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

今年秋天韓國連遭颱風襲擊,導致白菜主產地的產量下滑,白菜批發和零售價格大幅上漲。

目前正值醃製泡菜的季節,很多韓國主婦都表示醃不起泡菜,購買成品泡菜成為她們的首選。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斤,菜農太難了

記者在韓國首爾市中心的一家大型超市瞭解到,一顆不到兩公斤的白菜,價格是韓幣5000韓元、相當於人民幣30元,是去年這個時候價格的兩倍。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斤,菜農太難了

而就在與韓國隔海相望的中國市場,雖說今年風調雨順,白菜大豐收,可是菜農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今年,大白菜價格出現“低谷”,地頭收購價格不到兩毛錢,市場批發價格也創近年新低。

菜農每畝虧數百元

11月13日,北京迎來入冬後第一輪降溫。記者跟隨一家企業到河北玉田搶收最後一批冬儲大白菜,共13畝。菜主焦志利介紹,應該能收12萬斤左右,“每斤批發價0.18元,我還要包砍菜的人工,再加上成本,每斤利潤也就剩下0.09元,哪怕按照1畝收1萬斤算,一畝地也要虧400元。”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斤,菜農太難了

焦志利表示,近4年大白菜行情都不太好。這麼折騰幾年,大家都沒積極性了,心裡也很矛盾,大白菜在地裡賣不上價,要不拉到家裡儲一冬天?但砍菜、運輸都得僱人。所以有的人不管貴賤能賣就賣,有的人還想存進地窖再等等。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斤,菜農太難了

白菜入窖儲存 近期價格略有上漲

物美集團果蔬採購負責人柳楠: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冬儲大白菜便宜了30%左右,對於市民來說是好事兒,但對於種植戶來說,這麼低的價格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來年白菜產量減少,價格有可能會漲”。

柳楠做了近十年的蔬菜採購,今年是他認為最艱難的一年,“什麼菜價格都上不去,去年同期西藍花一公斤12元,今年一公斤均價不到6元;再比如大蔥,往年從來沒有低於1元的時候,今年我們賣到了0.79元,成本還能持平”。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斤,菜農太難了



北京新發地白菜批發大戶王勇志:

一週前,大白菜批發價還在0.26元左右,“近期農民的白菜都入窖了,供應量減少,所以價格漲了一點。之前白菜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菜農都不願意賣,在地頭批發價每斤0.13元左右,刨去人工費,落到農民手上的不到0.1元。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斤,菜農太難了

菜農賺點錢怎麼這麼難!

當前的蔬菜價格陷入一個“怪圈”,即農產品豐產不一定豐收。

風調雨順時,蔬菜供應量大、菜價低迷,很多品種價格都在成本線之下,甚至還會滯銷,種植者損失慘重。現階段農民掌握的信息與市場信息不對等,往往只能從少量信息裡確定種植品種,只能亦步亦趨地追逐市場,可是市場卻從不會可憐他們。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斤,菜農太難了

有專業人士建議把農民組織起來,走規模化道路。同時,農產品一定要打品牌,品牌代表質量和種植者品德,有了好品牌以後,還要會宣傳,“好山好水出好果,好果還得靠吆喝”。

一畝虧400,豐收還賠錢!0.13元/斤,菜農太難了

這未必不是一個好辦法,但是,規模品牌化單憑勢單力薄的種植戶難以起作用,必須得有好的帶頭人等專業人士,

集合大家的力量,用集體力量造勢,從而形成品牌化。

“菜賤傷農”!最重要的,相關政府部門應重視這個問題,引導農民有序種植,用政府力量幫助農民,在大方向上統籌規劃,明確種植方向,保障種植戶的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