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本期分享圖片拍攝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



綜合國力強盛的大唐,是一個兼容幷蓄、高度開放的國家,都城長安是6-8世紀當之無愧首屈一指的世界性大都市,其先進地位為各國所向往,中外交流極其頻繁,大量外國人和周邊民族長期與漢人雜聚,從而促使唐代文化擁有更顯多樣化、更富創造力和更具恢弘氣度的特徵。下面就拍攝的本次展覽一些圖片與大家分享​。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這件彩繪釉陶戴笠帽騎馬女俑出土於唐太宗昭陵陪葬墓鄭仁泰墓,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其圓臉、朱唇、頭戴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帶花邊短衫,下著百褶長裙,足穿尖頭鞋,騎在一批紅斑黃釉駿馬上,勒韁前視,神情悠然,高貴典雅,是初唐仕女出行的寫照。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騎馬伎樂女俑為組件之一,1991年出土於西安市東郊灞橋區,現藏於西安博物院​。據墓誌銘載,墓主金鄉縣主為唐高祖李淵孫女,滕王李元嬰第三女,年代為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這組騎馬伎樂女俑,灰陶質共5件​。其面龐豐腴,體態優雅,頭或戴璞頭帽,或戴鸚鵡冠,或戴孔雀毛,或挽高鬢​。均著男裝,服飾考究華美,上身穿圓領窄袖長袍,腳穿尖頭靴,服飾顏色花紋各不相同,分別演奏細腰鼓、琵琶、豎箜篌、鈸、篳篥。胯下之馬肌腱體壯,剪鬃束尾​。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絲綢之路,何其漫長,人們選擇了耐力強、能馱載的駱駝。因此,在現代人的意識中,駱駝也有意無意地成為一種長途跋涉乃至“絲綢之路”的象徵。中國古代對駱駝的認知有一個過程。從考古發現的圖像資料來看,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一件博山爐上裝飾有駱駝紋,並且與鳳、虎、龍等裝飾在一起,其展開順序為鳳、虎、駱駝、龍,可見當時人將駱駝看得很神秘,有將其視為靈獸之意。到了東漢時期,畫像石上開始出現駱駝形象,如河南南陽漢像石上所裝飾的胡人騎駝形象。到了隋代,情況進一步發生變化,特別是隨葬駱駝俑的墓葬數量明顯增加,而且多與胡人一起出現。

彩繪陶騎臥駝俑

雖然駱駝是臥姿,不過跟背上的胡人相比,依然能夠體現出該駱駝俑的高大健壯。這件作品2000年出土於蒲城縣三合鄉李憲墓,現藏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唐李憲墓內隨葬陶俑大部分置於壁龕內,僥倖未受盜擾,經整理,按其性質分為四類,即鎮墓俑、大型文武官俑、墓主侍俑及儀衛俑,總計700餘件。其中駱駝俑屬於墓主內侍及專用動物俑,與其他俑一起使用,共同構成當時隨葬俑制度。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三彩釉陶獸首杯,西亞叫這種角狀杯子rhyton,來通杯。這類杯形有明顯的東西交融的特點。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這件彩繪陶女俑的手勢是不是很現代?nobody​舞蹈是不是就是這個手勢?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張臣合原籍太原晉陽,唐初從戎,舉義有功。因官隨任徙居安定郡(轄今長武縣)。張氏三代屬文武世家。1980、1985年先後發現墓葬兩處,出土文物有墓誌銘、鎮墓獸、陶俑等160件。


幾件法門寺塔基地宮出土文物​:法門寺,佛教遺址,位於中國西北部陝西省的扶風縣。始建於東漢時期,唐代時大加擴建,為其全盛時期,以後歷代均有所修繕。法門寺塔基與地宮是1987年在清理法門寺塔過程中意外發現的。在地宮中出土有世界上僅存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1枚,仿造影骨舍利3枚,大量佛像和法器,完整的唐代茶道文化器具以及大量唐代的金器、銀器、瓷器、絲綢、雕塑、繪畫等藝術品數千件。這批遺物數量之多、系統性之強、內容之豐富,均為中國唐代考古所僅見。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法門寺為供奉舍利而建塔,又因塔而建寺。該塔原名阿育寺,相傳建於漢代桓帝時期,到唐代時因佛教的特殊地位而備受重視,先後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宋金元之時,該塔仍氣勢恢宏,到明清時,逐漸衰落。 1981年,法門寺因年久失修在風雨的侵襲中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寶塔。1987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塔基及其外圍進行了發掘清理,發現了唐代塔基和明代塔基。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明塔塔基略呈圓形,夯築,東西直徑約19米,南北約20米,基槽與明代的八角十三層磚塔底部完全吻合。唐代塔基為方形,青石砌邊,夯築,邊長26米,唐塔比明塔大,且設有迴廊。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這件鎏金鏤空飛鴻球路紋銀籠子出土於法門寺地宮中。它是地宮出土全套唐代茶具裡用於放置茶餅的工具。此器是模衝成型,通體鏤空,紋飾鎏金。帶蓋,直口,平底,四足,有提樑。蓋為穹頂,口沿下折,頂面刻有15只飛鴻,口沿上裝飾一週蓮瓣紋,下緣裝飾一週上下錯列的破式團花紋,魚子紋地。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籠體口沿處亦裝飾一週破式團花紋,腹壁刻三週20只飛鴻,都是兩兩相對。兩側口沿下有環耳,套置提樑。提樑上套有銀鏈,銀鏈另一端與蓋頂相連。底足與籠底邊緣相接,每隻足底以三個花瓣呈倒"品"字形排列。通體鏤空處作球路紋。這件銀籠子以飛鴻為主要裝飾物,翩翩飛鴻打破了球路紋的單調佈局,給人以馳騁想象的空間。


李仙蕙(684年—701年10月9日),字穠(nóng)輝,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李顯第七女。韋皇后所生之女中排行第三,初封永泰郡主。李仙蕙在其父李顯復位東宮之後,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長子武延基。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大足元年(701年)九月三日,其兄李重潤和夫武延基忤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為武后所殺。根據墓誌銘記載事件發生後第二天,身懷有孕的李仙蕙因難產而死,年僅十七歲。但《資治通鑑》、《舊唐書》、《新唐書》等史書記載永泰郡主亦死於坐罪。死因神秘。中宗復位後追贈李仙蕙為永泰公主,以禮改葬,號墓為陵。1960年9月,永泰公主墓誌銘出土。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此墓雖然被盜過,出土文物仍很豐富,共達1354件,其中各類彩繪、唐三彩俑佔878件。墓內有1200多平方米的壁畫,畫面以人物為主,顏色鮮豔生動(後為空氣氧化失色)。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研究古玉時,我對國博藏玉-遼金架鶻童子一直魂魂牽夢繞,通過這個架鶻狩獵的人俑,可見架鶻狩獵之題材,其起始年代還是相當早的。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1992年2月在陝西長安縣南里王村韋皇后家族墓之西南側,發掘了一座斜坡形長墓道土洞墓,墓主為竇皦​。竇皦,唐書無傳​。根據墓誌記載,與史書查證,其字師明,扶風平陵人,其父竇抗,太穆皇后之從兄也。竇皦玉其父竇抗於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隨同唐太宗李世民征討薛舉等,授上柱國​。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被授秦王府右親衛車騎將軍​。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1956年西安市東郊韓森寨出土

陝西地區出土唐代文物欣賞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這了,下次見,記得關注​公眾號:“暢明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