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01女孩眼睛被强塞几十张纸片

如果不是女儿多多主动“告状”,妈妈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才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竟然被同校的男同学强行往眼睛里塞了几十张小纸片!

“每一次取出一块纸片,真的跟挖我的心一样。我这一个月都不知道咋过的……”

女孩的妈妈面对镜头忍不住心疼地哭了出来。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据医生的描述,多多的视力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且,不能保证,眼睛里还有没有残留的纸片。

令人气愤的是,多多所在学校的王校长却表示:

“都是七八岁的小孩,他们也没有啥恶意,就是小孩子在一块玩。”

很快,禹州市教体局针对此事发布通报: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①责令该校校长和该班班主任写出深刻检查,并全市通报;

②加强对涉事同学的心理疏导,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③鉴于涉事学生比较年幼,以批评教育为主。

但伤害已经造成,孩子何其无辜?

要不是因为孩子这次主动“告状”,不知道孩子还要一个人默默承受多久!

02为什么孩子爱“告状”?

关于孩子告状的问题,相信不少父母都感到头疼。

甚至还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就如同伊能静针对女孩被塞纸片事件发出的微博:

“处处息事宁人,没有是非,这种鸵鸟教育怎么教育出正直勇敢的下一代!”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会理所应当地跑回家向父母“告状”。

这里的告状,不是成人有色眼镜的“告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沟通表达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尤其是4-6岁的孩子告状的现象特别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行为会慢慢减少。

孩子学会“告状”,父母才能得到更全面的信息,孩子负面情绪才能得以疏解。

“妈妈,他刚刚掐我!”

“同桌老是骂我,还抢我东西!”

“班里有小偷,把班费偷了!”

孩子的告状行为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基础的是非观,是孩子道德认知发展的表现。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如果阻止孩子的告状行为,那么,孩子以后可能会在遭受欺负时“三缄其口”

这一点,在有二孩的家庭中会比较明显。

前段时间,朋友很自责地跟我说,因为家里的两个孩子经常为一件小事争执,甚至打架,最后,还互相告状,说是对方的问题。

所以她严厉训斥了两个孩子,告诉他们,喜欢告状是坏孩子才会有的行为。

结果没想到,有一天她去接孩子放学的时候,碰到有小朋友拿扫帚打女儿。

后来,她问女儿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或者自己。

孩子却说:“不是不能告状吗?”

她这才明白,原来小孩子是分不清告状和寻求帮助的。

通常来说,孩子告状的行为有2种:

  • 1.受到侵犯,比如在学校被人辱骂,欺负;
  • 2.指正错误,比如孩子在学校看到某些破坏规则的行为,像是有人考试作弊等;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不少父母,会忽略了孩子语言中隐藏的信息,以为这只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

因此,需要父母格外留意孩子告状,特别告状的内容是自己受到了欺负。

03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告状”呢?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告状”呢?

  • 1.正视孩子的情绪

不少父母在面对孩子“告状”时,会很容易习惯性地否定孩子的情绪。

“别哭了,好孩子要大度一点!”

“就是一件小事,不要在意啦!”

“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啊!”

其实,这就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没有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理解。

因此,父母首先要真正看到,听到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被重视,才会让他们更乐于交流。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 2.不要带着“受害者有害论”的目光

我相信,有不少这样的父母,在面对孩子告状时,会理所应当地觉得是孩子的问题,甚至会训斥孩子:

“还不是你自己不争气,下次你不会打回去吗!”

“一个巴掌拍不响,不然他怎么老是找你麻烦?”

“你要学会反思,不可能只是人家的错!”

试想,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是被人欺负,来寻求父母的支持和帮助,结果却得到父母这样的反应,长此以往,孩子还会再跟你诉说吗?遇到麻烦是不是也只能自己憋着?

因此,父母要调整自己的思维,不要带着“受害者有害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应该耐心倾听,帮助孩子。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 3.教会孩子“三分法”

对于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告状”。

即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将问题大致划分为三种。

  • ①小型问题

小型问题是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比如鞋带散了、上课想上厕所等等,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独立完成。

  • ②中型问题

中型问题是能够通过朋友的帮助解决的问题,比如小组合作、想借文具等等,借助朋友的力量去解决。

  • ③大型问题

大型问题是必须要借助大人的力量解决的问题,比如受到欺负、身体不舒服等等,要及时报告大人。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机挑选问题,让孩子学着分辨事件的等级,问问孩子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在教会孩子“告状”的同时,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7岁女孩因“告状”救了自己:孩子,你要学会“告状”

注:心聆护航,专注儿童心理,用心聆听,为您和孩子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