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去年四季度地產信託募資降至冰點 今年金融類信託有望“上位”

本報記者 邢萌

2019年,房地產信託的發展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上半年房地產業務蓬勃發展,多家信託公司業績報喜;進入下半年則是另一方天地,歷經多輪監管政策調控,房地產業務急降,不少信託公司也將業務轉向政信類信託,扎堆式追規模,也容易埋下“觸雷”的風險隱患。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去年四季度,房地產信託募資規模達到了兩年來的最低點。用益信託金融信託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房地產信託募資規模僅為1400億元,環比下滑超25%,刷新了2018年以來季度規模新低。

“在強監管趨勢下,2020年的房地產信託業務或將繼續萎縮,業務轉型仍需時間”,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向《證券日報》記者預測道,“信託公司正著力在房地產業務模式上進行創新和改變,目前以開發貸為主的業務模式預期可能會有所萎縮,另外,2019年接連有大型房企兌付的負面消息傳出,房地產信託業務面臨的兌付風險值得關注。”

去年四季度房地產信託項目

集中在粵浙蘇等地區

在“去通道,控地產”的信託監管思路下,2019年三季度末信託資產管理規模呈現穩中有降的發展趨勢。中國信託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餘額21.99萬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5376.9億元,環比下降2.39%,與二季度降幅0.02%相比,下降幅度增大。

進入去年四季度,新增集合信託募資規模進一步環比下降。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數據顯示,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月3日,四季度共有60家信託公司募集成立集合信託產品6072款,環比增加9.99%,募集資金4882.25億元,環比下滑4.49%。從月度數據來看,2019年10月份、11月份、12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分別為1526.66億元、1439.92億元和1299.64億元,集合信託產品的單月募集規模持續下滑。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房地產信託產品規模下滑最為明顯,這也是導致集合信託募資規模下降的直接原因。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房地產類信託是成立規模環比下滑最為明顯的產品,去年四季度期間,該類產品的成立規模為1410.62億元,環比下滑26.43%,規模佔比28.89%,環比減少8.61個百分點。

從投向地區來看,房地產信託項目首選是經濟發達地區。據瞭解,去年四季度已披露投向區域的1021款房地產信託產品中,廣東省以171款產品居首位,排在後邊的浙江省和江蘇省的房地產信託數量均超過100款。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持續低迷,房地產市場在經濟和監管的雙重壓力之下開始出現分化,頭部房企相較於中小房企的優勢增加。信託行業的房地產業務開展受監管的影響,合規性門檻較高,對優質交易對手上的選擇並不多。

“房地產類信託預期還會有所下滑,業務轉型難度較大,”喻智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通過各類基金、REITs、股權投資等形式參與房地產業務是轉型的主要方向,但人才儲備和主動管理能力仍制約著該類業務的發展。”

金融類信託規模超房地產

2020年有望迎來大發展

在信託資金投向領域上,去年四季度投向金融的信託資金,無論是募資規模還是規模佔比,均超過房地產信託,居各大領域之首。據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信託募集資金規模佔據首位,達到1499.52億元,環比增加10.20%,規模佔比達到30.71;其次為房地產信託,募資規模1410.62億元,規模佔比28.89%;再次為基礎產業信託,募資規模1109.73億元,規模佔比22.73%。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分析稱,金融類信託的增長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證券市場尤其是股債市場的火熱,信託公司的TOF等產品的成立規模走高;二是信託公司正在加大對消費金融業務的開發,逐漸改變只充當資金通道的尷尬角色;三是現金管理類等短期產品增加,豐富了信託公司的產品線,提高了客戶黏性。

金融類信託或是2020年能出現大發展的業務,喻智對記者表示:“2019年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的增長多源自於符合資管新規監管要求的創新業務。投向股債市場的TOF、TOT類產品、投向消費金融領域的消金產品以及豐富產品線的現金管理類產品都可以作為信託公司集合信託產品的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