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任、勇敢、誠實和善良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負責任,勇敢,誠實和善良的人。
換句話說,我們希望他們有良好的品格。

品格發展與養成良好的習慣有關,習慣需要時間才能養成。我們都在進行中!我們可能不知道孩子們將面臨的所有挑戰和機遇,但是我們知道這些美德將在任何情況下幫助他們蓬勃發展。

建設性格是一生的工作。2歲到8歲的孩子可以開始養成良好習慣,這將有助於他們蓬勃發展,包括勇氣,毅力,責任心,誠實,同情心和感激之情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任、勇敢、誠實和善良的人?

一.勇氣包括在面對恐懼或障礙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是勇敢的另一種說法。記住:勇敢並不意味著無所畏懼。這意味著我們不讓恐懼阻止我們探索新的機會,發展我們的技能,做正確的事情。

以下是一些幫助孩子準備應對新事物的方法:

1. 幫助他們克服恐懼

注意你的孩子在某種情況下害怕或緊張的跡象。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來幫助他們克服恐懼。例如,你可以說,“那個雷聲讓你跳了起來。”雷聲是閃電發出的聲音。聲音很大,但不會傷害你。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2.讓他們為新的活動做好準備

當孩子們接觸新環境或者看醫生時總會感到緊張跟害怕。可以提前跟孩子談論將要發生的事情。例如,在每年的體檢之前,使用玩具醫生的工具包來解釋將會發生什麼,並讓他們充當醫生檢查玩偶或填充動物。這有助於他們用知識和勇氣處理問題。

3.讓你的孩子借用你的自信

孩子們會向父母尋求答案,“我現在應該感到害怕嗎?”心理學家稱之為“社會參照”。例如,當孩子們第一次看到狗的時候,他們會抬頭觀察爸爸媽媽的神態來評估狗是否危險。如果他們的父母看起來很放鬆,孩子就更容易接近狗。當孩子們害怕時,父母的本能可能是幫助他們逃離這個場景或者完全避免某種可怕的情況發生。但這種做法就是告訴他們,“這對你來說太難了,你做不到!”相反,提供鼓勵。告訴你的孩子,“這很難,但我知道你能做到。”表現出你對孩子應對能力的信心。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任、勇敢、誠實和善良的人?

二.堅韌是指堅持到成功。

它是毅力和適應力的另一種說法,它給我們力量去嘗試,嘗試,再嘗試。勇氣支撐著一種“成長心態”——相信我們的智力和技能可以通過努力得到提高。有成長心態的孩子在挑戰中茁壯成長,在面對障礙時表現出適應力,並將失敗視為學習過程的一部分。

幫助孩子培養毅力:

1.對過程進行表揚

過程表揚是描述性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毅力。而不是簡單地說:“幹得好!”或“太棒了!”。這給孩子們提供了關於他們將來可能如何行動的信息。例如:

“你把所有的玩具和書都放回了他們的箱子裡。謝謝你的幫助。”

“當你的積木倒了,你又搭建了新的小塔!”

“哇,你花了很多時間來解決這個難題。”

2.擁抱“還”的力量

每個家長都聽過孩子沮喪地說:“我做不到!”。通過在“你還做不到”這句話中加入“尚未”這個詞來幫助你的孩子改變他們的觀點。“你還在學習怎麼做。繼續努力!”加上“還”這個詞有助於提醒孩子們,他們的成長還在進行中——每一項技能都需要時間和努力。

3.教會孩子如何克服困難

研究表明,聽過家庭成員描述如何克服困難的孩子在面對挑戰時更有韌性。同樣,當孩子們努力學習一項新技能或遇到困難挑戰時的特定場景,你可以跟孩子們講述你當時是如何用毅力克服困難的。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任、勇敢、誠實和善良的人?

三.責任意味著可靠,做出正確的選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關心他人的福祉,並理解我們在使世界變得更美好方面都可以發揮作用。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責任可能是撿起他們的玩具,清理他們的餐盤,或者幫他們整理衣物——這些簡單的事情他們都可以為他們的家庭做貢獻。

鼓勵你的孩子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幫手:

1.給孩子適當的責任

小到兩歲的孩子就可以成為“清潔助手”,把玩具放回玩具箱或把書放回書架。使用簡單的短語(如:“清理時間!”)或歌曲可以幫助提示孩子。家務勞動是慶祝孩子成長能力的好方法。例如,一個兩歲的孩子可能會幫你把衣服從烘乾機裡拿出來,一個三歲的孩子可能會把洗好的衣服按類型分類,一個四歲的孩子可能會把自己的衣服疊起來,然後放到合適的抽屜裡。每當一個孩子獲得一項新技能,這都是一個提醒他們正在成長的機會:“你三歲時,我幫你把餐具擺放在桌子上。現在你已經五歲了,你知道怎麼一個人擺桌子了!”

2.鼓勵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小幫手”

研究表明,被要求成為“幫手”的孩子比那些僅僅要求“幫助”的孩子對請求的反應明顯更積極。換句話說,問孩子“你願意幫忙打掃房間嗎?”比被告知“幫忙打掃房間”更能激勵他們。為什麼?孩子們希望被視為幫手——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想法,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任、勇敢、誠實和善良的人?

四.誠實意味著我們說的和做的都是真實的。

誠實是信任關係的基礎。對於5歲的孩子來說,誠實看起來就像是在被問及某一情況時如實回答,並與信任的成年人分享重要信息。在這個年齡,大多數孩子都明白說實話和說謊的區別,而且說實話是件好事——但他們也想取悅成年人,所以他們可能會撒謊來掩蓋事故或不當行為。

鼓勵孩子誠實:

1.榜樣

孩子們觀察並模仿成年人的行為。如果我們想要我們的孩子誠實,我們需要做誠實的好榜樣。

2.榮譽真實性

提醒孩子們,在你詢問情況之前,告訴他們真相是很重要的,這增加了他們說實話的機會。讓他們知道,說出真相既重要又勇敢。當你的孩子告訴你實情時——尤其是當他們很難做到的時候——記得感謝他們的誠實。當我們犯了一個錯誤,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誠實面對所發生的事情。

3.對撒謊做出深思熟慮的回應

鼓勵孩子說實話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知道他們在撒謊,你該怎麼做呢?絕對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上騙子的標籤。相反,你應該分享你對某一情況的瞭解,解釋你希望孩子誠實,併為他們找到彌補的方法,為他們提供前進的道路。幫助他們把誠實視為一種勇氣和責任的表現——一種值得為之奮鬥的東西。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任、勇敢、誠實和善良的人?

五.同情意味著我們關心他人,善待他人,並有強烈的願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同情是行動中的同理心。對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同情可能看起來像給一個擁抱,做一張卡片,或者說一些善意的話來幫助一個感到悲傷或難過的朋友或家人。它也可以看起來像向一個被忽略的同伴伸出援手,或者想要做些什麼來幫助生活困苦的其他人,即使他們彼此並不認識。

養育一個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孩子:

1.討論不適

當孩子們遇到長相、聲音或行為與他們周圍的人不同的人時,他們有時會很警惕。年幼的孩子有時會問一些讓父母感到尷尬的問題,比如“她為什麼坐在輪椅上?”“他怎麼那樣說話?”或者“那套衣服看起來真滑稽!”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理查德·維斯布爾德說,“不要因為孩子分享這些反應而嚴厲批評他”。相反,你應該感同身受地傾聽,並把他們的問題說出來。

2.鼓勵他們的善良衝動

當你看到你的孩子同情地向別人伸出援手時,使用描述性的表揚。這會增強他們的同情心。

3.用同理心來引導給予

在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件好事之前,讓孩子們想想他們對那個人的瞭解——他們的需求、興趣、好惡——然後寫一張紙條、做一件禮物或做一件與之匹配的小善舉。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任、勇敢、誠實和善良的人?

六.讓你的孩子養成表達感激之情的三個小竅門:

1.榜樣

孩子們模仿成年人的行為。在日常交流中,對店員、老師、圖書管理員和家人說“謝謝”。鼓勵你的孩子也這樣做。當你給他們認識的人寫感謝信時,讓他們加上一張圖片或口述幾句話。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鼓勵他們寫自己的感謝卡,或者為那些對他們生活有影響的人制作感謝禮物,比如老師、教練等。

2.創建一個感恩罐

感恩罐聽起來很簡單。你需要一個乾淨的大罐子,一疊便利貼和一支筆。讓每個家庭成員每週寫或畫幾次讓他們感恩的東西。比如喜歡的食物,誰誰幫助了你,跟父母和祖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等。週末的時候,全家人一起讀感謝信。

作為一個家庭,讓分享當天發生的三件好事成為一種儀式。可以在晚餐時間或睡覺時間,這也是親子聯繫的完美方式。簡單地問孩子們:“今天是什麼讓你快樂?”你感謝什麼?”不要忘記分享你自己的想法,每天為你的孩子樹立一個感恩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