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

黃埔書院


房價短期內並不會有大的波動,依託於當前的價格,在一定的區間內合理的波動,呈現出陰跌或者特定地區小幅上漲的跡象。



在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依舊提到了房住不炒這個關鍵詞。這對於2020年的全國房價來講,已經奠定了總基調,但是我國當前的城市化進程並不是迅速發展的,這就會涉及到一部分的城市化進程,進度較慢的西部城市房價會迎來一定的上漲。


比如當前的蘭州,西安,成都的西北和西南部分優勢城市它的房價下跌的可能性並不大,即使部分二手房價出現下跌,幅度也不會很大,比不上北上廣深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回調。

至於當前的房價,對於那些剛需用護照而言,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時期,但是從總的房價成交量上來看自從部分二手房市場資金流入量被控制之後,整體的成交量有了一定的萎縮。所以對於想要施加金融槓桿借款炒房的群體而言,2020年的風險同樣會極大的增加。


晴天財經閣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得問題!

今年來說整個房產市場是比較穩定,上半年程下跌形式,中下旬還有點回落,但是相對於來說是開發商為了回款才搞的促銷

2019年整個一年全國房地產都是程下跌趨勢

但是利率漲漲跌跌,房價也是漲漲跌跌

很不穩定,整個國家80%都是和房地產撐起來的,

房地產關係這人們平常衣食住行,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房地產下跌太厲害或者上漲太厲害,那都會影響人們的收入和衣食住行

如果你是剛需的,2019年12月份是最後一個月,並且也是開發商著急回款,會促銷各種優惠,是買房的好時機,也是投資的好時機

等2020年一到,全國樓盤價格都要開始上漲了,但是不會上漲太多,畢竟跌了那麼久該漲一點了

2020年整個一年對於房地產來說還是不會有太大變化,房價不會大漲,但是還是趨勢平穩階段

所以如果想在買房就明年就趕緊買吧,

如果真的等到了2021年那房產就另說了,陸續上漲那是一定的,如果房地產不漲那可是會影響整個國家的GDP,社會也會有變化的,所以別整天想著房價會下跌,下跌後還會下跌,想的太天真了

你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去購買適合自己的房子,看到相中的,不要猶豫,不要等了,趕緊購買,房子是越早買越收益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關注我房產小李,可以為你解答房產的一系列問題。





房產諮詢小李


針對這個鏡像回答,我對於2018年、2019年的房價的判斷,目前都得到了印證,當然,這也是我預料之內的結果。因為我是實務派,對那些不從事地產開發,不身處地產一線,但是不知道從哪裡竊取而又羅列了一堆表格、數據、材料的問題回答,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認真負責的。因為很多表格、數據和材料都不是最新的,其中很多在很久之前我就已經看過了,顯然在最新的市場行情、因子變動和發展趨勢下,不適宜再做參考。

對於該題,我想從房地產價格趨勢和房地產發展趨勢來做回答,當然限於篇幅限制,只拎核心觀點。

1. 房地產價格趨勢

我延續對於2019年房價判斷的觀點(前提是不出現根本性的政策變動和內外形勢變化)。

在2020年,一二線城市總體橫盤上下浮動,強二線城市可能仍會有上漲空間,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面臨嚴峻的下行壓力。

2. 房地產發展趨勢

(1)在能夠保障行業地位、規模、排名的前提下,能夠從高速增長適應行業平均增速甚至接受低於行業平均增速的增長,從前期重點關注速度和規模轉移到重點關注品質和利潤;

(2) 提升抵抗不確定性因素的能力,逐漸發揮和提升持有型物業的規模優勢和造血能力;很多諸如中梁、旭輝、祥生、正榮等以往高速發展的黑馬型的印象,應轉變為高經營效益的穩健型標籤,從大規模增量地產開發的資產結構,能夠試探發掘持有型物業資產的機會,雖然目前已經很難上岸了;

(3)在目前常態化的政府監管政策、不確定的國內外形勢、日趨壓力的投融資環境,是要規模和排名犧牲潤率還是在保障規模不至於下降太快的情況下(約10%的增長)保持較高利潤率有質量的增長?是重點關注排行榜的表現還是財務報表的表現?結合今年的趨勢,明年地產前十強的入門門檻可能為3000億;

(4)在地產開發業務遇到瓶頸的客觀形勢下,持有物業運營管理業務在利潤總額、利潤率表現、經營性現金流等方面,應為行業以及企業戰略發展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從以前重招商開業轉移到重運營提升;從以往資源型的業務導向轉移到經營型的業務導向;從以外中心直管垂直型的組織架構轉移到區域協同扁平化的組織架構;持續提升利潤率表現和投資回報率提升,全方面實現持有物業的價值增值;

(5)能夠提升對形勢與政策的前期預判能力和方向把控能力,提升抵抗不確定性因素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的中長期戰略,能夠確保踩點和節奏成功;

(6) 融資端要爭取有效改善,金融機構的評級爭取更為正面和積極;資金端能夠有效緩解,並持續拓展和優化融資渠道,為後期穩健發展提供貨值支撐和造血能力;

(7)在新形勢下正確理解高週轉,一方面並非所有開發項目都適合去做高週轉,另一方面在政府監管壓力常態化的前提下並非所有開發項目都能夠實現高週轉;例如碧桂園,之所以會出現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盤子太大了,再強的管理水準也無法確保所有項目一點問題沒有;另一方面確實是高週轉帶來的源自於根部的癥結,內部管理雖然有標準化,但是不代表落地全部能夠標準化;

(8)慢下來不一定是壞事,提升建造品質和服務質量,打造富有影響力的產品;目前很多地產公司,根本就沒有獨特的、印象深刻的記憶標籤,大水漫灌的時候可以分一杯羹,細水長流的時候就不見得能顯山露水了。

(9)人才育留和梯隊建設成為重中之重,梯隊建設的局面改觀刻不容緩;之前行業裡最搶手的人才是營銷和拓展的人才,後期又懂開發又懂運營的人才,才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才。

(10)行業的集中度會越來越明顯,因為房地產開發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利潤率和現金流都很重要,但是結合當下的態勢和格局,利潤率要讓位於現金流的造血、輸血和運轉能力。大批的中小地產在這波洗牌當中可能要被淘汰,所以大型地產開發商可以有撿漏的機會,通過收併購等不同形式的操作模式,可以獲取和實現低於招拍掛機制的土地資源,強者恆強的局面會更突出。

(11)康養和物業可能是商業地產持有物業之外,下一個風口。


版納旅居之家


針對這個鏡像回答,我對於2018年、2019年的房價的判斷,目前都得到了印證,當然,這也是我預料之內的結果。因為我是實務派,對那些不從事地產開發,不身處地產一線,但是不知道從哪裡竊取而又羅列了一堆表格、數據、材料的問題回答,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認真負責的。因為很多表格、數據和材料都不是最新的,其中很多在很久之前我就已經看過了,顯然在最新的市場行情、因子變動和發展趨勢下,不適宜再做參考。

對於該題,我想從房地產價格趨勢和房地產發展趨勢來做回答,當然限於篇幅限制,只拎核心觀點。

1. 房地產價格趨勢

我延續對於2019年房價判斷的觀點(前提是不出現根本性的政策變動和內外形勢變化)。

在2020年,一二線城市總體橫盤上下浮動,強二線城市可能仍會有上漲空間,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面臨嚴峻的下行壓力。

2. 房地產發展趨勢

(1)在能夠保障行業地位、規模、排名的前提下,能夠從高速增長適應行業平均增速甚至接受低於行業平均增速的增長,從前期重點關注速度和規模轉移到重點關注品質和利潤;

(2) 提升抵抗不確定性因素的能力,逐漸發揮和提升持有型物業的規模優勢和造血能力;很多諸如中梁、旭輝、祥生、正榮等以往高速發展的黑馬型的印象,應轉變為高經營效益的穩健型標籤,從大規模增量地產開發的資產結構,能夠試探發掘持有型物業資產的機會,雖然目前已經很難上岸了;

(3)在目前常態化的政府監管政策、不確定的國內外形勢、日趨壓力的投融資環境,是要規模和排名犧牲潤率還是在保障規模不至於下降太快的情況下(約10%的增長)保持較高利潤率有質量的增長?是重點關注排行榜的表現還是財務報表的表現?結合今年的趨勢,明年地產前十強的入門門檻可能為3000億;

(4)在地產開發業務遇到瓶頸的客觀形勢下,持有物業運營管理業務在利潤總額、利潤率表現、經營性現金流等方面,應為行業以及企業戰略發展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從以前重招商開業轉移到重運營提升;從以往資源型的業務導向轉移到經營型的業務導向;從以外中心直管垂直型的組織架構轉移到區域協同扁平化的組織架構;持續提升利潤率表現和投資回報率提升,全方面實現持有物業的價值增值;

(5)能夠提升對形勢與政策的前期預判能力和方向把控能力,提升抵抗不確定性因素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的中長期戰略,能夠確保踩點和節奏成功;

(6) 融資端要爭取有效改善,金融機構的評級爭取更為正面和積極;資金端能夠有效緩解,並持續拓展和優化融資渠道,為後期穩健發展提供貨值支撐和造血能力;

(7)在新形勢下正確理解高週轉,一方面並非所有開發項目都適合去做高週轉,另一方面在政府監管壓力常態化的前提下並非所有開發項目都能夠實現高週轉;例如碧桂園,之所以會出現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盤子太大了,再強的管理水準也無法確保所有項目一點問題沒有;另一方面確實是高週轉帶來的源自於根部的癥結,內部管理雖然有標準化,但是不代表落地全部能夠標準化;

(8)慢下來不一定是壞事,提升建造品質和服務質量,打造富有影響力的產品;目前很多地產公司,根本就沒有獨特的、印象深刻的記憶標籤,大水漫灌的時候可以分一杯羹,細水長流的時候就不見得能顯山露水了。

(9)人才育留和梯隊建設成為重中之重,梯隊建設的局面改觀刻不容緩;之前行業裡最搶手的人才是營銷和拓展的人才,後期又懂開發又懂運營的人才,才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才。

(10)行業的集中度會越來越明顯,因為房地產開發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利潤率和現金流都很重要,但是結合當下的態勢和格局,利潤率要讓位於現金流的造血、輸血和運轉能力。大批的中小地產在這波洗牌當中可能要被淘汰,所以大型地產開發商可以有撿漏的機會,通過收併購等不同形式的操作模式,可以獲取和實現低於招拍掛機制的土地資源,強者恆強的局面會更突出。

(11)康養和物業可能是商業地產持有物業之外,下一個風口。

"/>


卓聚樂學


我從2006年,關注房地產!天天都是快崩盤了,這一崩崩了13年!

房地產後面的發展在於改善型需求。在於部分人群對於地段、戶型、裝修的新的追求。好地段的房子將繼續堅挺,而非黃金地段的樓盤將面臨考驗。同時,智能化社區,裝修風格、人性化設計,高科技產品的融入是未來人們看重的方面。所以未來樓市主要拼產品。

只要是具有投資屬性的東西,就沒有隻漲不跌的。要麼漲,要麼跌,沒有中間態。這是由它的投資(投機)屬性決定的。而且投資屬性越強,波動越大。市場上很多品種走勢都表現出來過這種特性。並沒有例外!

2018年底,房地產市場已經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剛好碰到個本地某項目的銷售,聊天得知以下信息:年底房子不好賣了,準備過冬。但做過這個行業,不可能再轉行去其他行業了,錢太好賺了。

所以,他們叫囂的寒冬,也許只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信了你就輸了。

果然,2019年春節後一波放水的騷操作,本地房市屢創新高,搶房大戰重新開演,大家又歡歡喜喜過個肥年。

財務角度講:

1.融資很難。一般房企已經拿不到銀行貸款,融資很難。其他像信託貸款融資成本15%以上,融資成本很高。

2.資金需求很大。現在開發各種保證金繳納,資金沉澱很重。

3.配套商業消化困難。利潤都進了商業。

4.政府目前傾向於有實力的大房企,以防爛尾。

總之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拿地和融資既要關係又要自身資本充足,缺一不可。小企業中有政府背景或許還可以吃一波政策,其他將會淘汰出局。

中長期來看房價合理上漲是大概率。因為多年來中國GDP增長第一靠房地產,貢獻比20%-30%,第二是汽車,每年銷售生產一兩千萬兩。房地產成為中國的經濟、財政,稅收增長的第一要務。

房地產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的重要性還是一時難以取代的,其承擔了穩定固定資產投資的作用。無論是改善型的購房者、還是剛需型,投機型,老百姓需要房這是市場現狀和既定事實。

從長遠來看,房地產還是有市場,隨著城鎮化建設不斷深化,房企業績增速是大概率的。所以我們講房價不會斷崖式下落,合理增長是可預見的。

“調控房地產市場惠及中國14億百姓。房價看長遠,肯定是穩中有升,慢火燉起來吧,想吃快餐的讓路。

所以2020年會怎樣?會不會年後再爆發一波?我覺得有可能。目前的經濟形勢,還需要房地產公司繼續做貢獻。

1、都說中國城市房屋空置率奇高,而且承建商還在瘋狂建造,那麼為什麼還要這樣砸錢呢?

2、最為明顯的就是我老家陝西省安康市,這邊有一個一名搬遷政策,就是把陝北陝南地區的人搬遷西安等地,而且房子幾個挺低還有補貼,為什麼不用空置商品房。

3、開發商買地皮價格瘋狂飆升,房價忽高忽低堪稱股市,為什麼還要花高價買。

4、社會上流言說:開發商樓盤都是故意定價高然後哪怕賣不出去也不降價?

5、所謂的空置率我認為是買不起或者說買得起沒時間住,地產行業橫屍遍野這麼多年也沒見有多慘!

6、不知道你們發現沒,農村表面上很多人選擇蓋房子,但是鎮上、市裡可能都買了房子,而且蓋房價格高得多。

7、負債攀升+大舉拿地+極限週轉這種方式現在行不通,政策已經完全轉向,融資縮緊、土地供應收緊、各種限購限售,那開發商咋辦。

8、中國房地產永遠不會崩盤,即使有也是小範圍,政府會出資救;如果房地產出問題人命幣也會有問題的。

總結十個字:穩中會有升!買房的抓緊!











樓市信息


2020年房價呈現價格全面復甦態勢。

還記得2019年伊始,我們是不看好房地產的狀態,我們當時認為一二線城市房地產沒有問題,但是小城市就難了。年中,有人現場直播在東北鶴崗5萬人民幣買房定居。雖然我們依然缺乏數據說小城市房價不容樂觀,但是的確出現了房價的區域性分化。

2019年年末了,我們從一些區域性房地產市場得到一些信息。有跡象表明房地產的需求重新開始回升。當然,小城市要消化掉所有庫存也不現實,大城市要產生很大的供給也不現實。那麼2020年的房價趨勢如何呢?

我們認為兩個趨勢:一個趨勢是大城市集中,房價繼續上行,另一個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集中,房價繼續上行。這兩個上行在於本國經濟支撐依然是外向型和製造業主導的態勢。現階段外貿環境重新趨好,預計出口量會增加。房地產依託經濟,那些就業密集區域將進入新一輪房產的需求釋放期間。

我們也在大環境上預測房價是要上漲的。這個和去年不同,源自於全球經濟最近已經出現了向好態勢。多個國家的股市和樓市都在新高附近。即將突破,或者已經突破。美股已經開始反覆創新高模式。這是一輪全球性的經濟釋放,這輪釋放之前是在2007年附近。經濟將迅速繁榮起來。

除了經濟週期的影響,房地產還受到寬鬆影響。多年來歐日等國的負利率將要開始發揮作用,大量的信貸將被投放,全球流動性將出現溢出狀態。新興經濟體都會迎來更多的輸入性通脹。

為了防止輸入性通脹,各國也會想辦法壓低利率,用來減少利差。然後這個行為又反過來導致各國貨幣的寬鬆。

總結一下房價上漲的原因:輸入性通脹,利率寬鬆,製造業復甦,外部經濟環境重新歸於友善。


凱恩斯


房地產市場綜合經濟、市場、供求關係、資金流向、行業資源等多重因素,整體預判準確需要大量的數據及知識積累,以下內容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市場角度:近期新出政策說的是城鎮居住人口100-300萬以下,全面取消落戶;300-500萬以下全面放開落戶條件;說人話就是一二線不能“過熱”,三四線不能“過冷”!繼續嚴控一線及強二線城市,變相放鬆稍弱的二線城市及以下城市,滿足房地產市場短期內需要維穩的要求,故2020年市場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2、行業角度:行業一定會在,但企業不一定在。從目前公佈百強房地產企業2019年業績來看,2019年前20名的業績之和甚至比後80名之和還要多。也就是說,2020年小型房企的發展面臨困局,大型房企處於兼併的路上,而市場不可能不存在開發商。2020年小開發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捂緊錢袋子,不盲目擴張,先保證活下來;

3、消費者角度:幾乎因城施策是主導思想,局部小松有戲,全局大調無望。從2019年的市場來看,2020年消費者回歸理性消費,性價比、功能性需求將重回市場。因為多數城市改善型樓盤成交活躍,購房群體發生變化(套用一句:目前的房子能買的起的只有少部分人,而買不起的就是在降價也不一定買的起)。2020年消費者將收斂聚焦,各城市主力消費群體固定,但程度不一、節奏不一;

4、資產角度:2020年需要打破固定的思維,認為房地產是固定資產,材料、人工等都在漲價,房地產不會掉價,針對這個奉勸千萬別掉坑。房地產既然作為商品,具有價值屬性,那麼一定會有市場波動,只是這幾年的市場給大家造成了假象;舉個例子,北京的限競房,從2019年的成交數據來看部分項目成交價低於拍地時的限定均價(如果想了解的更清楚可以查一下天朗或者中指)。也就是說,開發商都明白,房地產的主導因素依然是客戶,如果沒有客戶,那麼就會及時止損,投資個人切莫盲目跟風;

5、針對剛需:本來不想寫這一條,但是個人認為,剛需在何時上車都不失為最佳選擇。2020年預計上半年會出現局部、短時間內回暖;下半年開發商開始認識市場的嚴峻,市場端需求萎靡不振,啟動自救的“模式”,市場會增加觀望情緒。建議剛需有合適的,即可上車;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意見!

關注我,瞭解更多房產資訊,解決更多房產困擾!


地產老中醫824


記得在前幾年的時候,國內的房價漲得快,速度相當的驚人,許多人都能感受到,前幾年房價漲得真的是太快了,現在房價已經非常高了,對於剛需一族來說,想要買一套自己的房子,真的是有很大的難度,雖說樓市的調控政策越來越嚴格,整個房地產也在逐漸的降溫,但是房價依然處在很高的位置,購房成本依然沒有減少,所以這也是現在剛需購房者越來越冷靜的原因之一,那麼,在2020年樓市會如何發展呢?

以後的房地產市場主要以穩為主,樓市調控已經持續幾年時間了,國家調控房地產的力度更是在逐漸的加強,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比如說南京都市圈周邊的鎮江,最近房價漲的略猛,再比如揚州樓市也是一個非常火熱的狀態,可以說在南京都市圈的三四線城市,也都跟著沾了南京房價的光。

據有關數據顯示,政府已經升級了樓市調控政策,還加大了拿地數量,但整個房地產市場依舊比較冷靜,這有利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現如今房子已經不再是香餑餑了。

如今國內外經濟形勢很複雜,政府公開說明,要堅決控制房價快速上漲,堅持調控不放鬆,一定要保住調控成果,但是也不能讓樓市蕭條和下跌,而是要樓市一平穩的態勢發展下去,並希望整個房地產市場迴歸理性、平穩的發展,其實這已經清楚的表明了政府的態度。

進入2019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地方的房地產市場跟往年有著不一樣的景象,但是還是有很多房地產企業為了完成年度任務以及回款,推出各種特殊促銷政策,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降價賣房"。

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這種行為一方面增加了市場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優化了住宅用地的供地結構,對於低收入人群,有利於保障住房剛需,有利於穩定房價、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趙子卿


我認為各大城市2020年房地產價格會繼續分化,主流一線城市房價仍然具備投資價值,特別是深圳市。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雖然全國各大城市全年房價的漲跌幅還沒出來,但是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房價漲幅來看,房地產正在進去一個分化的市場。

一線城市放假仍然保持了上漲,特別是深圳的放假漲幅較大,而二三線城市房價開始出現了分化,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已經開始出現了下跌。

房地產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嚴控之後,全國房價整體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逐年下降,2019年更是有個別月份出現了負增長。

房地產投資的降低直接影響了整體經濟增速,落得了個尷尬的地步,房價太高需要控制,經濟增速下滑需要支持。

從房地產政策出臺密集度來看,房地產管控確實過於嚴厲了,我認為2020年房地產政策會向正常化趨勢發展,各大城市房價將繼續分化,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房價應該會繼續上漲。


修行路上的韭菜


臨近年底,人們開始關注2020年房地產市場到底會不會好一些,大家的期望也都落在了重要會議上,就是希望通過蛛絲馬跡尋找到國家對未來房地產的態度。實際上,這一次國家的態度非常明確。

如果僅僅從大的方面來看,不難發現,會上提出了三句話,“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託底”,該如何理解這三個短句呢?雖然不僅僅是在說房地產,但是房地產可以去領會。“宏觀政策要穩”就是宏觀政策方面不能老變,以穩為主,這個很容易理解,穩是一切的根基,在保證市場根基基礎上,可以根據市場的冷熱去幹預或微調。

“微觀政策要活”就是保證宏觀穩定後,你才可以有更加寬鬆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各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功能。

“社會政策要託底”就更好理解了,之前我說過,我們的調控已經從過去重調控房價到社會調控轉變了,既然保證市場穩定,那麼房價在大城市高就被合理化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那麼就應該有社會保障來做後盾,保證所有人都應該有房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