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腎臟尿蛋白有兩個加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逆風飛204734661


腎臟尿蛋白有兩個加號,這種結果說明尿裡漏蛋白還是比較多,會引起這種情況的可能因素有很多中,可能是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健康造成的,又或者是由於身體出現了一些毛病而引起的一種現象。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可能是由於生活中不健康飲食和不規律的作息引起的,由於近期的過度勞累,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又或者是食用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使得體內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也有可能是由於腎臟濾過能力下降了,導致一些含蛋白質的物質沒有被過濾掉而使得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過高。

2.可能由於機體調節機制發生了紊亂,使得尿液中含有的蛋白質成分較高。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因素就有當突然遇到感冒、感染時,身體機能就會被迫改變。也就會使得體內的生理環境遭到破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反應,最終也是會有可能使得尿液中的蛋白質升高。

3.腎臟出現了一些毛病,就比如腎臟組織纖維化被啟動,於此同時腎臟本來固定的細胞就會發生病理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使得本身不可能漏出的大分子,如蛋白和紅細胞就會被漏出,同時的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也會受到損害。這也是發生腎病的原因之一。

對於腎臟尿蛋白的增高,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清楚病因,然後對症下藥來治療,因為腎臟的疾病是比較難以治療的。

從事腎內科工作15年,擅長於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糖尿病腎病,急慢性腎衰竭,中毒性疾病等繼發性腎病的病理及臨床治療


醫聯媒體


  腎臟尿蛋白有兩個加號,說明尿蛋白偏高,也就是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偏高,蛋白質漏進尿液從尿道排出來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

  引起腎臟腎蛋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劇烈的運動、高溫作業、寒冷、精神緊張以及進食過多的蛋白等等,出現功能性尿蛋白,這種尿蛋白通過休息、規範的作息可以解除。

  二、腎小球損傷引起的,腎小球受到感染、免疫、代謝、毒素等因素的損害,引起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壁破壞,細胞膜通透性增加或電荷屏障作用受損引起血漿蛋白大量滲入原尿,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尿蛋白增高。

  三、腎小管損傷引起的,由於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對小分子蛋白質的重吸收功能降低引起蛋白尿增高。

  四、細織性因素的影響,這是腎組織細胞產生的蛋白質、腎臟組織的炎症、組織破壞分解的蛋白質、手藥物刺激後尿道組織分泌的蛋白質等進入尿液中形成的蛋白尿,均屬於組織性蛋白尿。

  五、溢出性尿蛋白,這是指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以及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均處於正常狀態,而本身血液中的血漿蛋白異常增多,超出了腎小球的濾出和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使得尿液中的蛋白尿的含量增高。

  由此可見,引起尿蛋白偏高的原因,多是與腎臟方面的疾病有關係。在臨床上,出現尿蛋白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的治療。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我是腎病醫生張全樂,有11年腎病臨床工作經驗,有問題歡迎隨時評論或者點我頭像私信


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偏高,蛋白質漏進尿液從尿道排出來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是直接反映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

如果尿蛋白含量升高將會直接影響到腎臟功能,導致引起高血壓,水腫情況,而且嚴重可能還會導致腎臟功能惡化。腎臟尿蛋白有兩個加號,說明尿蛋白偏高,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所以如果一旦發現尿蛋白升高,很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能還會患上尿毒症。

導致蛋白尿升高的原因有很多


1.功能性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種輕度(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過0.5~1克)、暫時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後蛋白尿迅速消失。常發生於青壯年,可見於精神緊張、嚴重受寒或受熱、長途行軍、強體力勞動、充血性心衰、進食高蛋白飲食後。


2.體位性蛋白尿

清晨尿液無尿蛋白,起床活動後逐漸出現蛋白尿,長時間站立、行走或加強脊柱前凸姿勢時,尿蛋白含量增多,平臥休息1小時後尿蛋白含量減少或消失,多發生於瘦長體型的青年或成人。反覆體位性蛋白尿,需注意除外腎病,如胡桃夾現象(又叫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徵,是因主動脈和腸繫膜上動脈擠壓左腎靜脈所致)。


3.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續存在,尿中蛋白含量較多,尿常規檢查常合併有血尿、白細胞尿和管型尿。並可伴有其他腎臟病表現,如高血壓、水腫等。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見於各種腎小球、腎小管間質疾病、遺傳性腎病、腎血管疾病和其他腎臟病。


4.其他原因

如高原性蛋白尿可見於從平原進入高原居留的人,尿蛋白陽性,定量>400毫克/24小時,去高原前無蛋白尿,進駐高原後發病,吸氧可好轉,返回平原恢復正常。



平時注意避免過高蛋白飲食。定期體檢,如有蛋白尿儘早發現。糖尿病和高血壓、痛風5~10年以上者應至少每半至1年化驗一次尿常規。注意儘量避免可能導致腎損害的藥物:如解熱鎮痛藥、部分抗生素和不明成分中藥。如必要使用,需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同時也該改掉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保護腎臟的健康。


我是腎病醫生張全樂,有11年腎病臨床工作經驗,有問題歡迎隨時評論或者點我頭像私信

譽美醫生張全樂


尿液是腎臟排洩身體多餘的水分和廢物,平衡體內內環境的一種物質!正常情況下尿液中是檢測不到尿蛋白的,如果尿中出現了大量的尿蛋白,多表明腎臟出現了問題!但是也有一些非腎臟原因引起血中蛋白的增多,從尿中排出時,尿中的蛋白含量也會增高!


腎臟原因引起蛋白尿多是因為各種腎臟疾病使得腎小球過濾膜孔徑增大或者斷裂,使得蛋白從中漏出,所以尿中才會有蛋白尿!這種蛋白尿的特點往往持續性的,而且蛋白含量通常較高,同時往往伴有血尿、白細胞尿、管型尿等和其他的腎臟病症狀(比如高血壓、水腫等)!


非腎臟性的蛋白尿一般不是持續性的,解除原因後往往可以恢復正常!有疾病引起的也有不是疾病引起的!如腎結石、多囊腎、休克、妊娠、發熱、黃疸、甲亢、白血病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而比如精神緊張、嚴重的好冷和炎熱、長途行軍、強體力勞動、長期站立、劇烈的運動、吃高蛋白食物等得疾病原因也可以引起蛋白尿!




白衣石匠


經常有病友因為尿常規中蛋白有加號來門診看病。尿蛋白增多是臨床發現腎臟疾病的重要線索,但也不總是腎臟疾病導致。細心的病友可能發現,醫生除了詳細詢問病史外還經常做一些檢查。在這裡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尿蛋白有加號是怎麼回事,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 為什麼尿中會有蛋白?

人體內有各種各樣的蛋白,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洩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腎臟可以過濾一部分蛋白,一些有用的蛋白被濾過以後又可以在腎臟一個叫做近端腎小管的位置重吸收回體內。最終成人尿液中僅有少量蛋白,總的尿蛋白排洩量應該少於150mg/天。此時尿常規檢查尚不能檢測出如此少量的蛋白,在尿常規報告中“蛋白”一項應為陰性。一旦尿中蛋白量升高,超過一定濃度,尿常規中“蛋白”就會出現加號。

2、 尿蛋白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1)腎臟疾病

①腎小球疾病,包括各種急性、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這是由於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對大分子物質濾過增加所致。

②腎小管間質性疾病,包括各種急性、慢性腎小管間質性疾病,馬兜鈴酸腎病、止痛劑腎病、痛風腎、IgG4相關性疾病腎臟損害等。此時尿蛋白分子量較小,一般低於25,000道爾頓。這是由於近端腎小管重吸收障礙從而導致這些較小的蛋白質排洩增加。

2)尿路感染,可以引起尿蛋白排洩量增加。

3)腎結石,結石刺激尿路產生小分子量蛋白,如果腎結石合併尿路感染,則大小分子量蛋白均可以有。

4)腎臟腫瘤,也可以出現尿蛋白。

5)其他腎外疾病

①輕鏈型多發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輕鏈產生過多,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漏到尿液中,可以導致尿蛋白升高。

②橫紋肌溶解所致的肌紅蛋白或血管內溶血導致血紅蛋白產生過多,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漏到尿液中,也可以導致尿蛋白升高。

6)生理性蛋白尿

①體位性蛋白尿:臥位時尿蛋白陰性,直立走動或站立時尿蛋白陽性。可能與直立位時脊柱前凸,肝向前下方轉動,壓迫下腔靜脈,使腎靜脈壓增加,造成腎淤血有關。

②運動性蛋白尿:運動後也可有暫時尿蛋白排出增多,尤其多見於青少年長距離賽跑、游泳、足球、籃球等。

③發熱性蛋白尿:非腎臟病變而因發熱出現的功能性蛋白尿。多為輕度蛋白尿,可伴鏡下輕度血尿。隨體溫恢復正常蛋白尿消失。

所以當病友出現蛋白尿來就診時,醫生會仔細甄別蛋白尿是否與運動、發熱、尿路感染有關,會詢問有沒有引起蛋白尿的基礎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會為您檢查尿蛋白量有多少,有沒有腎結石、腎外疾病,有條件的醫院還會查尿蛋白分子量測定判斷尿蛋白的來源。如果確實是腎臟來源,再根據尿蛋白的嚴重程度決定您進一步的診治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