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禹劃九州,始有荊州。”

荊 州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

素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美譽

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它的荊州古城牆

始建於三國時期

被譽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它的關公紀念館

屹立著關公聖像的“古代戰船”

把關公“義薄雲天”的一生展現得淋漓盡致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它的一年一度“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

讓這個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享譽世界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一、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位於沃野千里、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它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90萬,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荊州為長江而生、因長江而美、依長江而興,483公里的黃金水道貫通荊州全境,屬於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荊州(鹽卡)港是長江中上游僅次於武漢、重慶的第三大綜合性港口,可停靠5000噸級船舶,年集裝箱運輸能力60萬標箱。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在交通上,它是全國東西向最長國道318國道與南北向最長國道207國道交匯處,東西向滬漢渝高速公路(上海-武漢-重慶)與二廣高速公路(內蒙古-廣東)交匯處,蒙華鐵路與長江兩條貨運大通道交匯處,是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通江達海的門戶,公路、鐵路、航空、水路交通承東啟西、聯接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伴隨“北煤南運”大通道蒙華鐵路於2019年全面建成和荊江航道的綜合整治,荊州正在加快建成集“鐵、公、水、空”於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將成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物流通道。

湖北是“千湖之省”,荊州的湖泊也是眾多,全市有千畝以上湖泊30多個.總面積8萬公頃,其中洪湖為湖北省第一大湖,總面積3.5萬公頃。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二、三千年歷史古都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

,歷史上“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沙,始稱津或江津,歷為江陵縣的重要商埠和碼頭。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荊州這裡創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是名副其實的“帝王之都”“宰相之城”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它積澱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孕育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進取精神,“清廉高潔,至死不渝”的屈原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九八抗洪精神,以及“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處置中荊州人民展示的“大義大愛”精神,都成為荊州有別於其他城市的鮮明特徵。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荊州人敬仰關公,已成了千年不變的習俗。這裡的關帝廟每年正月和農曆5月13日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荊州人玩龍燈,劃採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荊州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稱花鼓子、沔陽花鼓戲、天沔花鼓戲。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三、GDP破2000億的“中國淡水漁業第一市”

荊州是國家重要的農產品綜合生產基地,糧食年產量約佔全國的1%,淡水產品、油菜籽產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市州之首,被譽為“中國淡水漁業第一市”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2018年,荊州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2000億元!以2082.18億排名湖北省第四。而荊州真正風生水起的年代是在中國的古代,更準確的說是在南宋以前,漢唐時代留下的荊州佳話數不勝數,是當時湖北荊襄文化的中心。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其實荊州的經濟一直被人詬病,在2017年省會武漢GDP已經逼近1萬4000億元的同時,荊州的GDP不到2000億元,還不足武漢的一個零頭。而

曾經的荊州,在全省僅次漢陽,甚至在全國數一數二(地級市第二)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荊州境內的沙市,作為湖北省的輕工業基地,沙市有著眾多聞名全國的品牌

1982年,沙市日化率先推出超濃縮無泡洗衣粉,開創了中國洗滌業的新紀元,連續8年獲評“全國最受消費者喜愛的消費品”

。到如今,年紀稍長的荊州市民,仍然能一口氣說出這家企業曾經的多個“第一”:第一家在央視打出洗衣粉廣告的企業,第一家把廣告打入香港的內地日化企業,第一家贊助央視春晚的企業,第一家全國500強日化企業,年繳地方利稅過億元,佔全國洗滌市場份額60%以上。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重振製造業輝煌是荊州人不滅的追求,位於荊州開發區的湖北菲利華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多年的自主研發,已經成為國內唯一、全球第五家進入國際半導體採購供應鏈的石英玻璃材料企業,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高性能的必備材料。這家企業的發展歷程,是荊州市近年來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一個縮影。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四、獨特文化旅遊資源

荊州旅遊資源豐富,集文化、生態、自然風光於一體。

它有豐富的歷史遺存,無論是荊州古城、紀南古城、古墓葬群落等歷史遺址,還是沙市江岸近代商埠、洋碼頭乃至數十年前的舊廠址,都是荊州歷史、文化與經濟發展演變的重要見證,同時也是屬於荊州的獨特文化旅遊資源。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 荊州古城牆

荊州古城牆,始建於三國時期,初為土城。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劉備、諸葛亮西進巴蜀,以圖鼎立之勢,留下關羽鎮守荊州。關羽鎮守此地達十年之久,修築城牆以拒東吳。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為磚城的唯一古城牆,被譽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它還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牆體保持完整,形制完備,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已經聯合中國七大古城牆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 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收藏與保護、考古發掘與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現存山門、雷祖殿、三清殿、祖師殿等建築物,是一組基本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群。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1993年,

該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地縣級十佳優秀博物館;1995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集體;2000年,國家旅遊局授予4A級旅遊景點。

  • 關公義園

關公公園以“義”字為主題,貫穿一條600米的南北中軸線,以多種方式生動體現關公“義薄雲天”的一生。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軸線中端,是直徑160米的“聚寶盆”動態水景大觀—— 雲水之中,一艘巨大的古代戰船,劈波斬浪,韓美林大師設計青銅關公雕像,巍然屹立在船頭,叱吒風雲,神聖非凡。關公聖像屹立的這艘“古代戰船”內部,是一個8000平方米“關公紀念館”,但更是一個神奇體驗關公文化的“穿越空間”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荊州的美食很多,通常有荊州魚糕、魚丸,千張扣肉,,江陵八寶飯,公安牛肉、松滋杜婆雞,洪湖蓮藕藕帶等。

  • 荊州魚糕

魚糕,作為荊州/沙市地區的八大名餚其歷史源遠流長。“荊州魚糕”是用白色魚肉製作的,可用紅色魚肉炸魚丸子,和雞肉、豬腰子、豬肚燴菜,成為荊州宴席名餚。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 荊州八寶飯

荊州八寶飯原是清代的一位御廚從宮廷出來後,到荊州城開設飯館流傳下來的。這種八寶飯用紅棗、蓮子、苡米仁、桂元內、蜜櫻桃、蜜冬瓜條、糖桂花以及糯米先蒸製成坯,再加白糖、豬油散燴而成,由此又名叫“散燴八寶”。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 早堂面

早堂面是沙市著名的傳統早點,已有百年曆史。這種麵條油厚碼肥、湯鮮味美,由於早期碼頭工人多在凌晨時分到麵館吃麵後上工,故得此名。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新產業、新機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古城牆、古遺址,在這座現代化城市中煥發生機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在國家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

古老楚都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正在奮力書寫一個又一個高質量發展的荊州故事

荊州城,被嚴重低估的楚文化發祥地

有荊州的小夥伴嗎?

快來為家鄉的發展建言獻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