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1941年6月,德國開始正式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展開了進攻。然而,蘇軍方面卻並未完成整改與準備工作,因此在德軍的進攻之下節節敗退。但是在這不斷後撤期間,蘇軍也在不斷學習和利用防禦工事展開防守作戰。之前向各位講了一下,蘇軍1941年1943年間的野戰防禦工事,和蘇聯戰前的築壘地域。而本文要講的則是另一個戰例,蘇軍在防守作戰中使用戰列艦炮臺中的305毫米火炮轟擊德軍!這就是著名的塞瓦斯托波爾的第三十和第三十五號炮臺的戰例。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由此可見,塞瓦斯托波爾是黑海的門戶

重要的軍事基地

塞瓦斯托波爾是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一座城市,這所城市由於靠海且位於黑海門戶處,因此也是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處,同時是黑海艦隊最重要的海軍基地。該處在沙俄時期修有大量的海軍要塞和海軍岸防炮,在衛國戰爭時期表現優秀的第三十號和第三十五炮塔是後來為了提升岸防能力而安裝的。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波爾塔瓦"號戰列艦,可以看到其火炮是雙聯裝的305毫米艦炮

火力強大,防護驚人

第三十五號炮塔及其陣地是直接使用戰列艦炮塔的,據悉取自於波羅的海艦隊的"波爾塔瓦"號戰列艦,口徑為305毫米,雙聯裝305毫米艦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兩個炮塔使用的艦炮是在一戰前研發的,其型號為M1913式SA型305毫米艦炮,其口徑是52倍徑。這款炮最初是沙俄海軍時期引進來的,但是由於蘇聯在20、30年代建設炮臺時經濟拮据,因此兩座炮臺也只能使用沙俄時期的老產品了。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一個炮臺的防禦體系

一個炮臺共擁有兩個雙聯裝炮塔,最初的第三十五號炮臺,在1927年正式投入使用,隨後在1930年之後測距和火控系統投入使用,而作為其夥伴的三十號炮塔和附近的陣地則是在1934年才投入使用。整個岸防炮防禦工事的防護,除了露在外面的戰列艦炮塔使用自身的防護外,其他重要設施都經過了混凝土加固。岸炮陣地下面的彈藥庫可以儲備800多枚305毫米炮彈,而這個彈藥庫擁有300毫米以上的混凝土層作為防護,理想狀態下可以抵禦406毫米艦炮的攻擊。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可以360度無死角進行炮擊的炮臺(戰後安裝的升級版,更換為三聯裝)

不對稱的作戰

三十五號炮塔和三十號炮塔都可以實現360度無死角轉動和射擊,不僅可以攻擊前來的敵軍艦艇,還可以攻擊地面上的目標,儘管當時人們認為這些岸炮估計一輩子都沒有攻擊地面目標的機會。實際上也是如此,蘇軍並未在此地準備起大規模的地面防禦工事和體系,雖然紅海軍有自己的海軍步兵,但是在此處的數量並不多。而蘇軍最開始認為德軍會海陸空並用,對黑海附近地域進行全面的進攻。然而缺乏艦艇的德軍並未走海路,而是從在空中以及陸地上,對塞瓦斯托波爾以及附近的黑海地域進行進攻。一場艱苦卓絕的保衛戰即將展開。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炮塔內巨大的擊發裝置(戰後版本)

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

在德軍的情報文件中,對塞瓦斯托波爾的這幾個沿岸炮臺稱為"要塞工事",並且對很顯然應該是重點打擊目標的第三十號和第三十五號炮塔分別命名為"馬克西姆—高爾基1"和"馬克西姆—高爾基2"。這場艱苦卓絕的保衛戰一共進行了整整二百五十天,缺少支援和堅固工事的地面部隊,在第三十號和第三十五號炮塔的支援下抵擋著瘋狂進攻的德軍。在保衛戰中,更出名的是第三十號炮臺,因為它比第三十五號炮塔要更靠近前線一些。當時第三十號炮臺的指揮官是亞歷山大上尉。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塞瓦斯托波爾地區中的蘇軍防禦體系,這張圖中最注目的地方就是地圖上方和下方的第三十號和三十五號炮臺。一個炮臺由兩個雙聯裝305毫米火炮炮塔組成,因此防守塞瓦斯托波爾地區的蘇聯地面單位,可以獲得八門305毫米火炮的直接火力支援。由於後來的德軍主攻方向主要在這張地圖的上方,因此三十號炮臺的戰績要更多一些。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進攻中的德軍部隊

德軍的錯誤判斷

隸屬於巴巴羅薩計劃中的南方集團軍群的混編第十一集團軍在當年10月就已經攻佔了克里木的大部分地區,隨即進行休整準備一舉拿下塞瓦斯托波爾地區。這個第十一集團軍一共有35萬人,由德國和其他僕從國的軍隊組成,有三個德國軍和兩個羅馬尼亞軍。而當時負責防守的蘇軍只有27萬人,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海軍步兵。擁有空中和兵力優勢的德軍自認為可以輕易的攻下這片地區和這些炮臺。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正在開火的第三十號炮臺

可是,他們錯了。這場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由於蘇軍頑強的抵抗,被迫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德軍在1941年10月30號就抵達了塞瓦斯托波爾,並開始了交火。而由於守軍的頑強抵抗,塞瓦斯托波爾久攻不下。而蘇軍在當年12月27日在刻赤半島進行了大規模登陸,因此正在進攻塞瓦斯托波爾的德軍,只能調轉頭來攻擊這些登陸的蘇軍。第二部分則是德軍,直到1942年6月初,打敗了刻赤半島的蘇軍,並使其潰退,這才回到塞瓦斯托波爾地區繼續攻佔該地區,併成功佔領。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炮塔內部正在進行裝填

保衛戰正式打響

在第一階段中,即1941年10月份,這支第十一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就對塞瓦斯托波爾展開了進攻,在外圍地區與防守的蘇軍展開了戰鬥。在1941年10月30日,第132步兵師對蘇聯的第八海軍陸戰旅展開了攻擊。本來就屬於海軍編制的海軍陸戰旅,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第三十號炮臺。進攻中的德軍立即遭遇到了強大的炮擊,被這強大的殺傷力所震撼,匆忙整編進行後撤,並取消了當天的進攻計劃。而僅僅在這一天中,第三十號炮臺就發射了68枚炮彈。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而第三十號炮塔在保衛戰的第一階段中,其表現可以說是十分出色。德軍針對薩瓦斯托波爾地區進行總攻是在11月10日到21日,而在這個期間,第三十號炮臺總共開火了517次,摧毀了大量的德軍卡車和數十輛坦克,挫敗了德軍的總進攻。由於第一次總進攻損失慘重,德軍被迫撤退從新進行休整,計劃組織第二次總進攻,但是也並未成功。塞瓦斯托波爾最終把德軍拖在了這裡,並等到了登陸援軍的到來,贏得了六個月的喘息時間。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第三十五號炮臺的指揮官阿列克謝大尉和炮塔的合影

第二階段的到來

在第一階段結束後的六個月喘息時間中,塞瓦斯托波爾進行了兵員和彈藥上的補充,尤其是這兩座炮臺,並在1942年1月份,運來了新的炮管為這兩座炮臺更換。根據計算,第三十號炮臺的炮管已經發射了超過400發炮彈,而該炮使用壽命是在200發左右的。在準備工作完成後,隨即而來的就是第二階段。刻赤半島的蘇軍潰退,並後撤,德軍又一次到了塞瓦斯托波爾附近,而這一次,他們是有備而來。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像刺蝟一樣難以下手

實際上,在第一階段中,德軍就嘗試通過轟炸來摧毀這兩座炮臺。可是得益於斯大林戰前發展重工業的決定,附近的黑海艦隊也擁有大量的高射炮,據悉約有400門左右。同時陸地上的紅軍部隊也有大量的高射炮,擊毀了不少前來轟炸的德軍飛機。大大削減了德軍的空中優勢。斯圖卡飛行員所擅長的俯衝精準投彈,在這樣的防空火力面前無法展開。但是這一次,德軍拉來了重炮!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德軍使用的610毫米炮彈

不惜一切,給我摧毀它

實際上當第一發305毫米炮彈落到進攻的德軍部隊身邊時,進攻的德軍瞬間就被這巨大的破壞力所震驚,立即向上層報道,調來重型火炮來擊毀這兩座炮臺。先是使用了150毫米火炮發現無法造成有效殺傷,隨即調來空軍來轟炸這些炮臺,可是受到蘇軍防空火力的干擾,一直無法對這些炮臺進行精確轟炸。在這之後,德軍先用600毫米"卡爾"臼炮,然後是調來了800毫米"多拉"列車炮來轟炸這些炮臺。最終第三十號炮臺的其中之一炮塔是被德軍的610毫米炮彈摧毀了一個炮臺,而另外一個則是被解決了防空問題的德軍,利用斯圖卡攻擊機俯衝投彈直接摧毀的。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被摧毀的炮臺

從照片上來看,應該是610毫米炮彈直接命中了炮塔,將炮塔完全摧毀,但底下的彈藥庫等設施依舊完好無損。第三十號炮塔一直奮戰到了最後一發炮彈打光為止,最終在1942年6月17日被德軍完全包圍,在6月21日守軍將大部分設備器材炸燬避免落入德軍手中。而當時炮臺附近仍有海軍步兵和陸軍的戰士們在戰鬥,這些人隨後進入了地下工事中與德軍繼續戰鬥,最終堅持了九天,大部分英勇犧牲。在1942年6月29日塞瓦斯托波爾被德軍佔領。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來自對手的肯定

整場保衛戰中,塞瓦斯托波爾共損失了7萬人,刻赤半島損失了17萬人。而對手德軍共損失5萬人。雖然蘇軍付出的傷亡要多得多,但是德軍依舊給在塞瓦斯托波爾的蘇軍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尤其是那兩座炮臺。德軍將領稱"馬克西姆—高爾基1"(指三十號炮臺)是"真正的工藝傑作",認為是這座炮臺的傑出表現,將塞瓦斯托波爾的作戰推遲了半年以上(指拖到了第二階段)。因為他們將德軍拖在了塞瓦斯托波爾城外,而使得後來蘇軍在刻赤半島登陸,將其反推,半年後才從新回到塞瓦斯托波爾。德軍元帥曼斯坦因在戰後的回憶錄中也提到了這座炮臺,他當時是德軍的指揮官,正是在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結束後晉升元帥的,不可能不印象深刻。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戰後紀念館門口

市民的守護神

在二戰結束後,蘇聯將原先被摧毀的炮塔拆除,換成了一個原來炮塔的升級版本,但外形和結構上仍較為相像。同時也是三聯裝305毫米炮,在戰後仍保衛著塞瓦斯托波爾。目前三十號炮臺還在俄軍的編制之中,但是三十五號炮臺已經不能夠使用了。在贊助人的出資下,三十五號炮臺也改成了一座紀念館,本文的部分圖片就拍攝於這座紀念館。對於塞瓦斯托波爾來說,三十號炮臺和三十五號炮臺就是他們的守護神和"英雄"。

傳奇炮臺的一生,抵抗德軍250天,最終被610毫米炮彈擊毀

而因為這兩座炮臺的存在,保衛戰的最後階段1942年6月份,德軍才突破了外圍防線進入到城市當中。而兩座炮塔在防守中一直都對德軍傾瀉著火力,使他們無法靠近城市。讓更多的平民可以搭乘後撤的船隻,躲避戰火。因此這兩座炮臺對於塞瓦斯托波爾的市民來說,也是最有意義和最應該保護的紀念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