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國軍在保定盤踞3年,最後竟棄城北逃的真正原因

針對國軍軍企圖在保定城下,實行殲滅戰的陰謀計劃,解放軍採用了“對保定打而不圍”的戰略方針,以吸引傅的主力軍轉向保定,便於東北解放軍大軍進關,切斷平綏路以孤立平津,傅作義果然聽從解放軍的指揮,在保定防守戰進入危殆的時候,慌忙調集三十五軍、十六軍和九十四軍、一○一軍共7個師的兵力,由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李文指揮,雲集于徐水和漕河以南地區,接應三十二師北逃和企圖與解放軍主力決戰。

國軍在保定盤踞3年,最後竟棄城北逃的真正原因


就在這個時間裡,解放軍迅速無阻地完成切斷平綏路的兵力部署。這時不僅華北國軍軍各將領悶在鼓裡,就連傅作義本人也在夢中。這個時候傅還不停地盲目使用兵力,企圖挽救垂危的華北局面。他們在與我見面時,即將“剿總”1萬多字的電令交我,其內容主要是對撒退時的措施和撒走後的安排兩個問題:①對撤退時的措施:要儘量撤運城內物資,拆卸修械所機器,運走庫存的槍械、彈藥、被服、糧秣等。除此還有國防部及華北“剿總”的特設機關,以及河北省政府、專員公署的物資及其家屬也要隨軍撒走。

國軍在保定盤踞3年,最後竟棄城北逃的真正原因


凡不能運走的物件,加以破壞和焚燬。(這時,杜長城的爆破大隊,早已接到華北“剿總”密令,爆破大隊已經開始炸倒車站水塔和燃燒汽油庫及糧秫等。)②對撤走後的安排:由陳仙洲和杜長城兩個(軍統分子)有計劃地埋設定時炸彈,在四關城門附近埋設地雷。當時為試探解放軍進城情況和炸彈的效果,又由陳仙洲和新二軍第二處處長鄭元生(軍統)共同組織留置暗探人員。

國軍在保定盤踞3年,最後竟棄城北逃的真正原因


除此之外,華北“剿總”還直接安排了天主教神甫坐探(姓名、地址不詳)。我根據“剿總”的撤退命令,當晚8點左右,召集本軍各團長、警備司令部各處長,以及保安、行政專員、法院院長和各縣長等機關負責人,宣佈放棄保定的計劃。就在這個時候,保定法院院長和典獄長朱凝之慌張地向我請示,關於在押犯人除民刑案件外,其中未判的70餘名,如何處理,當時我認為城都棄守了,對犯人押解困難,不如都釋放了事,由於我的口氣堅決,在與蔣領導戰地視察張祖正和“則總”參謀處副處長任兆同商量時,他兩人也都同意釋放。

國軍在保定盤踞3年,最後竟棄城北逃的真正原因


這位典獄長又叫我出具證明,我也請戰地視察張祖正簽了字(這個釋放犯人的主張,是解放軍當時駐城人康定元轉達城工部負責人康健生、李英儒兩人的意見,叫我在撒走時多給人民做點好事,特別指出對在押犯人的保護)撤退時,全市震動,混亂不堪。保定專員王錫符的妻子哭著說:“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國軍在保定盤踞3年,最後竟棄城北逃的真正原因


在這一夜裡不僅槍炮聲不絕,而且娃娃哭、狗咬、門響、汽車叫、人喊……在部隊集合要出發的時候,“剿總”參謀處副處長任兆同和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吳士烈,又給官兵作欺騙性的講話,大意是說“不是被迫棄城逃跑,而是集中兵力,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等等。我對駐過幾年的保定,一旦離開,從心坎上產生了留戀不捨的感情。

國軍在保定盤踞3年,最後竟棄城北逃的真正原因


尤其是看到城關被炮火打塌的房屋和沒有掩埋的屍體的慘狀,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引起對國軍暗藏特務、企圖破壞的罪惡陰謀的痛恨,因而又留下諶虞忱、趙連壁會同解放軍城工人員康定元,向進城的解放軍告知城內的詳情,防受暗算。當然這是為了給自己將來留個後路,表明自己不是堅決與人民為敵罷了。同月18日上午10點鐘左右,部隊出北門撒走後,解放軍跟蹤尾擊到徐水,掩護部隊有部分傷亡。這就是國軍軍在保定盤踞3年之久最後棄城北逃的概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