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遨遊太陽系、遠程教學,北京朝陽實小5G課堂的N種可能

遨遊太陽系、遠程教學,北京朝陽實小5G課堂的N種可能

朝陽區實驗小學的學生與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學校小學生通過5G網絡實現同步雙師課堂。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下潛”海底,與海洋生物親密接觸;“飛上”太空,探尋太陽系的奧秘;“化身”食物,感受人體消化的過程,“進入”火災現場,體驗如何從烈火中逃生……這樣的場景在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正成為現實。學生們戴上VR眼鏡,就能在全景視頻中“遊歷”,開展沉浸式學習。

據悉,這是北京市首個5G網絡下VR教學服務項目。目前,5G+VR教學已在朝陽區實驗小學幸福校區投入使用近一個月時間,11月26日,記者來到該校進行探訪體驗。

北京、三沙孩子共上一堂課

“三沙的小朋友們能不能說一說,你們剛剛在視頻裡都看到了哪些顏色?”11月26日,在北京朝陽區實驗小學的階梯教室裡,美術老師在講解“安塞腰鼓”。而聽課的不止老師面前坐著的十幾個朝陽實驗小學本校的孩子,還有4名特殊的小學生。特殊之處在於,這4名孩子不在現場,而是在屏幕的另一端——遠在祖國最南端的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學校。

這堂兩地遠距同步課堂基於“5G”信息技術進行,雖千里之隔,但雙方答問、互動毫無障礙,基本沒有延遲。

遨游太阳系、远程教学,北京朝阳实小5G课堂的N种可能

在科學課上,小學生們戴上VR眼鏡,探索太陽系的奧秘。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隨著5G時代的到來,VR課堂教學正逐步成為當下創新課堂、創客教育等多種教學環境的新形式。據悉,朝陽區實驗小學的5G+VR教學服務項目已經實施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而VR雙師是該技術的主要應用之一。

很多人疑惑:這樣的場景,通過4G技術能夠實現嗎?朝陽實驗小學幸福校區主任王曉松表示,之前通過4G技術實現這種場景,很多人都會有眩暈感,眩暈的原因是傳輸速度的卡頓造成的。而5G的傳輸速度則極少出現這種狀況,5G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傳輸、低延遲。

“其實雙師這件事情很早之前就有構想,但是因為技術無法支撐,效果會打很多折扣。而5G的傳輸速度是4G的1000倍以上。”王曉松說道。

此外記者瞭解到,該校使用的VR設備可以進行調節,最高可以滿足800度近視的學生裸眼觀看。針對學生的視力健康問題,5G網絡可以有效解決VR視頻資源的卡頓問題,讓學生在觀看時基本沒有眩暈感。

遨游太阳系、远程教学,北京朝阳实小5G课堂的N种可能

學生可以通過VR眼鏡裡《認識太陽系》課程學習宇宙中的星體知識。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已在語文、英語、科學等多學科應用

在朝陽實驗小學幸福校區的科學教室,16個六年級的孩子個個手持一副VR眼鏡,扭轉身體、調整角度,尋找並觀察他們想了解的那顆“行星”,然後將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呈現在他們視野中的,是浩渺的太陽系。他們可以隨意調節角度、遠近,能夠近距離觀察一顆行星,也可以遠距離觀察各大行星之間的相對位置及公轉規律。

這是一堂科學課。在孩子們面前的講臺上,也有一塊屏幕,16臺設備視野中的畫面都一一在這裡顯示,老師可以隨時掌控孩子們的自主學習狀況。在這堂課中,老師要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任務單,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後,再帶領他們總結和分享。

朝陽區實驗小學科技教師閆曉娜表示,以往的科學課中,一些像太空、月相成因等宏觀知識、人體、黴菌等微觀方面的知識點,只能通過照片或視頻進行教學,而一些空間想象力弱的學生就難以理解。“而有了VR設備後,學生們可以身臨其境去感受,變腦力想象為視覺直觀,提升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If we want to plant something,what things do we need?”在旁邊的英語教室,另一群孩子們正在VR眼鏡中學習種植的過程及對應的英文。花盆、土壤、種子等分別出現在他們眼前,用遙控器點擊不同的物品,對應的英文及發音就會自動跳出來。

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認為,5G+VR教學服務項目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進行備課、教學,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

遨游太阳系、远程教学,北京朝阳实小5G课堂的N种可能

VR眼鏡裡的課件資源。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課件資源開發成本高

不止科學課和英語課,王曉松介紹,目前,除體育學科還在尋找與技術的結合點外,其他各學科均實現了5G+VR的教學應用。

例如在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數學《確定起跑線》、英語《植物生長》、科學《認識太陽系》、音樂《曾侯乙編鐘》、美術-《梵·高 星月夜》、綜合《人的耳朵》、《耳朵結構》等課程中,都使用了VR教學。

目前,項目組結合國家課程標準及學科目標,已經基本建成了5G+VR應用資源庫。記者在資源庫中看到,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均有陳列,例如“多樣的地表變化”、“火災逃生”、“人的耳朵”、“海洋探索”……

王曉松告訴記者,由於在初始階段,目前課件資源均為在現有資源庫中選擇調取的,後期將會根據老師們的上課需求定製、開發更多課件資源。

但這些資源的開發成本非常高。王曉松稱,一個課件的成本高達幾千甚至上萬;另外時間成本也比較高,需要兩週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做一個課件,而且這隻能依靠少數專業技術人員實現。

未來將解決多校區集體教研問題

記者注意到,在每一間使用5G+VR進行教學的教室,角落裡都有一臺約30釐米高的可移動白色長方體裝置,這就是5G網絡信號覆蓋所依靠的無線發射設備。

王曉松介紹,5G的信號發射設備跟4G設備成本差別很大,4G的無線發射器成本只要幾百元,而5G的要幾千元,目前這種設備數量很少。

據悉,目前朝陽實驗小學幸福校區已經基本實現了5G網絡覆蓋,配備的80臺(頭戴)設備,基本可以滿足教師的日常教學需求。依託5G網絡,師生可以在學校的各教室、操場等區域進行使用,教學場景不受空間制約。教師在課前只需要在校園網上提交使用申請單,就可以將VR設備帶入普通教室或專業教室進行教學。

記者瞭解到,朝實教育集團目前共有17個校區,包括雄安、貴陽、密雲的幾個遠距離校區。每兩週,集團就會搞一次集體教研,但是每次都需要各校區的老師到幸福校區來集中做教研。

“未來會把這項技術應用到集團所有校區,這樣就可以解決教研問題。”王曉松稱,例如雄安校區,過來一次單程要三個小時左右,這種時間精力成本特別高。而如果能使用5G技術,距離遠的老師就不用跑了,而且遠距離校區的孩子還可以享受主校區的教師上課資源。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楊許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