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弹劾总统,还是“弹棉花”?民主党PK特朗普,奥妙何在?

“13”,这个在西方文化语境里很不吉利的数字,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身上应验了。12月13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抢在圣诞假期前夕通过弹劾总统条款,下周有望就此进行众议院表决。与此同时,特朗普在个人推特里高呼“快来弹我呀,反正我会赢”。如此“狗血”的剧情里,美国政治生活将往何处去?你会有什么见地呢?

弹劾总统,还是“弹棉花”?民主党PK特朗普,奥妙何在?

12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纳德勒在华盛顿出席表决会议后对记者讲话


还是“身份政治”作祟


从12日到13日,众院司法委员会的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就弹劾条款具体内容展开辩论,“用舌头进行焦土战”是美国“野兽日报”网站的评价。为了营造更大的“宣传效应”,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纳德勒应己方党团要求,将委员会原定12日辩论结束后举行的晚间表决改期至13日白天,方便更多媒体参与报道。随着弹劾条款在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表决通过,该条款将被正式提交至众议院全院进行讨论。众议院全院预计将于下周对弹劾条款进行投票。


实际上,对于弹劾案,且不论特朗普所依托的共和党竭力阻挡,哪怕在攻击者——民主党内也并非“齐心力推”。两年半以来,围绕弹劾问题,民主党内实际存在稳健派和激进派的区别,话语权更多的左倾激进派拼命朝弹劾方向走,而民主党籍众议长佩洛西更像被“裹挟”,用美国人常说的“任由河水往下游冲”。

弹劾总统,还是“弹棉花”?民主党PK特朗普,奥妙何在?

12月1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细分民主党内,高举弹劾大旗的,是鼓吹“身份政治”最甚的人,他们实际和特朗普是“硬币的两面”,都强调“非黑即白”,“不和我站在一起,就是我的敌人”的逻辑。这一轮弹劾运动中,带头高喊“弹劾45!”(特朗普是美国第45任总统)口号的女众议员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堪称“一面旗帜”,去年以来的每次民主党重大造势,几乎总少不了这位“热情之花”,她总能激起人们对于医疗改革和“疯子总统”的恐惧,从而把握话题走向。


就法律程序而言,任何弹劾案都需众参两院全院表决通过才能奏效,尤其弹劾案在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获得至少三分之二的主持票才能通过,在当下是无法想象的。换言之,这场弹劾大戏缺乏“过关”的悬念,可就全力投入大选的民主、共和两党而言,这场闹剧的赌注恐怕不在能否“弹得动”特朗普身上,而是能否稳固和动员选民上。


弹劾总统,还是“弹棉花”?民主党PK特朗普,奥妙何在?

12月13日在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表决结果


据美国《投资商业日报》(IBD)和技术计量研究所两个月前所做民调来看,受访者中有近八成拿定大选投票的主意,而这种倾向是基于理念和感受产生的,而不是围绕弹劾所产生的谴责、争吵。更重要的是,受访者普遍觉得认为“受委屈”的特朗普说得在理,很多选民开始抱怨弹劾程序在某种程度是企图“盗窃”他们期盼的竞选。很显然,不论弹劾走到哪一步,最大的输家都不是民主党或者特朗普,而是整个美国社会,因为整体团结被严重弱化。按照《华盛顿邮报》评论家珍妮弗·鲁宾的看法,弹劾程序已把两边阵营的立场固定下来,而且结合今年以来的几次民调加权评估看,特朗普的支持率大致为45%,不喜欢他的大致在52%,这两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变,最终是那摇摆的3%的选民决定选举结果。如果支持率从45%变48%,特朗普就有望赢得选举人团,因此两边阵营要做的都是拿下这3%,这都将导致选举政策“武器化”“极端化”,而且无人会是赢家,导致阵营间的对立和仇恨进一步加深,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叛国”歇斯底里症


弹劾总统,还是“弹棉花”?民主党PK特朗普,奥妙何在?

12月13日在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表决会议现场


就“吃瓜群众”而言,相比充满法律字眼的弹劾案,他们更受用的恐怕是冲突双方“骂战”的词汇。过去两个月历,围绕弹劾博弈,众议院和白宫相互对骂“叛国”,这是美国权力斗争史上绝无仅有过的时刻!


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让-埃里克·布拉纳介绍,这一轮弹劾较量中,特朗普的策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民主党怎么给自己扣帽子,那就用同样的罪名还击。本周以来,特朗普在推特里声称,当前事态不是别的,而是“国家政变”,“我现在日益确信,发生的事不是弹劾,而是国家政变,为的是剥夺人民的权力、他们的投票权、自由、第二修正案、宗教、军队、边境墙以及上帝赋予他们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他已在致众议长佩洛西的信中“欢迎”罢黜总统的程序早日在国会司法程序中开展,“特朗普的盘算是,民主党中许多人明白,反正弹劾案无法在参议院通过,没有任何让总统下台的希望。而一旦众议院真的启动弹劾投票,总统就有机会攻击民主党人不操心国家事务,沉湎政争,进而让弹劾闹剧首先打击民主党自身,最终导致其在2020年众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


弹劾总统,还是“弹棉花”?民主党PK特朗普,奥妙何在?

12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


其实,观察特朗普的行事风格,过去的”疯子路线“已收敛很多,目前他只是小心翼翼地复制政敌的套路,民主党指责他“叛国”,例如用军援压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供“黑材料”(涉及民主党大选候选人拜登),那么特朗普就提供相似的材料,去指责民主党人串通英国军情六处前特工克里斯托弗·斯蒂尔,继续炮制特朗普“通俄门”的黑材料。反正,“叛国骂战”已异化为双方的歇斯底里症。


俄罗斯《政治杂志》主编彼得·阿科波夫形容,“叛国骂战”实际反映了“两个美国”的现实存在,特朗普号称要打倒在“华盛顿政治沼泽”中成长起来的建制派,他们由跨国寡头及匿称“深层国家”的技术官员构成,他们对美国作为民族主权国家的利益毫不在意,他们是多元文化主义者和全球主义者,他们只需要美国充当掌控世界的基地和中心。而底层和普通美国人是他们厌恶和仇视的,他们要求面对美国破烂的基础设施、移民潮、白人新教徒的身份认同模糊等问题,这正是特朗普的选举基本盘。“很显然,美国共识在‘叛国声浪’里日趋消解了。”阿科波夫如是说。


新民眼工作室 吴健

图片 | 新华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