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盤點丨抹茶交易平臺上6大技術類“明星”區塊鏈項目

盤點丨抹茶交易平臺上6大技術類“明星”區塊鏈項目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區塊鏈是技術驅動型行業嗎?這要看從哪個層面來說:如果從一般意義上的工貿型與技術型來劃分,那區塊鏈無疑是技術型行業。而從純技術角度來看,它更是滋養計算機極客們的溫床。

現代社會,技術變革改變行業格局案例不勝枚舉,過去一百年,金融、電力、信息通訊、運輸、醫藥、計算機和航空航天等領域ni的發明和創新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產業結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區塊鏈的發展不僅是為科技金融解決填空題,為商業解決選擇題,更是在百年進步的基礎上為我們的社會解決了眾多應用問題。

年終歲尾,我們盤點了抹茶交易平臺上的6個區塊鏈項目,其都在各自領域拔得頭籌且技術實力夯實,項目分別為:Harmony、Cosmos、Algorand、Ravencoin、Beam和Grin,本文將逐一對他們進行剖析。

Harmony(ONE)

Harmony是一個基於分片技術和PoS共識機制的高性能公鏈項目,其設計利用了安全的隨機分片過程,在保證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時,可以極大提高系統的交易處理能力,即所謂TPS,並且交易處理成本被分攤到多個分片,從而大大降低交易處理成本。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其實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幾家公鏈項目在嘗試使用分片技術了,例如Zil和夸克鏈等等,但相較於後者, Harmony在可擴展性,去中心化程度,共識機制和安全性上都有本質上的不同。

首先,Harmony做了狀態分片。狀態分片是指每組分片分別存儲一部分賬本信息,而不是存儲全網所有賬本。網絡分片和交易分片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交易處理速度,但如果沒有實現狀態分片,分片間就沒法實現完全獨立,交易也必須最終在全網進行同步,這樣大大限制了系統可擴展性。只有狀態分片才能實現每個分片的獨立性,分片間除了跨片交易,不會有多餘的數據交換,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整個網絡的可擴展性。

其次,Harmony採用的是完全同構的分片結構,Harmony的構架是由一條信標鏈和多條共識鏈組成的多鏈結構,每條鏈的屬性是同質的,但信標鏈會提供更多服務,例如去中心化的隨機數生成,共識鏈鏈頭的驗證,存儲和廣播,還有最重要的是接受驗證節點的權益抵押。也就是說 Harmony的分片結構更加平衡穩定。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在安全性上,Harmony採用基於VRF+VDF的去中心化隨機數產生器來保證分片過程不可預測,不受惡意干擾,進而防止單一分片受到攻擊,即1%攻擊。

Harmony驗證者的總收益率會根據質押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由於增發率是根據One代幣固定的發行量而調整的(根據質押百分比),而不是保持一個固定的比率,因此增發率會逐漸下降。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Harmony的Token “ONE”在鏈上目前主要有三個功能。

一是作為驗證節點的Stake,驗證節點需要先通過ONE代幣來Stake獲得投票權,之後才可以進入分片開始共識過程。

二是用戶的交易費用會通過ONE來支付,未來Harmony的生態越大,應用越多,對ONE的需求越大。

第三個功能是做鏈上治理(Governance)的投票權限,在Harmony主網上線後,任何社區對主網的改進提案都要通過社區用ONE的形式來投票決定。

在應用層,團隊也在積極和開發者或者企業拓展Harmony應用的需求,比如遊戲虛擬物品售賣可以以ONE來支付等等,鏈上應用越多,對ONE的需求也越大。

Cosmos(Atom)

Cosmos是一個很有難度的區塊鏈項目,其目標是成為當今傳統區塊鏈中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問題的解決方案。近年來,各類別的區塊鏈項目都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但每條不同的區塊鏈像是一座座信息孤島,難以實現相互之間的信息傳輸,區塊鏈世界的“巴別塔”已然成為整個區塊鏈領域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而Cosmos這個單詞的翻譯就是宇宙,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不可能由一個區塊鏈主導,一定是多鏈並存,多幣並行的世界。把整個“各自為政”的區塊鏈世界,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就是它的終極理想。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在Cosmos的觀念中,認為"幣"是可以脫離“鏈”的。他們認為,其核心技術Tendermint可使得代幣可以跨區塊鏈進行轉移。(Tendermint是區塊鏈領域較早的基於拜佔廷容錯協議的PoS共識引擎。)

Cosmos正是定位於解決數據跨鏈問題而誕生的,它是一個獨立並行的區塊鏈網絡系統,系統內的每個區塊鏈都由BFT共識算法提供支持,由此實現了不同區塊鏈之間的跨鏈信息傳遞,因此Cosmos也被稱為“區塊鏈的互聯網”。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獨立區塊鏈網絡,這些區塊鏈可以互相併行運行,因為它們都連接到一個“Hub”區塊鏈上,這個Hub使用了BFT共識算法和Tandermint核心來確保安全性。由於所有獨立的區塊鏈都鏈接到Hub上,因此它們能夠相互通信——提供互操作性。

可伸縮性問題是隨著更多並行的區塊鏈部署在主網絡上,Cosmos網絡的吞吐量增加而得到解決的。這些獨立的特定於應用的區塊鏈都有自己的分類、協議和主要語言,它們共同幫助Cosmos橫向發展。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ATOM的項目方Cosmos團隊自2017年默默開發了兩年之久,在2019年3月底才真正開始在交易所交易,當時的價格約為3.4美元,之後隨著熊市深入,以及大盤的一路下跌,然而,在達到最低點的阻力水平後,ATOM從1.95美元的支撐位一路飆升,截至現在漲幅也已接近翻倍。

Algorand(Algo)

Algorand 是由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哥德爾獎(Gödel Prize)得主、圖靈獎(Turing Award)得主 SilvioMicali 領導開發的一個區塊鏈項目 。該項目成功募集到了一筆 4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知名風投 Pillar 和 Union Square Ventures。

Algorand 沒有引入激勵機制或發行數字加密貨幣,項目本身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它通過 BA*的共識機制和密碼抽籤等技術創新,提高區塊鏈的效率,拓展了區塊鏈的應用前景,在硅谷享有極高的聲譽。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Algorand是一個非常通用的平臺,可以滿足去中心化、安全、可擴展等需求,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交易和分配機會。

它使用“純粹權益證明“(Pure Proof of Stake),這種證明的特點是,你擁有的某種代幣,與別人擁有的代幣權利是一樣的,而且這個系統非常高效,不需要任何准入和許可,擁有一個代幣和擁有一億個代幣都可以參與。

簡單來說,就是所有決策通過鏈上投票來確認。如果有的人不想參與,他可以把權利發放給其他人,如果還是不願意,那麼他的定位可能不屬於Algorand社區。

Algorand算法中的節點都有權重(weight),該權重和賬戶的餘額成正比。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上圖中的t是選中的賬戶餘額閥值,w=賬戶餘額/賬戶餘額閥值,也就是說w是賬戶中可以分割成多少個賬戶餘額閥值。利用多項式分佈B(k;w,p),計算出hash對應的比例在哪個區間內,則最後選中的次數就是多少,也就是最後的j的數值。

特別說明的是,因為共識過程分為兩個步驟,所以隨機選擇也有兩種role:1)生成區塊的選擇 2)共識過程(BA*)選擇。

ALGO具備的三個重要的特性:

1、無分叉 由於其獨特的一致性算法,Algorand區塊鏈不會分叉。一旦出現,每個新區塊都保證永遠保留在鏈上。此屬性意味著Algorand區塊鏈中的每個交易都是最終端的。

2、一個真正的交換媒介 Algo將會是一個真正的交換媒介。 比特幣和其他proof-of-work項目生成區塊的速度都很慢,不管底層通信網的速度有多快。即使一個區塊可以在幾秒鐘內在整個網絡中流通,比特幣仍然需要每隔幾分鐘就生成一個區塊,以保持足夠低的分叉幾率。 相反,由於它的區塊鏈不分叉,Algorand生成一個區塊的速度與它在網絡中傳播的速度一樣快。

3、全面的通證化 從第一天起,Algorand區塊鏈就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連鎖的荷蘭式拍賣。這將促進各種資產的通證化,例如房地產、分佈式計算等——伴隨著最大的可延展性、公平性和透明性。

Ravencoin(Rvn)

Ravencoin網絡是一個開源免費的區塊鏈平臺,其主要用於鏈上資產轉移,和其他區塊鏈項目一樣。Ravencoin提供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的資產傳輸網絡。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Ravencoin採用和比特幣同樣的公開透明的POW證明方式。不同的是,在Ravencoin上,除了其原有的比特幣源碼以外,開發人員還在其底層技術上使用的X16R算法,該算法通過重新組合其帶有的16種哈希算法的方式,使得算法排序和出現頻率變得不確定性,這麼一來,Ravencoin解決了比特幣ASIC礦機引發的挖掘中心化問題,換句話說,在Ravencoin進行挖礦,其成本降低的同時,礦工們的挖礦機率和所得分配變得更加公平,提高了礦工參與的積極性。

RVN通證是Ravencoin網絡中資產轉移的載體,一共發行210億枚,自身定位為純粹的社區通證,沒有首次發行和項目方預挖預留,這一點,不得不說RVN是通證市場上的一股清流。

使用RVN,用戶可以像以太坊ERC20那樣發行資產,除了一般的資產轉移外,用戶還能借助RVN創建子資產,並對資產和子資產進行一系列諸如投票、股息分紅等權限管理,這些豐富的應用場景,使得RVN被許多業內機構一路好看。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團隊信息作者也進行了簡單瞭解:白皮書的作者是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前任顧問,迪拜比特幣會議的創始人Bruce Fenton,以及前Medici Ventures的主要軟件開發人員Tron Black。Overstock首席執行官投入數百萬美元用於開發Ravencoin,作為比特幣的更節能版本帶給公眾。

在2018年底,Medici Ventures成功地在Ravencoin平臺上進行了數字證券代幣轉讓。

“Ravencoin是用於此類證券代幣的理想協議和鏈。Ravencoin的目標是做一件事並做得好:幫助用戶安全地發放代幣和數字資產。代幣,特別是證券代幣,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很有前景的領域。”Fenton曾福布斯這樣介紹。

Beam&Grin

在介紹Beam和Grin之前,我們要先講一下他們共同使用的底層協議。MimbleWimble是一個區塊鏈格式和協議,依託於健壯的加密原語,提供非常好的可擴展性、隱私和可替代性。

2016年,MimbleWimble協議的提出,在交易隱私性和儲存空間上,對比特幣進行了顯著的優化。MimbleWimble一詞出自《哈利波特》,是一種用於讓對手沉默的咒語。自 2016年出世後,該技術協議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MimbleWimble只採用橢圓曲線密碼。MimbleWimble的交易採用了基於隱匿交易Confidential Transaction的技術通過零和驗證,即輸出總和減去輸入總是等於零,證明交易沒有憑空創造新的資金,而且不會顯示實際金額。

而直到Grin和Beam的出現,這一技術又一次爆紅於人們眼前。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隱匿交易技術為Beam提供了出色的匿名性。

Beam的目標是通過實現最新的突破性協議之一——Mimblewimble,建立一個以隱私為核心的快速、可擴展和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

在默認情況下,Beam交易是私有的,因為使用Mimblewimble,區塊鏈驗證不需要存儲整個交易歷史。這也提高了區塊鏈的可伸縮性,因為它的區塊大小大大減少了。

Beam區塊鏈目前每秒可以處理17筆交易,比比特幣和其他許多隱私幣都要快。該團隊認識到17個TPS不夠快,不足以使Beam被識別為可行的交換手段,但他們聲稱在未來將採用諸如閃電網絡或類似的第二層縮放解決方案。在那之前,Beam的主要價值主張和用例是提供私人的價值儲存,而不是日常支付。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Beam特徵有以下幾點:

1、可審核性:Beam背後的團隊為Mimblewimble協議增加了一個擴展功能,允許企業或個人以安全且可證明的方式向審計師或他們選擇的任何一方報告他們的財務歷史。當然,這個可審核特性只是一個可選擇加入的特性,因為私有交易是Beam核心的默認特性。

2、多個交易類型:Beam支持多種交易類型,如: 第三方交易、定時交易、比特幣、萊特幣Qtum之間的原子交換、可審計的交易、線下交易機密的資產可以擴展Beam的Mimblewimble協議來在Beam區塊鏈上發出額外的代幣。

這些代幣被稱為機密資產,它們允許任何人以加密方式驗證交易是否安全,只要他們是交易方。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除Beam以外,最有名的基於Mimblewimble的項目莫過於Grin。

Grin是第一個實現MimbleWimble的設計應用。自2016年開始開發並於2019年1月15日推出主網,Grin被稱為比特幣極限主義者的加密貨幣。該網絡不使用任何地址,同時也不加密所有金額,僅依賴比特幣的CoinJoin方法和機密交易來實現其可擴展性和隱私目標。Grin是用Rust編寫的,目前使用兩種版本的Cuckoo Cycle作為其PoW算法(一種ASIC抗性算法和一種ASIC友好型算法)。

Grin相較於Beam擁有更加強烈的無政府主義色彩,是密碼朋克的產物,更貼近比特幣原教主義,而Beam則更加的偏向實用主義。

Beam的整個治理架構借鑑了Zcash,比較商業化。挖礦產生的20%代幣留給來自以色列的創業團隊,除此之外在上線前團隊還進行了一輪私募。而Grin則像比特幣學習,堅持開源治理,沒有創始人獎勵,全部靠社區資金贊助志願團隊進行開發。

除此之外BEAM提供了傳統的保密交易(使用Bulletprooof簽名),並且還提出了可以讓外部第三方驗證資金或其他任何存儲在交易中的元數據的可審計錢包設計。而Grin團隊則不會擴展除核心功能之外的任何功能。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Grin和Beam在貨幣政策上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模型。

Beam每分鐘產生一個區塊,第1年80個Beam/塊。第2-5年40個Beam/塊。第6年25個Beam/塊,然後每隔4年減半,並在133年後停止發行。總供應量固定為26280萬個。

而Grin每分鐘產生一個區塊,每個區塊包含60個Grin。貨幣總量無上限,區塊獎勵固定,所以會無限的線性增發。Beam採取的是限量供應的通貨緊縮模型,而Grin的貨幣政策目的是其通脹永遠保持不變。Beam更像是電子黃金,鼓勵人們用Beam進行價值存儲,而Grin更像是電子現金,鼓勵人們使用Grin進行支付。

盘点丨抹茶交易平台上6大技术类“明星”区块链项目

很多人認為,Grin是比特幣之後10年來,最接近比特幣精神的Coin項目,原因包括:小區塊、純匿名、PoW共識、沒有鏈上治理;創始人的匿名身份也是向中本聰致敬;沒有愛西歐,貨幣政策不會讓創始人和開發團隊獲利,沒有預挖礦,靠捐款支撐技術開發,真正代表了去中心化社區的信念。有趣的是目前團隊已經接到過兩筆50BTC的捐贈,甚至有人猜測其中一筆是中本聰本人捐贈。

至於能否真正復刻比特幣的奇蹟,也許時間才會知道答。

★以上項目均可在mxc.ceo抹茶交易平臺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