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琉球群島自古是中國的!李鴻章為何拒絕!1880年日本歸還琉球群島

在古代,中國是東亞絕對的中心,周邊的藩屬國紛紛前來中國朝貢覲見,並且還經常學習中原王朝的制度和文化等,也正因不斷向中國學習,許多的藩屬國才得以發展。

琉球群島自古是中國的!李鴻章為何拒絕!1880年日本歸還琉球群島

而擁有55個大小島嶼的琉球王國就是其中之一,琉球就是現在的沖繩。

在明太祖時期,朱元璋意識到琉球群島的險要位置,同時也目睹了琉球王國對大明朝的忠心耿耿,於是,朱元璋下令,將福建的三十六姓漢人以及數百名工匠遷往琉球,其目的是幫助琉球王國的發展。因為這批漢人的到來,琉球王國的發展極為迅速,而島上的子民也越發傾慕中原地區的儒家文化。

發展到後來,琉球群島中,幾乎每家每戶都將自家的男孩子送到學堂裡學習中原地區的孔孟之道。由此,兩國的關係越發緊密,據統計,有明一朝,琉球朝貢共計182次。

琉球群島自古是中國的!李鴻章為何拒絕!1880年日本歸還琉球群島

兩國的關係一直維持了數百年,直至日本人的不請自來,最初的時候,日本人趁明朝自顧不暇派兵抓了琉球王國的國王尚寧(1589年至1620年在位),並威脅尚寧:琉球王國每年需要向日本薩摩藩輸送糧食!

日本將其視為“上貢”,以此證明琉球屬於日本的“藩屬國”,就這樣,琉球王國開始同時向中國和日本“進貢”。公元1868年,這一年是清同治七年,也是近代日本最重要的一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明治維新剛開展,日本就頒佈所謂的“太政官令”,單方面將琉球群島列入日本鹿兒島縣的管轄範圍。

三年後,公元1871年,日本以慶賀明治維新為由,邀請琉球王子尚健前往日本,隨即將尚健扣押為人質,同時日本還冊封琉球國王尚泰為琉球藩的“藩王”,並將琉球王室列為華族(華族成員是日本貴族),日本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想借此證明琉球是日本的。

琉球群島自古是中國的!李鴻章為何拒絕!1880年日本歸還琉球群島

再之後,日本不僅要求琉球上交稅負,還勒令琉球停止向清朝進貢。從1876年,也就是日本強佔琉球開始,清政府就開始抗議與譴責,奈何實力不足,日本壓根沒在意。

而如題主所言,日本曾提出歸還琉球,這又是怎麼回事,李鴻章又為何拒絕?

日本不可能無緣無故主動提出歸還琉球,其中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北洋水師的出現,在李鴻章的操辦下,北洋水師的發展稱得上是有模有樣,當時國外有媒體稱,北洋水師的實力亞洲第一,世界第六(有說第七、第九的,總之就是說北洋水師很強)。北洋水師的出現,給日本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

琉球群島自古是中國的!李鴻章為何拒絕!1880年日本歸還琉球群島

圖:格蘭特和李鴻章

第二,李鴻章和格蘭特私交甚密,格蘭特是當時的美國總統,兩國共同出面,要求日本歸還琉球群島。鑑於當時的國際輿論以及總體的形勢,日本不得不同意讓步。

不久,日本撰寫《擬稿》,《擬稿》中提出將琉球群島南部的先島群島歸還給清朝,但北部的奄美群島和中部的沖繩諸島則暫時由日本管理。如果這是歐美列強提出的,李鴻章可能就妥協了,但在大清國眼裡,日本不過是一個撮爾小島,如此條件,李鴻章又怎麼可能會接受呢?於是,李鴻章氣的當場將《擬稿》扔在地上,斷然予以拒絕。

李鴻章比較樂觀,他覺得有北洋水師在,收復琉球群島簡直易如反掌,但令李鴻章沒有想到的是,在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悉數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