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驚世“龍骨”再現營口謎團待解

驚世“龍骨”再現營口謎團待解

  (遼瀋晚報特派營口記者 安利)70年前,連續40多天大雨過後,遼河邊曾發現長約10米長,頭部長有兩隻1米餘長角的巨型動物遺骨,當時稱為“龍骨”,當年爭看“龍骨”者絡繹不絕,往返營口車票為之緊張,但“龍骨”標本不幸遺失。昨日,81歲老人孫正仁捐獻5塊“龍骨”,再次引起人們對傳奇“龍骨”的熱切關注,營口市史志辦將請專家對這5塊“龍骨”進行鑑定。

81歲老人講述“龍骨”來歷

  6月16日上午,營口市81歲高齡的孫正仁老人將手中的5塊“龍骨”獻給了營口市史志辦公室,以作研究。至此,70年前的“龍骨”謎團,再度引起了營口有關人士的關注。

  5塊“龍骨”拿在手中感到很沉重,手感細膩,有的“龍骨”中間有小細孔。據介紹,孫正仁親眼目睹了營口“龍骨”的展出就有兩次。地點是在當時的營口造船廠附近的水產漁業高級學校附近。該屍骨有10米多長,頭上長有兩隻角,每隻角有1.5米長。當年只有18歲的孫正仁,給在大連居住的營口商會會長王恩沆的弟弟“王老五”的大老婆做管家,“龍骨”是其大老婆送給孫正仁的,當時一共給了6塊,後來孫正仁老人將一塊送給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當年孫家還存有拍攝的該屍骨的照片,可惜近幾年丟失了。據悉,在展覽結束後,當時的營口水產高級中學將其製成標本保存下來。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社會秩序混亂,缺乏有效的管理機構,再加上受戰爭影響,營口水產高級中學也幾經搬遷,偌大的屍骨就這樣消失了。據說該屍骨後來運到了長春,有的說是被運到了大連。

專家看照片大吃一驚

  據介紹,在現有的資料中還沒有發現海洋生物中有“龍”的動物。蛟龍只是一種傳說,在世界上還沒有發現。但當年出版的《盛京時報》曾報道,專家判明“龍骨”為蛟類之骨。查閱字典,上邊對蛟的解釋是:古代傳說中能發洪水的一種龍。營口市史志辦公室主任周叢一說,幾日前,他將營口發現“龍骨”一事告訴大連水產學院標本室的張主任時,張主任完全不相信。於是周主任將當年的《盛京時報》拍攝的“龍骨”照片複印件郵寄過去,張主任大吃一驚,這才高度重視此事。當年的營口水產高級中學就是現在的大連水產學院的前身,當年在營口水產高級中學教學的四五名教授現在居住在大連。周主任想將收到的5塊“龍骨”帶到大連水產學院讓這幾位教授鑑定。

70年前“龍骨”轟動一時

  據一些上年紀的老人回憶,1934年那年陰雨連綿不斷,連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遼河水暴漲,遼河北岸一片汪洋,魚蝦漂浮在水面上,空氣中飄散著一股強烈的腥臊味道。當時在遼河北岸看管葦塘的一工作人員聞到水塘內有臭味,於是扒開蘆葦,在蘆葦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屍骸,已經腐爛,白骨森森,上面爬滿蛆蟲、蒼蠅,令人驚訝的是屍骨的頭上竟生有兩隻長一米有餘的長角。該男子大受驚嚇,轉身跑回家中,一頭紮在炕上病了。眾人聽說此事後,來到遼河北岸,將怪物的屍體抬到河邊一空地上供人觀看。

  據瞭解,當年有關方面曾邀遍老漁民辨認,但沒一個人認識怪物屍體。為此百姓議論紛紛,普遍認為是“龍骨”,並推斷是“遭了天譴而被雷擊”後落入葦塘。當時的《盛京時報》記者也前來採訪,並稱其為“龍”、“天降龍”、“營川降龍”等,同時還配發照片。當時東北三省的好奇者紛紛乘車到營口觀看,因此往返營口的火車票也緊張起來。

  一時間,營口發現“龍骨”一事引起轟動,成為街頭巷尾談論的話題。直到70年後的今天,談起“龍骨”事件,老營口人依然津津樂道。

相關資料記載“龍骨”傳奇

  《營口市志》第一卷98頁中記載著這樣一段內容:“1934年8月8日,午後,遼河北岸小街一農民在附近葦塘發現一巨型動物白骨,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1米餘,脊骨共28節。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陳列數日,前去觀看的人絡繹不絕。經營口水產高級中學漁撈科張老師判斷:由於夏季雨量過多,此物溯流入河,擱淺於葦塘中,以致涸死,後骸骨由偽縣教育局交縣立師範學校作為動物標本。”

  參與查找“龍骨”的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副主任韓曉東說:“《盛京時報》是由日本人中島氏於1906年創辦於瀋陽,當時是東北最大的報紙之一,1944年停刊。”韓副主任向記者展示了當時在《盛京時報》上刊登的“龍骨”照片複印件,雖年代久遠,但依然能看出片中是一具長有兩隻長角的大型動物屍骨。

  據《盛京時報》記載:“本埠河北葦塘內日前發現龍骨,旋經第六警察分署,載往河南西海關前陳列供眾觀覽,消息一時引為奇談,以其肌肉腐爛,僅遺骨骸,究是龍骨否,議論紛紜,莫衷一是,茲問本埠水產高級中學校教授,日前前往參觀,判明確是蛟類,以今夏,降雨過量,溯流入河,淺擱葦塘泥中,因而涸斃者雲。”

     (2004年6月17日)

  本文選自2004年出版的《營口“龍”之謎》一書

驚世“龍骨”再現營口謎團待解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檔案史志管理中心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