理說,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雙方是不是該消停點呢?然而並沒有,就在伊朗準備下一輪報復,美國卻率先出手了。

伊朗導彈襲城報復後,美國反擊終於來了:副總參謀長被點名制裁

當地時間1月10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財政部長姆努欽主持召開記者發佈會,宣佈對伊朗實施新制裁。制裁8名“對駐伊拉克美軍和聯軍基地發動襲擊”的伊朗高官,包括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和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此外,還對伊朗國內17個企業和實體公司展開了制裁,涉及建築業,製造業,紡織品,礦業等重要行業。

顯然,這是美國回應伊朗空襲美軍基地的一種強硬措施,兌現了美國總統“不以武力回應,將對伊朗採取新的經濟制裁”的政治承諾。

目前伊朗因為美國長期制裁,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石油賣不出去,物資十分短缺,貨幣大跌,失業人口一天比一天多。但面對種種亂象,伊朗並沒有失去理智完全撕毀伊核協議,而是選擇“停止履行”伊核協議,算是給拯救經濟留了後手。

伊朗導彈襲城報復後,美國反擊終於來了:副總參謀長被點名制裁

經濟危機還要不了伊朗的命,真正要命的則是政治危機。從哈梅內伊到魯哈尼,再到革命衛隊的各路將軍,不斷喊著“讓美國去死”“讓美國付出代價”,一個比一個聲量高,生怕自己站錯隊。可見主戰派一時間壓倒了扎裡夫這樣的溫和派。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就是因為軍隊在這輪政治博弈中,佔據了上風。伊朗革命衛隊不僅負責國防安全,還靠經商直接干預經濟事務。在這種體制下,軍隊和政府經常出現爭權奪利的現象,以至於最高領袖成了權利調解人,哈梅內伊只能在世俗政府、革命衛隊以及教權之間盡力平衡微妙的關係。

伊朗導彈襲城報復後,美國反擊終於來了:副總參謀長被點名制裁

蘇萊曼尼作為軍方頭面人物,他的死嚴重刺激了革命衛隊,他們聯合憤怒的民眾一起向政府施壓,而政府為了平息國內這種復仇情緒,只能選擇向美國發難。如果不這麼做,那麼伊朗常年來維持的強硬形象必然會崩塌,也會失去伊拉克什葉派、真主黨武裝、胡塞武裝等組織的信任。

可以說,伊朗現在真是內憂外患,對美國只能進行一些象徵意義上的“報復”,以至於出現了“誤傷”烏克蘭客機的巨大錯誤。而美國正是看中了伊朗的虛弱,選擇“好時機”對伊朗發動經濟制裁。

伊朗導彈襲城報復後,美國反擊終於來了:副總參謀長被點名制裁

而美國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繼續極限施壓,通過制裁伊朗高層和實體企業,給伊朗經濟造成重創。這符合美國國內的反伊立場,也能從民主黨的彈劾泥潭中抽身出來,為美國總統自己撈取更多的政治籌碼,所以伊朗接下來的日子更苦了。

美國越強硬,越不動武,伊朗面對的危機就越大,在軍事手段不起作用的情況下,伊朗或許只能跟美國談判,雖然這是伊朗革命衛隊無法接受的結果,但為了伊朗政權的穩定性,伊朗最終還得這麼做。

伊朗導彈襲城報復後,美國反擊終於來了:副總參謀長被點名制裁

這樣一來,美國總統既削弱了伊朗影響力,還贏得了選票,簡直是一箭雙鵰。隨著美國繼續施壓,沒有實力進行“反制裁”的伊朗遭受必將遭受更多的壓榨和安全威脅,其前景堪憂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