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成熟的婚姻,是钱和情的权衡

0


婚姻里谈情,就做个有情人;婚姻里谈钱,就做个合伙人。


经济学家薛兆丰在《奇葩说》中,讲过他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


爱情发生的概率本来就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两个人注定是彼此的灵魂伴侣,在全世界70亿的人口中,他们基本上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所谓婚姻,也不过是两个人合伙办企业、签合同。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冷酷,但却深深点明了婚姻与利益背后的交换关系。


钱不是婚姻的全部,但如果没有物质支撑的感情,更像是空中阁楼。


婚姻里谈钱并不丢人,物质无法满足婚姻,就无法谈及更高尚的爱情。


我们见过很多的离婚案件,最后都以悲剧收尾,无论是指责男方无法赚取足够的钱养家,还是女方不能够理性的消费,最后归落到一处就是:


在金钱上无法赢得共识的婚姻,都无法走向最后的终点。


每段婚姻都始于希望与期待,但最后分崩离析的原因有很多,因为金钱不均的却不在少数。


许多爱情至上的人,不屑于谈钱,他们认为谈钱使这段感情的动机就不纯粹了,其实不然。


从爱情逐渐代入到婚姻,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活的色彩更加浓重了,婚姻往往是以爱情作为开始,却以生活作为结尾。


婚姻这个命题,足够复杂和庞大,和恋爱相比,婚姻多了一分对生活的现实,少了一些让人向往和回味的浪漫。


电影《二代妖精》里,袁帅在贫穷之时,面对小白的一腔痴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他说,我爸在医院里,我欠了一屁股债,一个穷鬼有什么资格谈喜欢。


成熟的婚姻,是钱和情的权衡

逼债人天天以暴力相逼,当父亲因自己而精神失常,谁都会堕入困境。


许多时候,真爱是一种奢侈。


它只属于两个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大人,其中一方过于匮乏,都会与之无缘。


匮乏者会认为:我需要先有钱,才有资本谈爱。


而正是这样一群人为了获得前者,逐渐舍弃了后者,也变成了当代现实的另一种困境。


电视剧《蜗居》里有一句话:通往精神的路很多,物质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态度,是红尘浮世里最普遍的现象。


1


多伦多道明银行在2015年到2016年间,对于1902位恋爱中成年人进行了一个关于伴侣与金钱的追踪研究,这个研究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些关于爱与金钱的客观视角。


这项研究发现,在亲密关系中“谈钱”对两个人的幸福指数确实有着巨大的影响。


首先,所有参与者中,62%的人每周与伴侣至少谈一次钱,当然,年轻人比年老的人更适应这种方式。


而那些更频繁“谈钱”的伴侣也有更高的幸福感——每周至少谈一次钱的伴侣,78%都感到幸福。


而几个月才谈一次钱的伴侣中,感到幸福的只有50%。


在讨论到关系中与金钱有关的错误时,排名第一的错误是“拖了太久没有谈钱导致根本无法了解整个家庭财务情况。”


在发现对方的财务秘密后,年轻人中有五分之一的人会选择分手,其中信用卡欠款导致44%的人分手或终止约会。


通过这项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在婚姻中与伴侣谈钱其实是一种对婚姻负责的表现,婚姻很大的幸福度都来源于更合理化的看待金钱。


在夫妻双方结合建立一个新的家庭之前,了解与讨论双方的经济状况与经济能力,也是对婚后生活的一种合理预设与期盼。


这个过程不会丢失掉对对方的信任,而是更有利于规划接下来的生活。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里,钱是最基本的安全需要,而更高一个层次的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成熟的婚姻,是钱和情的权衡

夫妻关系究竟是金钱关系还是情感关系?


答案一定是相互的。一段关系仅靠双方对互相的好感爱意维持,是不足以支撑婚姻生活的;而仅靠金钱互惠支撑双方感情的话,也是无法长远的。


成熟的婚姻,一定是钱与情的权衡。不过分追求金钱,不过分用情,处理合适,不过度,不跨越界限,婚姻才能长久牢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不了解彼此的金钱人格,就会很容易只从自己的金钱人格出发去看别人的生活,导致很多误解。


因为从自己出发,我们很容易将他人黑化,而一旦彼此黑化,所有的沟通将变为对彼此的攻击。”


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人的金钱人格都有自己的短板。


比如消费者做事鲁莽冲动,会使他和家庭负债累累,但他们这样的人也在提醒着我们婚姻中最重要的一面:享受生活,除了价值感、安全感、幸福感也很重要。


会省钱的人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省钱,反而失去了自己及身边人享受生活的乐趣,但他们的精打细算,却往往能保持着家庭财政的长期稳定。


所以,成熟的婚姻里对钱的清晰认知,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双赢。


2


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是人们永恒探讨的话题。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一句论断: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


在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用故事的方式更直接的向人们表达出:婚姻都是权衡之下的产物。


书中讲述了贝内特夫妇的三个女儿简、伊丽莎白、莉迪亚和邻居卢卡斯小姐,四个姑娘对于不同爱情与婚姻的选择。


莉迪亚是贝内特夫妇最小的女儿,年仅十六岁,情窦初开,天真烂漫,不谙世事。


当风流倜傥的军官威克姆出现在朗伯恩时,年少的莉迪亚便被他吸引了。


沉迷于威克姆的帅气与风流中的莉迪亚,却没有看清这个人的真面目,只是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幻想中,天真的以为自己遇上了生命中的白马王子。


当威克姆在朗伯恩欠下大量赌债不得不逃离时,莉迪亚依然沉浸在自己爱情的幻想中,选择与威克姆一起私奔。


莉迪亚爱的很纯粹,她从头到尾都没有怀疑过威克姆,即便知道了威克姆那些龌龊的事。


成熟的婚姻,是钱和情的权衡

玛利亚·杜埃尼亚斯在《时间的针脚》中提到:


疯狂的爱会让人变傻、变盲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会让人丧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让人变得迟钝,进而丧失观察和感受的能力。


正因如此,当周围的人把莉迪亚嫁给威克姆视为一种愚蠢的行为时,莉迪亚却浑然不觉。


当他们在伦敦完成婚礼后,莉迪亚回到家中,兴高采烈地讲述着她即将和威克姆去英国北部生活。最终,莉迪亚婚后生活艰辛不已,时常需要两位姐姐的接济。


爱情往往使人盲目而冲动,冲动之下的选择,往往不被大多数人认可。


因为冲动轻易做选择的人,在众人看来这是愚蠢的,同样也是不幸的。


爱情再美好,当它进阶到婚姻时,也应当去审视婚后面临的实际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里,婚姻里的忠诚,已不是破坏婚姻的唯一砝码。


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夫妻需要不断在利与弊中权衡,婚姻其实就是一种权衡的智慧,我们要将琐碎的生活进行综合,每一个选择都有利有弊,将属于自己那部分的利益最大化,然后再进行合理的选择。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婚姻生活,比如被出轨的女人为什么不选择离婚,总有争吵的婚姻为什么还在坚持,或许这只是权衡之后的选择。


那么爱情就不值得追求吗?当然是值得的,只是爱情从来不等同于幸福,幸福从来都是来自于你的选择。


爱情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婚姻是权衡利弊的选择。物质很庸俗,生活却很现实,而爱情与婚姻最终总是要落在实处的。


就像伊丽莎白所说:


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3


心理学上认为:婚姻是人际模型的混合物。婚姻关系中有基因联系、亲缘联系、互惠关系。茫茫人海中,两个陌生的人会走到一起,一定是存在一些交换关系的。


首先建立了互惠的利他关系,而且这个关系的核心是合作。合作才能壮大共同的家,才能养育一个共同的子女。


但是婚姻的关系并不只是合约的关系,还要往上延伸。


就像杨澜说的:


婚姻里不只有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刻骨铭心的恩情。


两个人生活久了,会多出一种亲情因素,情感因素加上亲情因素这就是婚姻关系。


正是因为婚姻关系的多层次,所以我们在维护这段关系时,不仅要考虑到情感背后那些共同的心理和法律的契约,还有一份难得的情意。


成熟的婚姻,是钱和情的权衡

明星张智霖、袁咏仪是出了名的恩爱夫妻,两人长情久伴相恋近30年。因为妻子特别喜欢名牌包,张智霖一直实力宠妻,花费巨款为妻子买各种心爱的包包。


张智霖曾被问到:“如果你比老婆先离开了,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没有甜言蜜语,张智霖的回答却令人动容,他对袁咏仪说:“我不敢死,我怕现在走了,你和儿子的钱不够花。听到你说,即使我现在走了,你和儿子的钱也够花,我就放心了。”


成熟的婚姻,是钱和情的权衡

婚姻中的权衡,从来不是在钱与爱之间做选择,也不是要舍弃一方,而是婚姻中的这个人会为你承担多少风险。


对于男性来讲,你的高价值,就是你能降低多少风险成本。当你拥有高价值并且在具体情况下得以展现的时候,这段婚姻的权重就会增加,稳定性也就越高。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讲:


从人类婚姻关系形成初始,婚姻的选择与决定,变化与发展,关系的产生、存续和消亡,一直与经济有关并表现为经济问题。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没有价值对等,如果没有价值增长,所有关系都是无法长久维系的。


《奇葩说》第五季曾出现一道辩题:

结婚前,我让伴侣在他的房本上加上我的名字,有错吗?


房产证上加谁的名字,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无论加与不加,另一方都会有对立的说辞。


然而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教授,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剖析了这个问题。


成熟的婚姻,是钱和情的权衡

他认为,结婚就像办企业,而且办的是家族企业,办企业都要签合同,结婚为什么要没有条件的领证呢?


在一段婚姻中,男女双方给出的资源不一样,发挥的作用和时间的节奏也不一样。


女性要生孩子,会早一点付出,而男性的作用发挥的比较晚,一方辛苦播种,另一方负责收割,后面那个人,就会比较容易敲前面人的竹杠。


所以,女方结婚前要求男方房产证加名,就是要一份抵押和保障。


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婚姻以后无法承担起风险时,这个房子就是未来生活的保障。


无论是财产的分割还是房产证上加谁的名字,这都不是在金钱的驱使下,而是提前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份保障不仅会保护一个家庭,同样也会保障两个人,这才是维护婚姻最好的方式。


就像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中说的那样:


男女之间可以说是带着爱的面具而相互展开权利斗争的关系。


4


我身边有这样一对夫妻,男方算是一位正在创业的老板,由于近几年市场经济不稳定,所以也导致他的事业频频遭遇滑铁卢。


说起来,他已经是第三次创业了,头几年赶上房地产浪潮也赚得盆满钵满,可现在运营的模式,加上互联网的更迭,早年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了,并且还有外债。


这个时候,公司的运营需要资金,家里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开始频频借各种贷款。


他老婆开始也会资助他,帮他想办法找资金、找资源、动人脉,可后来就不再插手了,他老公问她要钱的时候,她也会直截了当的拒绝。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告诉我,如果我帮他一直这样消耗自己的资源,以后的生活我们都会很难过。不如,让他自己折腾,到最后他还有个归处。


我也不是没有钱,我就是不想借给他,相反我会把它存起来,一部分用在家里的应急上面,一部分留给他真的走投无路的时候再用。


听她讲完后,我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一个词就是敬佩,我敬佩她的清醒,敬佩她的理性,也敬佩她的担当。


每次谈及人性与金钱的时候,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抵触和回避,好像不谈这件事,以后就遇不到一样。


正是因为这份漠视,让许多婚姻纷纷在自己的路上无法继续前行。


今天说到的是“情与钱”的权衡,就是因为婚姻不是靠明哲保身,也不是靠用情至深坚守住的。


而是我们始终都能够在自己的原则上,为对方着想,将彼此的利益最大化,再共同去抵抗风险的侵袭。唯有两个人是独立而有力量的,共享经济,才是最好的模样。


阿德勒手账中写过幸福婚姻应该是这样的:


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人,你是最契合我的人,你是我眼里最优秀的人,你是我的灵魂伴侣,你是能保护我的人,你是我的知心朋友,你是能分享我一切的人。


我们共同成长,相互照应,在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你能托起我的下巴,扳直我的脊梁,令我坚强,并陪伴我左右,共同承担命运。


我们之间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长,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在婚姻的账户里,一起储存着彼此的恩和义。最好的婚姻,是战友,是伙伴,是钱和情的权衡,是恩义两相全。


我们作为战友并肩作战去面对生活的苦难,面对婚姻中存在的风险,但用爱与维护走过纷扰青年、淡漠中年、行至老年、得至善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